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有的领导人哪里去了?政界人士与工商界的人们均在提出这个问题。当前,大家都在找寻某个人,希望他能挺身而出,将大家拯救于金融危机之中,或帮助大家解决难以驾驭的外交冲突。克林顿被逼到墙脚美国和俄国的总统,即比尔·克林顿与鲍里斯·叶利钦明显地已经没有胜出的希望。克林顿已经被逼到墙脚。而叶利钦则在此次俄国金融体系崩塌中广泛地失去声望与信任。德国与日本亦未能提  相似文献   

2.
秦德君 《决策》2004,(12):54-55
叶利钦在克林顿竞选总统时曾说:克林顿太不寻常了。他年轻、漂亮。与他的年龄相比,看起来简直太美了。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修养。也许,这个人物意味着美国的某种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里根、卡特和克林顿同样缺少外交经验,不也都当选总统了吗?”——老布什为正在竞选总统的小布什的弱点辩护“如果让我在睡梦中画一张约旦河西岸的地图,我也能办到。”——美国总统克林顿说他花费了大  相似文献   

4.
美国流传一则笑话,说克林顿总统和夫人希拉里驾车到加油站加油。加油站老板扬手欢迎总统夫人:“你好!近来怎样?好久没见到你了。”“这是谁?”总统问道。“吉米·布朗。我们是同班同学,他曾爱过我,中学毕业后向我求过婚。”克林顿嘿嘿一笑,对希拉里  相似文献   

5.
叶利钦在谈到家庭和是否有枕边风现象的时候说,他的家庭很普通,有妻子、两个女儿、两个外孙女和两个外孙。叶利钦说:“我的家人并不因为我是总统而奉承我。但是,她们的好心却使我感动,  相似文献   

6.
叶利钦的辞职演说在政治史与思想史上均具有历史价值。 叶利钦无疑是一位激进的自由主义者。我读了他的辞职演说以后,感到很欣慰,我对这位我从来不看好的俄国总统的印象一下子好了许多。其原因就在于他在最后能向俄国公  相似文献   

7.
“你很想见我吗?”“是的。因为你是美国总统。”“你知道美国总统是干什么的吗?”“美国总统是管美国人的。”“晤……”克林顿用手托着下巴,深思了片刻后,很认真地说,“应该说是美国人民管美国总统。” 这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西安时,与一个七岁小姑娘的对话。显然,克氏当时的回答不是在故作矜持。“President”(总统)一词在美式英语中还可以做以下解释:社团或协会主席、商会会长、主管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现代政坛上,总统的女儿越来越显出她们的玫瑰色力量,使许多国家的政坛上,平添一道缤纷的风景线。 塔吉娜娜:“我是父亲的一个臂膀” 俄国总统叶利钦的小女儿,现年37岁,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主修  相似文献   

9.
魏思莱 《领导文萃》2007,(9):114-117
叶利钦被命名为“鲍里斯”。在俄文中是“斗志”的意思叶利钦离去的次日,莫斯科下起了大雪。可这在4月的俄罗斯并非罕事,人们平静地送走了这位前总统,只有那些“大人物”们记起了8年前.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离开克里姆林宫之际也是这样雪花纷飞。  相似文献   

10.
在权力巅峰的人物,其经历最能看出对权力的态度。早在1988年6月28日,在全苏第十九次党代会上,叶利钦就猛烈抨击党的特权,把特权阶层称为“饥渴的权贵”,指责他们以“特殊”的名义、用各种特殊的手段强抢人民的财富,他要求废除这些特权。在苏联(俄罗斯)历史上,列宁、赫鲁晓夫和叶利钦都反过特权。  相似文献   

11.
没有一个生长在贫穷的农业州、经历了艰难的孩童时代的人,在长大之后能够步入白宫,并再一次赢得大选,除非他具有令人敬畏的勇气。我有幸在克林顿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为他工作,我所看到的一切使我相信他并不仅仅是强大,他完全有潜力成为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领导者,但他为何没有成功,我们这会儿先不谈。现在,让我来描述一下我所看到的把他提升到伟人边缘的那些品质。达观邱吉尔曾总结说:“成功就是满怀热情地从失败走向失败。”作为一位总统,克林顿经历了比常人更多的失败。在总统任职早期不断遭到攻击,卫生健康议案的挫败,“白水事件”,共和党…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月23日,名噪世界的叶利钦死于心脏衰竭。叶利钦走了,对于这个张扬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历史舞台上的人物,人们评价说:戈尔巴乔夫治死了那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叶利钦签署了死亡证书;戈尔巴乔夫埋葬那个神话般的帝国,叶利钦为其举行了葬礼。有人说叶利钦的去世表明,俄罗斯“绝对民主自由时代”已经结束。在他去世后的4月25日,俄罗斯杜马的会议上,俄罗斯共产党的议员拒绝起立为叶利钦默哀。  相似文献   

13.
克里姆林宫内曾有位尽职尽责的老清洁工。 她说:"我的工作同叶利钦的工作差不多,叶利钦 是在收拾俄罗斯,我是在收拾克里姆林宫。每个人 都是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她说得那么轻松、怡 然,很使人感动,也很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饶了我吧,我还没睡醒。”——驻白宫合众国际社资深记者海伦·托马斯早上不到6点半就发出的连珠炮式的提问,美国总统克林顿实在有点招架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普京从叶利钦手中接过接力棒。一年余光阴转瞬即逝,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位外表矜持少言的新人,干起事来却决不含糊。在他治理下,俄罗斯正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由“叶利钦时代”步入了“普京时代”。  相似文献   

16.
过客     
世界著名的电影导演希区柯克,年轻时,有一次在苏格兰山区迷路了,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往灯光处前进。希区柯克敲开门向屋主人说明情况,希望能够借住一晚。谁知屋主竟然对他说:“我这儿又不是旅店,为什么要让你住一晚?”希区柯克微笑着说:“我只要问你三个问题,就可以证明这里是旅店。”屋主不相信:“只要你能让我心服口服,我就让你免费住一晚。”希区柯克提出他的第一个问题:“在你之前住在这里的是谁?”屋主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的父亲。”希区柯克继续第二个问题:“在你父亲之前,住在这里的又是谁呢?”屋主同样马上回答道:“当然是我的祖父!…  相似文献   

17.
关于苏联领导层的特权化,叶利钦《我的自述》一书中,也有过相当篇幅的记述。叶利钦回顾  相似文献   

18.
谁主俄罗斯     
叶利钦辞职,让位给普京,是叶利钦精心策划的政治安排。叶利饮选择在有象征意义的千年之交提前交权,也向世人表明他并非“嗜权如命”。而是以国家大局和民族利益为重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19.
美国知名“激励导师”安东尼·罗宾斯曾激励过克林顿、曼德拉、阿加西、泰森等政要与名将。罗宾斯发现阻碍人们停滞不前的三大因素是:恐惧、贪婪和缺乏  相似文献   

20.
幽默九则     
美国竞选史上,政治对手之间的相互谩骂讽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布什与克林顿在这方面的表现却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有一次,布什在某大学的大学生共和党集会上像小孩似地说道:“我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