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发展任务艰巨的新形势下,围绕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展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与引导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不容忽视。文章就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与引导问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展开了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祖国观,剖析其理论基石、核心观点、发展主题及现代价值,有助于深化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反对分裂主义、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中央民族大学学生民族观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民族院校对各民族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从总体上看,中央民族大学对各民族学生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是成功的,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调查,大多数被调查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坚持反对邪教。在新的形势下,还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各民族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各民族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相似文献   

4.
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两大重要任务。二者相互促进:高校民族文化教育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高校民族文化教育具有指导意义。在大学校园内,必须把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相结合,努力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求。当前,此项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做好此项工作,要具有工程思维、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实现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工程化、战略化和特色化。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全党普遍深入持久地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学习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自觉地改造世界观,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在此前后,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问题。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共产主义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和体现,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对待民族和民族问题总的根本的态度和原则,科学地、正确地反映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客观  相似文献   

7.
民族问题是引发国家及世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各国都非常重视民族问题的研究。而教育,特别是民族观教育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的民族观教育,需要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将民族观教育与国家教育、新文化载体、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从而保证民族观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最终促进人的全...  相似文献   

8.
论新世纪民族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五观"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应该进一步深化、拓展、整合,突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这"五观"教育。"五观"教育各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目的,又相互联系、补充,构成完整的体系。提出"五观"教育,是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对于推进新世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意义重大。在现阶段,应该在深入调查"五观"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建构和对策研究,以此促进"五观"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延安中国女子大学通过开展政治理论教育,组织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举行节日庆典和文娱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等途径,有效地塑造了学生的政治观、劳动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妇女干部,给当代高校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及启示:加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观;加强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加强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引导和疏通学生的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必要性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政府一贯重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重视民族工作.尽管文革间民族工作曾受到严重干扰,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坚持在全国对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广泛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再教育,并用政策和法律形式作了明文规定.党中央指出,“必须在全国人民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观的教育,进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成为整个国家思想政治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要对各级干部和青年加强这种教育”;“并从少年儿童做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中断与近代西康的“雇读”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雇读"现象是我国民族教育史上的奇闻怪事,以近代西康地区最为突出。作为近代教育史上民族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西康的"雇读"是民族同化教育中"文化中断"的典型事件,是少数民族对自身文化中断后消极抵抗的表现;"雇读"现象给民族教育留下的惨重教训,至今仍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分析西康地区"雇读"现象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中断"理论,从而深化民族教育的研究。西康的"雇读"说明如何正确处理"文化中断"问题是民族教育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是不断促进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重要措施之一,是更好地保障新疆民族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早日出台在国家法律框架下的新疆地方民族教育法律、法规,是由新疆特殊的区情和较落后的教育现状决定的;是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国家教育法规、民族法规的需要;是实现“依法治教”,完善新疆法制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民族教育研究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民族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研究方法两个角度对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民族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就25年来的中国民族教育在理论研究和研究方法上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14.
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也是社会学研究者必须关注的重要领域。文章讨论了与民族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相关的八个研究专题 :( 1)“民族”一词的定义 ;( 2 )民族意识的产生 ;( 3)中国多民族共同体和族群观 ;( 4)欧美国家的民族观 ;( 5)族群与地域之间的关系 ;( 6 )民族语言与教育 ;( 7)“民族平等”和政府优惠政策 ;( 8)世界上各民族交往沟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动态发展的科学理论,新时代“一条道路”“中国梦”“两个共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全新发展;新时代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时代课题的回答、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步破解、对新征程的大力推进确立了边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全新坐标。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通过“缩小政策差异”+“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共建良好的发展机制,运用法律手段创设“处理边疆民族事务”+“协调边疆民族关系”的有序法治机制,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共同构建全面教育机制,借助边疆各民族“互嵌”+“沁入”共创共居、共事、共享的协同机制,为边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健康发展开辟了全新道路。  相似文献   

16.
贵阳市民族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阳市是一个建立在少数民族世居地的城市,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随着汉族移民的到来,逐渐改变了这里的居民民族成份,形成了汉族人口比少数民族人口多、苗族和布依族人口比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多的分布特点,从而使这里的民族关系呈现复杂性和隐含性,形成了文化不适、弹性矛盾和发展不平衡的民族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加强《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族群现象复杂多变。根据族群发展理论,就美国族群多样性愈演愈烈的状况,分析了"熔炉"理论及其狭隘性、多元文化理论和它的局限性,以及多元文化与同化共存的必然性,并结合对美国族群关系发展趋势的探讨,指出美国族群关系呈多元化的同时,也同化于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8.
红军长征中,中国共产党把民族理论与各地民族地区实际结合起来,坚持走群众路线,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民族政策,不仅获得了民族地区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胜利完成了空前的战略大转移,而且把党建设新中国的梦想深深地烙印在民族地区人民的心中。研究红军长征时期党在民族地区所开展的群众工作,能够为我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当前的民族工作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略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应是多元一体教育的下位概念,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为此,本文从意识形态、意识生态、意识心态的视野,集中分析了多元文化教育与国家、地方(民族)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可能与路径,在整合的意义上,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三态说"的理念,为探讨本土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做出了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