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论六则     
一、仁学分化而本质仍存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第12期载夏中义《仁学结构的整体分析》一文,强调孔子后学分成八派,当然的恶果是仁学的解体或仁质的失落。这一观点似嫌武断,宜改“当然”为“可能”。须知孔孟之间有子思学派,孔子的孙儿孔伋(子思)领导八派中最强劲的一派。所以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为子思学派的代表作《德行》和思孟(子思及其再传弟子孟轲)学派的《四行》、《五行》。《德行》篇重视忧患与安乐的必然关系:“君子毋(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知(智),无中心之知则  相似文献   

2.
明代是词学衰微的时代。明人王世贞、陈霆即持此说,如陈霆《渚山堂词话》云:“我朝文人才士,鲜工南词者。间有作者,病其赋情遣思,殊乏圆妙。”清人朱彝尊《水村琴趣序》则迳谓“词自宋元以后,明三百年无擅场者。”究其原因,一是《花间》《草堂》广为流行,导致词格...  相似文献   

3.
一、著作考略 历年来湖南高僧辈出,著作甚丰,在全国甚至国外都有一定的影响。《湖南佛教史》著录的湖南佛教著作163种。湖南佛教著述始于陈,盛于隋唐,传至明清、民国,仍经久不衰。从形式上看,有经律、论说、仪轨、语录、偈颂、传记等六类。经律类,主要出自智 ,论说类也以陈隋时期的惠思和智岂页的著作为主,明清以后则以各寺院高僧的语录为主。湖南最早的佛教著作,为南岳惠思大禅师所著的《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乘止观法门》、《南岳大禅师曲授心要》、《法华经安乐行义》、《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 湖南佛教著作主要见…  相似文献   

4.
思孟学派是否存在,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荀子第一个将思孟联系起来看作一个思想传承系统。荀子既批评思孟“五行”的内容,又肯定思孟五行(仁义礼智圣)诸德的意义,其深层的理论结构是一个天人关系或性与天道的问题。恰在此点上思孟与荀学存在着尖锐对立。《庸》、《孟》从本体论意义上言天人合一,赋天道以价值本原的意义。荀子则言“圣人不求知天”,圣知人道(礼义之统)。荀子批评思孟五行说,实即以天人之分反对思孟的天人合一。这样,在思孟的著作中,荀子所批评的思孟五行说,不仅可找到其德目内容,而且可寻绎出其内在理论结构及其涵义的逻辑线索。这证明荀子的批评是有事实根据的,思孟学派的存在是于史有征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证了二《思》的创作时间与《离骚》相距不远,且二《思》早于《离骚》。“思美人”与“求女”实际上是同一意象体系,两者的喻意应是相同的。从取喻缘起,所求对象和结果三个方面看,二《思》所思的“美人”均喻指君王。因此,与二《思》内容紧密相联的《离骚》中“求女”的喻意,理应紧承“思美人”的喻意,即喻为求合于君,而非“求贤”或其他。  相似文献   

6.
彭咸考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彭咸是殷大夫,谏君不听,投水自杀,但无资料可证。后人猜测也颇多。我们拟检索《楚辞》中全部彭咸资料,白描其人。《离骚》中彭成几两见;“愿依彭咸之遗则。”“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彭咸遗则是什么?从下文看,约有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之意。也就是《离骚》自疏前的心态,有效隐者的含义。《抽思》云:“望三五以为象兮,指彭咸以为仪。”联系上文是说忠而不用,君主傲慢无礼,望明月而思周全,以彭咸为法度榜样。如此,则膨咸形象已露端倪,乃是忠…  相似文献   

7.
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新视角——《现代西方哲学方法论》陈耀彬方法论问题右来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今中外的哲学概莫能外。中国哲学史上对“方法”有过不少探讨,如孔子明确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思并重的思想方法,墨子坚持“以众子耳目之实...  相似文献   

8.
郭店简中有《唐虞之道》一篇 ,学界对其学派的归属 ,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根据荀子批评思孟“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 ,认为子思想信擅让制 ,而《唐虞之道》讲擅让 ,故应属《子思子》① 。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 ,擅让说在先秦非儒家一家之言 ,所以 ,《唐虞之道》讲擅让 ,不能据此定其为儒家书 ② 。仅据是否讲擅让 ,固不足以说明《唐虞之道》属于何派著作。但我们理解《唐虞之道》 ,应注重在其擅让说的理论内涵。从这一点上看 ,我们以为 ,《唐虞之道》的思想 ,与思孟是完全一致的。《唐虞之道》的擅让说 ,集中表达了儒家的德治思想。我们先来看…  相似文献   

9.
宋应星的著作,除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外,传世的还有明崇祯刊本《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四种,合订一册,藏江西省图书馆。一九七六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标点出版,书名《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思怜诗》共五十二首,其中《思美诗》十首、《怜愚诗》四十二首。卷端有宋应星作的《思怜诗序》,序文如下:  相似文献   

