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文博 《南都学坛》2014,(5):100-101
市县政府在推进依法行政方面面临如下问题:对依法行政认识不足,人治观念犹存;程序观念缺失,程序违法现象较为普遍;"创收"执法时有发生,公权力被异化;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偏低,影响依法行政进程。针对这些问题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制订防止"制度休眠"的丑态,建立正确的政绩导向;制定一系列配套的行之有效的相关的法律;加大监督力度,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完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完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行政执法责任制概念 和法律依据的分析明确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内容、目的、及其制度构成,最后并指出了行 政执法责任制的具体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3.
我国依法行政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依法行政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执法主体不规范,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薄弱,执法机关间职责不清,行政立法及行政救济体系不完善,因此,必须改革体制,转变职责;规范、控制行政程序;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建立健全行政公开等制度,完善行政救济体系,以保证依法行政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公信力的提升直接影响我国国际声誉和行政执法的实际效果,也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等政策目标的内在要求。现有的知识产权行政机关兼具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执法职能的集权模式为执法公信力的塑造埋下了制度缺陷,应当进一步夯实行政执法的信用基础,树立公正和效率并重的价值理念,通过各种行政执法的信息载体昭示执法公信力之所在,共同维护法律的权威,促进形成有利于政府推行政策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5.
我国行政执法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但目前我国行政执法实践中尚存在着不少问题 ,并已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鉴于此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以便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具体措施主要是 :加快立法步伐 ,完善执法依据 ;理顺行政执法体制 ;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 ;建立高效、廉洁的执法队伍等  相似文献   

6.
行政执法活动是执法主体与外界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行政执法环境,是指与行政执法活动相关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作用于行政执法活动的环境因素,它决定了执法的质量和效能。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要改善行政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7.
社会和谐的关键在于行政和谐.目前,要促进依法行政,实现行政和谐,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正确认识行政执法的目的和功能,正确处理行政执法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变革行政执法方式,推动行政执法方式由分散执法向综合执法、由运动式执法向常态化执法、由高权执法向民主化执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行政执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执法存在行政立法不统一,法律疏漏,执法追求经济收入,缺乏透明度,部分机关缺乏必要编制和经费,领导人员法治观念差等问题。推进依法行政,应当采取完善立法制度,增加法律的可操作性,执法与经济利益脱钩,建立行政公开制度,保证必要的编制和经费,强化领导人员法治观念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依法治国理论及治理与善治等是我国城市管理执法的法理基础理论。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着执法主体与职责不明、监督行政执法部门制度不完善、城市和管理执法工作的理念滞后等问题。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法治建设路径是明确执法主体的法律地位,加强执法人员素质的培养,建立弱势群体救济体制,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内、外部监督管理制度,转变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而行政执法建设作为依法行政的核心,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行政组织不健全,行政执法制度不完备,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监督机制较弱等问题,因此,必须完善行政执法制度,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增强法治观念,加强执法监督,并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相似文献   

11.
公司法人财产权究竟是否是法人所有权是法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公司法人的本质是法律拟制物.公司法人不能享有法人所有权的原因在于其是法律拟制物.公司只能在名义上拥有财产,不能真正享有法人所有权,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公司法人只是一种法人拟制物,不是现实存在的人,公司没有思想和行为能力,不可能像自然人一样对名义上属于其所有的财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  相似文献   

12.
法律权威以法律认同为逻辑推演的起点,而法律认同又以法律具有权威为必要条件。法律权威与法律认同的良性互动以法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产生预期的法律实效为前提。法律在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中缺乏实践权威导致公众对法律缺乏认同感,法律规范难以转化为民众公认的生活方式;公众对法律缺乏认同感、法治观念淡漠进而又削弱了法律权威。中国法治建设的当务之急乃是强化法律实践权威,提升公众法律认同感,使两者良性共契,及时摆脱目前互相弱化的恶性循环态势。  相似文献   

13.
从宏观角度论述法律推理的一般理论,通过对推理性质、特点的分析,阐明推理之所以能够根据前提推出结论是因为存在一个实质依据或者形式依据,通过对法律推理的形式和实质的分析,得出在我国法治尚不发达,普遍缺乏对法律的忠诚和信仰的情境下,法律推理应优先适用形式推理而非实质推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诊所式法律教育和法律赋能理念的发展,两者相结合的法律赋能诊所成为一种新型的法律诊所形式。法律诊所和法律赋能在目的上彼此接近,在气质上彼此契合。一方面,法律赋能为法律诊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主题,另一方面,法律诊所为法律赋能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资源,因此,法律赋能诊所这一形式颇有价值。强调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的作用,以社区为基础,注重当事人的参与,均构成了法律赋能诊所的特点。而以学生及当事人利益为依归,以法律赋能为基础更是这一诊所形式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法律赋能诊所可以开展个案法律援助、社区法律教育、社区法工培训、社区法律调研和法律政策倡导等活动。为了促进法律赋能诊所的发展,可以用量性和质性方法对其管理和教学质量、赋能成效进行监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环保压力,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国也不例外,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好其与法律的关系。首先初步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法理基础,然后从公平价值、秩序价值、自由价值、和谐性价值、可持续价值、为法治奠定新的物质与道德基础几个方面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许霆的行为,律师和法院对刑法同一法律条文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一情况的出现提出了法律解释如何实现法律确定性的路径问题。法律确定性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精神与现实价值,但法律确定性却受到法律对语言的依赖性和法律的经验性的挑战。这种挑战揭示了法律解释实现法律确定性所应满足的标准。目前各种试图实现法律确定性的法律解释路径都存在不同层面的缺陷,而唯有建构在判例之上的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解释,才是实现法律确定性的正途。我国台湾地区的判例制度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和农村社会秩序变化等方面来说对中国农村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转型都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当前正不同程序地受农民传统法律观念 ,农民自身素质、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的法律环境、执法与司法运行状况、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因此 ,应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健全农业和农村方面的立法 ,加强农村的执法和司法 ,落实村民自治 ,深入普法等等 ,培养农民的现代法律意识 ,促进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法律自由观建构在个人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法律自由观建构在马克思劳动哲学基础上。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个人自由主义,就是权利主义,强调每个人平等享有言论、信仰、人身安全特别是个人私有财产所有权等。社会主义法律自由观在强调个人基本人权平等的基础上,强调任何权利的实现都不是抽象的,需要具体的社会条件,政治上的权利平等需要经济平等的支持,社会财富的分配、占有、管理和消费都应该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法律真正应该保护的个人私有财产权必须是劳动所得。社会主义法律自由观超越了资本主义法律自由观,更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20.
法律问题是法律方法运用的起点,而且法律问题为法律方法的运用划定了界线、提供了线索。况且,法律问题的识别、提炼和限定涉及到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别、具体法律问题的确定以及法律问题的转换,这些内容本身也应该属于法律方法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