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粮食流通新政策:经济影响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上半年,国务院出台了新的粮食购销政策,并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全面推行。新的粮食流通政策的内容可简单地表述为: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实现顺价销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如果仅从表象上看,这种改革实施起来应该比较顺利,但由于此次改革涉及面很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动作大,影响深,在许多地方,这种新的流通政策在运行过程中显得矛盾重重,困难与阻力很大。因此,对粮食流通新政策的目标及其经济影响作出基本的分析与评价,对于正确认识粮食流通政策的改革以及逐步完善新的粮食流通体制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一、粮食流通新…  相似文献   

2.
市场化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趋势.作为已经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福建省,其粮食安全问题如何解决?本文旨在强调要在把握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与粮食安全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考虑粮食安全战略,并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作者根据我国粮食企业收购粮食过去由政府定价收购 ,银行供应资金 ,财政给予补贴 ,结合当前粮企改革 ,粮食企业实行市场化自主经营 ,研究金融如何加强粮食购销贷款管理提出对策。对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均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行粮食省长负责制是1995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粮食工作的实际情况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这项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在今年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伐的形势下,中央依然决定...  相似文献   

5.
1998年 4月开始实施的以“三项政策 ,一项改革”为重点内容的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经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两年来的共同努力 ,改革在促进粮食生产、保护农民种粮利益、实现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遏制企业亏损大量增加、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粮食流通形势的变化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粮改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粮产区普遍感到粮改进一步深化所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 ,改革的压力也越来越重。尤为突出的问题是 :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已难以真正落…  相似文献   

6.
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和收购价格,鼓励粮食经营多元主体依法入市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 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经营。作为异军突起的私营粮商,是如何参与粮食市场流通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深入到黑龙江省讷河、拜泉、五常、宾县、青冈等县(市)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7.
入世后,外资开始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粮食收购领域国有企业仍然占主导,但收购规模有下降趋势;粮食批发零售环节,外资主要通过连锁经营方式提高控制力;粮食进口规模急剧上升,大豆、大米等重点产品的进口需要引起关注。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粮食流通产业外资控制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各地区农畜产品批发、粮食进口、综合零售对各地区粮食流通产业的外资控制水平影响比较大。空间计量分析表明,外资控制粮食流通产业在空间上存在集聚特征,集聚区域主要在广东、北京、上海等粮食主销区,区域消费能力是影响外资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自1998年上半年开始的以实施“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经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随着近年来粮食流通形势的变化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进行,也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对于吉林这个粮食生产大省和粮食经营亏损大省来说,深深感到深化改革所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新粮改政策运行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已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在粮食供大于求,市场粮价持续下跌的形势下,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按保护价收购的粮食难以顺价销售,导致库存积…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实行政府统购统销、封闭市场流通的政策,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稳定粮食市场,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局部地区“卖粮难”和种植结构的调整等新情况的呈现,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受到了严峻的考验,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2001年,浙江、广东、海南等省率先放开粮食市场,一方面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另一方面为粮食主产区提供了市场空间。特别是我国已加入了WTO,粮食产业将走向国际化,人们更关注国际粮食市场对我国的影响。主销区的市场份额占有情况是否会发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粮食政策的最大特点就是强化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的调控和保护责任 (即粮食省长负责制 ) ,从表面上看 ,好象责任很具体 ,权力也很集中 ,其实省长负责制并非形成了真正的责任制 ,反而使调控权力虚化了 ,责任分散了。一、粮食省长负责制缺陷分析缺陷之一 :粮食的多级“一把手”责任制。《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再一次明确 ,“粮食工作实行在国务院宏观调控下 ,由地方政府对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全面负责的体制” ,并明确了省级政府在发展生产、做好收购、保证供给、消化挂帐、顺价销售、市场体系完善等方面的责…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回顾和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历程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1998年5月起推行的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指出了其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具体措施,供理论工作者和决策部门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使得我国在争取粮食数量增长目标上取得巨大成功,粮食供求关系由长期偏紧稳定地转入宽松的新阶段,提供了把粮食生产、流通主要由计划调节转变为主要由市场调节的物质基础。从1985年起取消了粮食统购制度,实行市场取向的合同定购和议价收购,此后定购基数不断减少,1992年合同定购量不足当年粮食总产量的1/8。从1979年至1992年的14年间,国家先后7次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价幅度达2.35倍。同时,逐步将酿造、食品等  相似文献   

13.
冲出粮农低收和粮企亏损危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 ,我国粮食系统出现了粮农收入下降、粮食收储经营企业持续亏损、“卖粮难”等问题 ,致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处于两难之中。如果为了保护国家粮食安全 ,用政策刺激粮农持续增产和保护粮农利益 ,继续执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 ,则粮食收储企业资金负担重 ,压力大 ,亏损持续增加 ,如果撤除保护价收购政策和国家绝对控制粮源的政策 ,一方面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和利益将再度受到损失而影响国家粮食自给安全 ,另一方面粮食收储企业将失掉经营产品依托而扭亏补损再毫无希望 ,使改革处于欲罢不能、欲进不能的进退维谷状态。一、…  相似文献   

14.
粮食流通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不同的国家为了保持自身的社会稳定和发展,都试图建立一套同其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粮食流通体制,采取相应的流通政策。因此在研究中国市场化粮食流通体制的时候,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分析国外主要市场主要国家的粮食流通体制,以便吸收其对我国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加快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粮食流通体制关系到社会各利益层面的基本利益.从社会微观层面,透过对我国现行粮食流通体制的深入分析,大胆提出了"市场准入"、"准央行模式管理"和第二土地(化肥、农机、农药等主要农资)与粮食价格链式链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目前存在或引发的一些问题,如政府对粮食市场的不当干预、现行粮食流通体制造成的国有粮食企业垄断市场结构、不健全的国家粮食调控和粮食安全体系等;然后着重对粮食流通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作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及市场体系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粮食流通与粮食行业法制化建设的内在联系,评述了域外有关国家粮食流通的法制资源.最后给出了促进粮食行业法制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1年3月以来,我国粮食主销区相继取消粮食定购任务,粮食购销价格全面放开。就其内容而言,此次改革是中国粮食流通制度变迁中具有真正意义的市场化改革。虽然粮食主产区仍保留定购任务,但主销区的市场化改革必将对主产区原有的粮食产销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政策机制 自1992年我国提出“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 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向以来,粮食购销体制开始由“双轨制”向“布场化”转轨。20世纪90年代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虽然对保护粮农利益、搞活粮食流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却也伴随着“卖粮难”、“地区封锁”、“打白条”、“压级压价”、“拒  相似文献   

19.
站在全局看保护文/鲁晓东对粮价实行保护政策,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通行作法,这既是由粮食自身的再生产过程的特点所决定,更是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所需。我国在认真总结农村改革以来,粮食生产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从今年夏粮收购开始,对国家定购粮...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公私合作已经在公用事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经验基础上,认为当前我国正推进的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改革——粮食储备一直是粮食安全保障的重心和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应当借鉴公私合作的成功经验.我国《粮食法》应当以“公”为重,完善政策性粮食储备制度,以“私”为本,构建多元化粮食储备体系,并创新粮食储备公私合作的效益提升机制,加强对粮食储备公私合作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