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在新实践、新发展中的一次成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充分标志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春天已经到来.本文结合江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学习,针对做好跨世纪农村牧区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题,专门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问题.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对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有明确要求.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当前需要从认识上澄清、在实践中处理好如下重大关系: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文化产品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精品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关系,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而对西部农村文化产业的乐观估计,产值只占GDP的2%。多数单位实行文化产业化,少数核心领域由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垄断经营。促进城市大学生向农村文化产业合理流动。开发规范有序的农村文化市场,扶持和发展农村文化支柱产业,形成支柱产业群。保持农村文化产业强劲的动态发展态势。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组建综合文化产业集团,进行创业和再创业。从五个方面强化文化产业管理。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对建设山东文化大省、经济强省干系重大。对促进山东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产业化,农村信息产业发展与网络平台建设,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与其市场运行机制的建立,农村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等,是目前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应当优先发展的几个重要课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机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机制和政策,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相对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等,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农村保险业务,是继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后于1981年开始试办的,至今已有六个年头了。六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农村社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农村经济的持续上升,为我国的农村保险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农村保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服务领域从广泛开展“两户一体”和农民家庭财产保险,逐步扩大到种植业、养殖业和人身保险,扩大到农、林、牧、副、渔、工、商、建(建筑业)、运(运输业)、服(服务业)等各个行业,险种由1981年的40多种增加到1985年的103种。不少地区出现了“统保县”、“统保乡”、“统保村”的大好局面。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6.
再论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文化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从当前文化产业的情况和问题来看,要统一对文化产业的性质的认识,文化产品、特别是精神文化产品不能商品化。为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合理开发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产业的开拓创新,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发展产业集团,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民营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和谐社会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以及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落实的理论问题;认为民营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要依靠企业、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农村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领域,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而且符合市场发展逻辑.国家政策对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支持的,但发展初期人们在实践中不仅概念不清而且对政策把握不够.当前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要在操作环节与经营维度方面解决好市场切入点问题、产业发展规模问题、产业链延长和品牌意识确立问题、经营人才问题、市场主体与消费主体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不仅是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对山东省十六地市的综合考察,基本厘清了山东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基本构成和发展情况,提出了农村非遗创意生产、文旅农在地化融合、小微企业网络化经营、企业集聚化规模化生产、特色文化产品多元化出口等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同时,在此基础上指出山东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即政府适度干预、形成产业集聚、乡村能人带动、融合先进技术、国际化战略布局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文化产业的功能定位及发展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农村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文化消费市场的迅速扩张、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因素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现实的可行性.而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农村文化产业必须承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经济生产方式、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保护农村民间文化遗产等功能.由于与城市文化产业存在着资源上、行业成熟程度上的差别,因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走一条结合自身资源、不断创新、注重村民参与、注重服务社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重要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民间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国内文化生产与国际文化产品生产的一体化,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几个重要特点:高新技术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既相互竞争又相互渗透,媒体融合成为媒体产业发展的趋势;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了横向和纵向的多种形态的产业链;边缘与核心之间界限的模糊和淡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正在重演以"增量改革"为重点的路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加速融合,国际文化市场状况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湖南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的调查,发现在试点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合理设计筹资结构?如何建立缴费动态增长机制?"强制"还是"自愿"?"保大"还是"保小"?补助比例应向谁倾斜?如何科学划定"起付线"和"封顶线"?补偿率多少才够?如何解决贫困人口的"看病难"问题?如何完善配套措施?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文化作为商品、产业来经营,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日本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日本经历了经济不景气,但其软实力在增加。作为新的财富创造形态及其所产生的巨大乘数效应,文化产业已成为国家、地方政府和民间企业关注的焦点。为促进文化产业顺利发展,政府不仅在政策上予以鼓励,而且还制定了健全的法律、法规。政府和民间企业还共同融资,以保障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4.
赵晓红 《学术探索》2014,(8):115-119
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产业发展中很多独具特色、极富竞争力的资源存在于广大农村。城市对现代性的垄断和农业的凋敝并没有摧毁乡土文化的根,西部农村文化蕴含巨大的文化生长空间和产业拓展空间,在发展中形成了可借鉴的一些经营模式。但由于西部农村不同地区自然人文环境的巨大差异,文化资源禀赋、文化消费空间、发展态势的种种不同,西部农村文化产业应该根据差异化特征通过合理经营模式的选择实现文化资源与现代产业经营的有效嫁接。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对促进河北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河北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加快市场运行机制的建立,实现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重点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等,是目前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应当优先发展的几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对促进河北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河北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加快市场运行机制的建立,实现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重点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等,是目前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应当优先发展的几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目前大多数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尚处在萌芽阶段,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破局:一是发掘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资本,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二是吸引民资及外资进入农村文化产业,促成资本与资源的握手;三是实施重大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走可持续发展,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保护农村文化生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村及民间文化作为文化的母体,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凝聚力和感召力等因素的集合体。在我国现阶段,工业发展借力于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而急剧膨胀,给农耕生产方式孕育的农村文化生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文化尤其是农村文化生态面临着保护、发展、重构的考验。本文章从这一现实出发,对民间及农村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及其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阐述,提出了通过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保护农村文化生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负,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与重点。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城乡统筹,关键在于尽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加快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而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非农地区转移,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民变市民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之一。解决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从五个方面加以重视。第一,建立产业化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第二,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改革,将有效地改变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源分布的不合理现象。第三,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市场化服务体系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保证。第四,健全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合同法律、农产品质量法律,将为农户权利的行使提供保障。第五,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风险规避机制将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