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铁夫 《船山学刊》1994,(2):188-199
无神论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这些无神论思想,大量的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产生并表现出来,当然有时也借助于一些统治阶级人物的思想表现出来。除此之外,也还有一部分是在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利斗争中产生,通过某些皇帝提出来的。中国的无神论思想史,自然也应该包括后面这一部分的内容。尽管它所占的份量较小,但其作用和地位却不可忽视。然而,过去学术界的各种无神论思想著作,对于中国历史上皇帝的无神论思想,往往避而不谈,甚至讳莫如深。这种情况,不但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历史面貌,在中国无神论的发展史上,缺少了重要的一环。而且由于这种情况,使历史上的一些无神论思想现象得不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论孔学的主体思想与秩序和谐理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和“仁”是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贵礼重仁”是孔子思想的主体。春秋时期礼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仍充当重要角色,也给普通士人提供了进身的阶梯,孔子贵礼是和当时的礼治思潮相适应的。尽管礼是社会和谐秩序建构的重要手段,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面临着新的整合,因此儒家的秩序理想难以化为现实,但孔子的秩序和谐理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允熠  袁德磊 《学术界》2002,1(6):99-10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自然科学与先进哲学共同的思想结晶 ,是科学的、彻底的、革命的、战斗的无神论 ,并在与有神论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随着日新月异的新的科学成就的层出不穷 ,有神论还将不断以“科学有神论”即以伪科学或披着科学外衣的面貌出现 ,因此 ,科学无神论也不可能终结无神论发展的前景。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还将继续。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指导的科学家 ,既能把无神论的科学精神贯穿于每一思维向度 ,也能把科学研究水平推向深层 ,使其不断出现革命性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刘文英教授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发表了如题文章,从三个方面对王符的无神论倾向进行了剖析。作者认为,“王符在自然领域,主要根据他的元气自化论,极力排斥天神的作用和影响;在历史领域,则着力用现实的“民本”改造当时的神学目的论;同时对流行的卜筮、巫术、相术、占梦等世俗迷信,也都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批判.他的无神论思想尽管有其妥协性或不彻底性,但眼界比较开阔,内容比较丰富,在某些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和新的贡献,因而在两汉无神论、以至整个中国无神论的发展中,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作者在论述到天道和人道时认为,王符除了  相似文献   

5.
老子的思想是无神论的还是有神论的,这在学术界颇有一些歧议。不少文章论及我古代的无神论,往往只起于荀子,而把老子排除在外。有的则干脆把老子列为有神论者。这些看法实可商榷。笔者认为,老子同荀子一样,是我国古代无神论思想的重要代表,他们对于建立我国传统的无神论学说,各自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在古代无神论思想发展史上,老子是一位开路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对比着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和古希腊哲学时,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古希腊在奴隶制社会巩固和发展的时期,产生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而中国古代一千多年的奴隶制社会(即夏、商、西周时期)中,竟没有哲学,直到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大动荡时期,即春秋时期,才产生了哲学。这是  相似文献   

7.
一、“家庭公社”发展的两个前途:奴隶制和农奴制由父系氏族所发展成功的“家庭公社”,它里面包含着奴隶制的萌芽,同时也包含着农奴制的萌芽,因而它的发展前途会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奴隶制首先充分发展起来变为奴隶社会,去消灭了氏族制度;一种是农奴制一直顺利发展起来变为封建社会,保留着氏族制度的公社组织形式。在后一种类型的发展过程中,奴隶制往往与农奴制并行,但局限在家庭奴隶的形式上面。家庭公社,是父系氏族在采用农业耕作及奴隶  相似文献   

8.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无神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受多元思想文化和各种有神论思想的影响,科学无神论面临着冲击和挑战,出现了部分人不信、不用、不学的现象,其原因则与科学无神论在主流话语中失语,在对现实问题的解释中失声,在宣传教育中失位有关.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强化科学无神论的教育和宣传是题中应有之义.践行科学无神论思想,要把正视文化多元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相统一,把坚持科学无神论与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相统一,把坚持全社会普遍教育和突出重点人群教育相统一.同时,还应加强预警、监督、协作和激励等四大机制建设.这样,科学无神论思想才能不断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真学、真信、真用的锐利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9.
殷代的社会生产和奴隶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殷代是奴隶社会,已多为史学界所公认。但因为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关于古代社会理论的依据和认识有不同,对我国有关古史分期的史料解释也不一样,所以在具体论述到殷代奴隶制的实际情况时,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仅从殷代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了一般的考察,认为在这一时期氏族制虽还严重存在,但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已为以地域和近邻相联系的农村公社所代替;奴隶虽已用于生产,但在生产中占支配地位的仍为农村公社的成员。因之我国在殷代还处于早期奴隶制,亦即家长制奴隶制的阶段。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0.
一孔子是否有自然观,他以什么语言和形式来表示他对世界的看法?历来就有争论。从《论语》、《左传》和《国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言行来考察,围绕着春秋时期哲学上斗争的中心问题——“天道观”,表现了他的无神论思想因素,当然,是不彻底的,但不能说孔子没有自然观。孔子的“天道观”是与其政治观相联系的。当统治阶级利用“天命论”,来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作辩护时,孔子代表着奴隶主贵族向封建地主转化的集团的利益,开始冲击“天命”、“鬼神”的束缚,而强调人为的作用。正如墨子所评论:“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天下。”(《墨子·公孟篇》)“皆以疑惑鬼神之有  相似文献   

