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群众路线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内涵不断丰富;群众路线在中共党章修订中的变化体现了其发展的历史脉络,成为党章中的根本问题.中共七大党章首次载人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十二大党章首次写入其基本内涵,十四大党章完整规范表述党的群众路线.新世纪以来,尽管群众路线的内容在党章中并没有作出新的调整,但随着“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深入、人民民主的发展、党的建设的推进,群众路线逐步从理论发展走向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2.
集体意向性反映的是社会群体共同的心理诉求和价值取向.社会心理基础是深化群众路线研究的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研究维度和视角.因此,从集体意向性角度解读群众路线建立的社会心理基础和党的方针政策获得合法性的基本依据;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人民大众集体意向性表达的主要价值取向;彰显社会转型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就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结合新时期的特点 ,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是要为群众办事、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群众路线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四个方面 ,使群众路线的内容得到了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法宝,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法宝。“一切为了群众”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价值旨归,“一切依靠群众”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途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方法。运用群众路线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径选择包括: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群众路线,在促进公平正义的过程中贯彻群众路线,积极利用新科技手段贯彻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始终贯穿着“人民性”这一本质属性。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承了伟大建党精神人民性内涵的基本立场和思想方法,将群众路线确立为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成为延安精神的重要标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把握好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性新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6.
“选人用人要注意社会公论”,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原则,对于全面准确地考察和识别干部,选准用好干部,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 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坚持“社会公论”的选人用人原则,是新时期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和特征。“社会公论”小平同志管它叫“人民公认”或“群众公认”,就是社会对一个干部在某一地  相似文献   

7.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基本领导方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群众路线和党的基本领导方法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尊重和相信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与归宿。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实现对 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史.建党百年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先后经历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 (1978-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贯彻群众路线,调动 人民促生产谋发展的积极性;践行根本宗旨,促进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牢记初心使命, 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启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优势;改善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胸怀“两个大局”,推动人类命 运共同体构建等.  相似文献   

9.
以“系统”模型研究党的组织力建设,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人民之问”有着独特的解释力。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设定为“系统”,中国共产党无疑是系统的核心,其核心地位的确立亦是党的组织力建设的过程。党的组织这一系统,内含着“群众路线”“自我调适”“精神文化”等元素,各元素的统合过程,便是“结构”建立联结的路径,从而形成“系统”的稳固样态。党的组织力作为表征中国共产党性质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建设过程可阐释为以机构保障、力量凝聚、思想引导的方式进行的社会整合。这一昭示了党组织核心强固的过程,传递着丰厚继承性的经验,将续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长期领导。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都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宗旨。群众路线,不仅是我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需要继续坚持并加强的基本工作路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党必须紧紧依靠和团结人民群众,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作风,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发展,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为从管理学角度更好地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精神,首先要处理好几个利益关系,树立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管理职能上要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在监督上加强群众监督,在领导方式上坚持走群众路线,在组织设置上坚持权责一致的原则,在人员选拔上坚持能级原则.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全球经济管理一体化,传统的社会管理在我国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社会管理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性概念尚未能形成统一认识,因此社会管理的概念等基础性研究应成为社会管理研究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结合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探索社会管理规律,需要社会管理观念的更新,社会管理资源的整合,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的创新,适应社会管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湖湘文化有着深厚的民本思想底色,湖南第一师范秉承湖湘文化传统,采用民本的教育理念和民主的办学治校措施。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求学和社会活动为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积累了实践经验和准备了文化思想条件,在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认识论结合后便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的人际交往坚持群众路线,对当代群众路线守正创新、建设新型政商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群众概念,但是通过马克思及相关经典作家的论述,仍然可以概括提升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概念,而马克思主义群众概念,是马克思群众观的重要基石。在马克思之前,中西方传统群众思想中,都未能发现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马克思通过深入实际,为马克思主义群众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哲学依据,并明确了其3大特点:实践性、人民性和政治性。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概念,可以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扩大群众基础、增强执政基础、践行好群众路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时期冲突的高发期,尤其以各类群体性事件最为突出.对此,不论是政府的现实应对还是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应急化管理的思路.冲突的应急化管理固然很重要,但是从它与常规化管理的关系以及当前冲突的生成过程来看,无疑是加强冲突的常规化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和更为关键.不过,实现冲突的常规化管理面临着压力型体制、政府“一家独大”的社会管理格局、体制性迟钝、冲突过程兼具合法性与非法性、地方政府公信力不足等体制性和现实性的障碍.有鉴于此,可以尝试从冲突管理的常态化、制度化、程序化和层次化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16.
本着自下而上和实践先行的生成路径,金华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融合在自律与他律之间,其深层动因在于对社会资本干扰的反抗。基准在性质上自成为一种独立的"裁量性行政规范",在"法律-基准-个案"的结构下,基准的功能在于平等对待和个案正义的调和。情节的细化技术和处罚的格化技术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基准的规制技术。从技术的角度看,基准应当包含相应的处罚幅度、情节判断余地、逸脱程序和例外条款,平衡于羁束与裁量之间。金华裁量基准制度植根于中国本土,其成功的实践对未来中国行政法治的发展和行政裁量的有效治理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7.
共青团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的再认识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高校团工在新条件下的重要载体,团组织须充分重新认识高校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思想、科学、文化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广泛参与、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同时,对其数量类型、管理、活动、互补、指导等发展欠缺问题,也应有清醒的意识与足够的重视;才能在管理上确立正确引导、自主活动、统筹管理、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明确如下基本工作思路:完善机制、提高活动质量与社团领导者的素质、协调与第一课堂的关系、以评促进的严格考核。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上半叶,关于赛金花的各种文本,也包括赛金花本人的"自述",对赛金花游欧记、作为浪漫史的"瓦赛公案"、庚子年赛金花的"救国"等,各种记述前后不一,破绽百出。通过比照可以看出,各种记述中都流露出"英雄美人"这一对女性叙述的基本模式,其虚构性表现出国人对于赛金花故事的性别想象。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面对国内外复杂困难的环境,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坚持了群众路线,取得了其执政史上的辉煌成就。坚持群众路线是由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立场、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反过来又关系到执政党的兴衰成败和政权稳固。建立人民信访制度、反对官僚主义、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干部蹲点等是建国初期极具特色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其对于中国共产党化解脱离群众的风险,长期执政,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启示意义,即坚定人民群众主体论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立场、整顿党的作风、干部深入群众、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畅通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执政的渠道、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基层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主体,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在基层。以对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考量作为切入点,对促进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进行思考,即充分发挥基层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功能,促进基层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形成合力,增强服务对象对基层社会组织的认同感等,进而提出建立健全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支持机制、引导机制、管理机制、培训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