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事实是共产主义的出发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这一著名论断,2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被邓小平反复强调,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这就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真理标准讨论。其目的很明确,就是“针对‘两个凡是’的”①。它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解放思想”,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两个凡是”不破除,禁烟人们思想的极左路线、极左思潮就不能被肃清,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弘扬民主、建立健全法制就都会成为一句空话。开展真理标准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年…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十年来,随着改革和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党对于真理标准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我们不仅恢复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将这一原则贯彻到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去,把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用以观察改革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明确具体地提出,在改革和建设中要坚持实践标准,就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全党同志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紧紧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3.
1978年,邓小平同志领导和支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指导方针,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确立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有力地促进了思想观念和社会的变革。“三个有利于”标准则是在实践标准基础之上的进一步阐发和具体化,是我们认识的继  相似文献   

4.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了真理标准讨论,引发了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帷幕,实现了建国以来历史的伟大转...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十分明确地强调“三个有利于”是衡量改革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判断标准。我们在讨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本质意义时,不能不由然地联想到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笔者认为全面把握“三个标准”的本质联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客观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落实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先看实践标准。它的准确说法在教科书中表述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实践检验的对象是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使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有了一个重大突破,而且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但也无庸讳言,随着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深入,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我们认真研究,深化认识。这里一个根本的问题,是对市场经济的衡量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 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目标模式,是坚持生产力标准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全国人民经过真理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大讨论,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生产力标准是衡量改革成败的唯一标准,也是衡量选择经济目标模式的标准。坚持这一标准,就必须承认,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阶段最大限度地发展我国生产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党的十三大报告又明确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的提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和深远的意义。有人提出,既然实践已经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了,为什么又提出生产力标准?难道“唯一标准”之后,还有“唯二标准”?很显然,这些问题涉及到实践标准同生产力标准的关系问题,对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认识?笔者就此谈点管见。  相似文献   

8.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距今已二十年了。我们今天之所以隆重地纪念它,在于这场讨论对于当时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对于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  相似文献   

9.
真理标准讨论与辽宁社会科学的发展吴世良0年前,大约一年左右时间的全国规模的真理标准讨论为我们党和全国人民解决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这条路线,为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为20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迅猛...  相似文献   

10.
二十年前,在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和推动下,一场由“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大讨论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席卷神州大地。这场大讨论,吹响了拔乱反正的号角,从根本上冲破了“左”倾思想和“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为正本清源、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和胜利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随后,作为这场大讨论的直接成果,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是这次会议,党果断地结束了长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变,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今天,纪念真理标准讨论暨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进一步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对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38年12月5日至10日,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召开十周年,总结交流十三大以来全省开展生产力标准讨论的理论成果,推动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促进理论工作的繁荣发展,经中共云南省委批准,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省社科联在昆明联合举行“云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生产力标准讨论会”。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实践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在统一性唐志龙(空军政治学院)十五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开创了80年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新局面。继党的十三大提出“生产力标准”之后,十四大又依据邓小平同志1992年春南巡重要...  相似文献   

13.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重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就使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了一个检验一切事业的成败,衡量各项工作的得失,判断路线、思想、理论是非的正确标准。我认为确定生产力标准是继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之后,理论界又一件大事。如果我们把实践标准的大讨论作为我国现代史上一次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全国范围展开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作了重要思想准备。同时,这场大讨论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和全国改革的胜利进行,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莫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安徽省的广大宣传、理论工作者和各级领导积极地参加了这场大讨论,从而对安徽省的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这篇文章的发表引发了一场在全国和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年是该文发表25周年纪念,本刊特别刊载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学习时报》高级顾问、《理论动态》原主编,也是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亲历者之一--沈宝祥先生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实践和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问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已经得到充分肯定,并确定为我们党今后整个工作的指针。但对于实践标准的许多理论问题的研究,从系统性和深刻性上看来还是不够的。在两年来的讨论中,提出了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对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的科学解决,这是早有定论并被普遍接受了的观点。从一九七八年五月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来,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已经在现实生活中显示出无穷的威力,日益深入人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这场讨论的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更使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成为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和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 70年代末经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与思想上、理论上的拨乱反正 ,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判断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和人们行为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 ,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 ,使“生产力标准”具体化为一个更易理解、更易操作的综合标准。在世纪之交 ,江泽民总书记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又提出了判断我们党的政策与活动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这一历史演进标志着我们党在实践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理论和党建学说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具体化。  相似文献   

19.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关于生产力标准问题不断的实践探索和高度的理论概括,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得以继续坚持和发展的最重要体现。生产力标准,是正确认识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点。生产力标准理论,在今后社会主义进程中仍将发挥首要的和最终的决定作用。但是,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命题,它的作用的发挥,不仅决定于它自身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而且决定于人们对它的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如果一个科学论点,被人们加以简单化、片面化甚至庸俗化地理解和运用,那么这个论点本身再正确也不可能发挥好的作用。不仅如此,真理向前跨越半步还会变成谬误。生产力标准理论,在它明确提出以后,也曾经出现了被简单化、片面化以至庸俗化地理解和宣传的倾向,这就是:把生产力标准简单化地归结为“物”的标准,又把“物”的标准庸俗化地解释成“钱”的标准,从而形成“只有一切向钱看,才能一切向前看”的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导致几乎充斥社会各个方面的“经商热”和“金钱拜物教”现象。这种对生产力标准理论简单化、片面化、庸俗化的解释和宣传,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提出全面地理解和坚持生产力标准,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98年,为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其立意也许在当时还有一点新意,然实则根本就没有超越理论界总结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是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发展性(即所谓的三性)这一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