11.
论孙子军事哲学的思想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充满了卓越的唯物观点和丰富的辩证智慧,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有着开山与奠基之功,在中国哲学史上是继《周易》与《老子》之后的宝贵文化典籍,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孙子个人的远见卓识和独创精神,忽略孙子军事哲学产生所具有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社会条件,忽略其先驱者们所提供的思想资料。本文拟从三方面论述这个问题。一、孙子唯物天道观和无神论的思想是春秋时期怀疑、否定天命鬼神等宗教迷信的进步思想潮流的发展。春秋时期,随着周天子权力的衰落,神权也跟着衰落。在人们心目中,天命鬼神的地位大大降低,人的作用大大提…  相似文献   

12.
<正> 过去,在中国古代无神论思想的研究中,孔子的思想常被歪曲和忽视。讲中国无神论史,也多有不提孔子的。其实,探讨孔子的无神论思想,不仅对正确评价孔子的思想、对研究中国无神论思想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揭示伟大中华民族古代思想家对人类认识史的贡献,也具有重大意义。一、从孔子对天的看法看孔子的无神论思想孔子对于天的看法,情况比较复杂。概括起来讲,有如下几种情况: 其一是,孔子宣扬有意志的天,但只是借天的灵威来表达或解脱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绪。在孔子言论中有意志的天总是同他的不寻常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当遇到重大不幸事件时,他  相似文献   

13.
古远清 《学术研究》2002,(7):112-116
香港文学研究不仅在弥补内地文学研究空白中占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而且它还承担着开拓内地学者研究视野和整合两岸三地文学这一重任。它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目前仍属“试写”、“初写”性质 ,为学科的草创阶段。正如全球化不会使香港文学失却自己的特色一样 ,新世纪的香港文学研究在一国两制背景下仍可单独成为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4.
论孔子思想     
关于孔子(公元前551~479年)的思想,我过去的看法是:在当时由种族奴隶制向新的封建制的轉化过程中,孔子的思想基本上是维护种族奴隶制的;现在也还是如此看法。茲就如下的几个方面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和政治思想的理论根基.春秋时期,人们的头脑中尽管还有非常浓厚的天命鬼神观念,但已认识到鬼神的意志是由民的福祉和感受决定的,即"夫民,神之主也".对于国家的祸福兴衰,不在于祭祀之厚薄,而在于国君的道德修养状况和是否爱民.国君一旦不修身、不爱民,则必然"神怒民叛".此外,民本思想除了凸显政治和道德的关联外,还将道德修养与个人的命运相联系,体现了中国人文思想伦理化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6.
<正>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礼坏乐崩,历史正经历着奴隶制走向瓦解、封建制勃兴的社会大变革。承时代之召唤,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和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应运而生。如同他们在哲学观上各具特色一样,在法律观上老子孔子也有不同。具体说来,老子从“无为而治”思想出发,鄙弃仁义、忠孝、礼法;“不尚贤”,鼓吹愚民政策,形成了崇尚“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及“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孔子以“仁”作为其法律观的基础和准则,主张德治、礼治、人治,倡导“贤人政治”,形成伦理法律化,法律伦理化,熔伦理和法律于一炉的伦理化法律思想。这些重要的差异在史学界日渐引起重视和讨论。但是对他们在若干重大原则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认同性,史学界探讨较少。而只知其异不知其同,无疑会影响到对孔老法律观的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7.
试论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西周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社会的统治阶级,宗法贵族所掌握和支配的经济(以下简称贵族经济)是构成奴隶制经济的主要成分。象古典奴隶制下的那种由一般自由民上升而来的平民奴隶主以及与贵族经济相  相似文献   

18.
一、孔子交际思想的理论基石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核心是“仁”。正像他的理论大都是围绕着“仁”这一核心展开的一样,孔子的交际思想也是建构在“仁”这一基石之上。孔子出生的鲁国是周公的封地,保持有浓厚的商周奴隶制文化。据《左传昭公二年》记载:韩宣子访鲁时,“观...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期人文思潮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变革期和转型期。春秋时期  的思想家根据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理解 ,已从殷周时期原始神学观、天命观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开始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现实社会政治问题 ,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学说 ,对传统的神人及天人关系进行新的理性思考。这一理性思考沿着两条思维路径展开 :就对传统神学思想体系的否定来说 ,表现为无神论思潮的出现 ;就对人及人事的重视和肯定来说 ,表现为人本主义思潮 (或称“以人为本”思潮 )的出现。最终导致了春秋时期神人关系、天人关系的重大突破 ,完成了春秋时期价值观的根本转向。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意识形态的发展史上,宗教有神论观念和无神论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宗教有神论观念的产生比无神论更古老,早在阶级社会之前就产生了。随着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发展,人们最初的科学思维在同宗教有神论的斗争中产生,无神论思想才开始萌芽滋长。这种情况表现着“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话之类的幻想的一种联系”。①因此,蒙古族无神论思想的产生发展与宗教有神论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了解蒙古族无神论的萌芽思想,不能不对蒙古族的早期宗教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