10.
祭公谋父及其德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礼记》中的《缁衣》一篇,据《隋书·音乐志》载沈约语,系取自《子思子》。《子思子》,《汉书·艺文志》云二十二篇,其书七卷,至北宋尚存,沈约当然能见。《意林》所引《子思子》,即有见于《缁衣》者,足证沈说不误。篇中记孔子语,多引《诗》、《书》为证,是曾子、子思一派著作的常例。引《诗》,或仅称《诗》,或称《小雅》、《大雅》,也有举篇名的,如《葛覃》。引《书》均有篇名,如《太甲》、《尹吉(告)》、《兑(说)命》、《康诰》、《君奭》、《君陈》、《甫刑》。此外,篇中还引了《尚书》以外的一篇书,名为《叶公之顾命》。有关的一章是这样的:“子曰:大臣不亲,百姓不宁,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过也。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矣。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我在三联书店一进门的新书架处翻书,猛听见有人在极力大声地询问交款台上的服务小姐:有没有《思痛录》?抬头一看,说话的是个被人搀扶着的耄耄老人。看他神情颤巍巍的样子,不像是常逛书店的人,可能是专门为买《思痛录》而来的。当时,听说《思痛录》已是第四次印刷。 韦君宜的《思痛录》出版后,反响是巨大的,一时间成为人们相互转告、介绍和议论的话题。《思痛录》的一种从未有过的痛快淋漓,感染着她的读者,大家好像一块吃下了一副清热剂,觉得好不舒服! 韦君宜这本仅12万字的书中,谈了从延安抢救运动到解放以后人们耳…  相似文献   

12.
《人间世》开头一个故事是“颜回见仲尼请行”,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历来都是以“则”字断。成玄英疏这样说:“颜生今将化卫,是以述昔所闻,思其禀受法言”,就是根据这样的断句为解的。照这样的解释,“思其”之“其”,所代表的应是颜生,而“述昔所闻”的当然也是颜生,只讲颜生——进言者的行为,显示不出他要进言的对象和进言的目的,至于述所闻,与思所禀受,乃是一个意思,为什么要变换一个形式来重说?这样,文便不足于义。陈碧虚《庄子阙误》纠正了这个缺点,他见江南李氏本在“思其”下多出“所行”二字,便用来把“思其则”改做“思其所行”,“则”  相似文献   

13.
诗仙李白的《静夜思》乃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名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关于此诗首句中的“床”字在解释中产生了分歧。有的人认为“床”指的是眠床或卧具,有的人认为“床”指的是凳子,未有定评。笔者近日翻阅《辞渊》,知“床”字还有“井上围栏”之义,再对照《静夜思》,觉得将其中的“床”字如此理解似更准确熨切。我们先从《静夜思》之外寻求佐证。古乐府《淮南王》篇云:“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埂汲寒浆。”又南朝梁武帝《双桐生空井》中有“银床系辘轳”句也可作为旁证。李白的《长干行》诗中也有…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的科技伦理思想赵海琦(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科研所)亚里士多德的科技伦理思想,存在于他的伦理学著作中。其现存伦理学著作有三种:《尼各马科伦理学》、《欧代莫伦理学》、《大伦理学》。研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史家,大多认为《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思...  相似文献   

15.
《王守仁评传》(匡亚明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版。以下简称张著或者《评传》。)是张祥浩教授继《唐君毅思想研究》之后推出的儒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该书全面、历史地展示了王守仁思想的各个侧面,而对王学产生及其衍化的理论思考又构成了全书的重点。王学的形成,也即通常所说的从理学到心学的演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陈来的《有无之境》、杨国荣的《心学之思》均把这一历史的过程视为理性主义到存在主义的哲学视域的内在转换。这无疑是近年来较有生命力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深层的目的则在…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地理教学反思,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九思》三题夏太生楚辞《九思》为《楚辞章句》的作者王逸所作。《楚辞章句》中《九思》篇下题“汉侍中南郡王逸叔师作”,《后汉书》载王逸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时宦至侍中。而《楚辞章句》题“校书郎王逸上”,王逸为校书郎是在汉安帝之初年间(公元114-...  相似文献   

1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脍炙人口,流传海内外。它几乎成了具有跨时空地域的游子思乡的共同感受。然而,这并不是李白的原诗,它是通过后人修订的具有新的美学意蕴的再创诗歌。李白《静夜思》的原句为:“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看月光”各本李集均作看月光,到了明人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始作“明月光”。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及《李诗直解》亦作“明月光”。“山月”各本李集均作山月,萧士癷注引《古诗》“明月何皎皎”,又引魏文帝诗“仰看明月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中,关于学习原则与学习方法有丰富的思想资料。最早提出学思结合的,是先秦著名的思想家孔子。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而不思考,将会迷罔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想入非非而陷于危险境地。这里接触到学习与思考的辩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作者研究屈骚情思、艺术方式、风格发展的系列论文之二。是《论屈原早期创作特色》的续篇。对屈原中期创作做了全方位动态考察。汉北“三年”之放是屈原创作高峰。此期屈原传世作品最多、质量最高、最能体现诗人艺术个性。本期创作分四个发展步骤:(一)《九歌》。其写作目的有三个不同层次,产生三种不同效应,是民俗本源、国事寄托、身世感喟隐显有别的立体化主题。较诗人以往作品更多地体现了个性特征。(二)《思美人》、《抽思》。屈原“恋君情结”滥觞于《九歌》,发展于《思美人》、《抽思》。这两篇愈趋成熟地体现了屈骚个性特征。“香草美人”象征体系、两段一“乱”结构、沉郁缠绵风格都基本定型。(三)《离骚》。它最能体现屈骚个性特征。忧愤深广的情思,直陈其事、香草美人象征体系、神话故事化系统虚实相生的三维构思和表现手法,回环往复“三致志”抒情方式,沉郁顿挫、风逸缠绵、刚柔相济风格等等,都达到了屈骚艺术成就的极致。(四)《天问》。它是哲理抒情诗。情韵淡化、思理深化,显示出屈骚艺术风格变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