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是近期整理出版的重要甲骨资料,其中所见田猎卜辞设问简单,内容大多卜问田猎的时间和地点、参与者、采用何种狩猎手段、天气、收获、是否有灾等问题。经过初步整理发现,商王在田猎日的选择上是有一定倾向性的,田猎地点相对集中,参与者除商王外,还有尹、旅、某■等王朝官员和军事组织,这些内容进一步充实了以往的田猎研究。  相似文献   

2.
商代是一个以神为本的神权统治时代。这时事奉鬼神是商王室的首要任务 ,甲骨占卜是沟通鬼神与商王关系的手段 ,巫祝贞人是沟通鬼神与商王的神人 ,构成了神权至上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3.
殷墟为殷都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罗振玉通过精心研究,确认其为“殷室王朝之遗物”,并首次指出甲骨文出土地——安阳小屯即殷墟。王国维通过对甲骨卜辞中商代先公先王之考证,确认《史记·殷本纪》所记商王世系之可信,断定《古本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之说之可靠,并指出盘庚所迁之殷为“洹水南之殷  相似文献   

4.
《甲骨文合集》第二册1182片,是有关商王室祖先世系的一片重要甲骨。这片甲骨是1937年3月当时史语所考古组对殷墟进行第二次发掘时出土的。原编号为2·0001,《殷墟文字甲编》失收,屈万里先生作《甲编》考释时方补入,编为该书图版第214号。因《甲编》失收,岛邦男未见到此片,故所著流传甚广的《殷墟卜辞综类》一书亦不可能录入,因而此片甲骨的内容,亦未引起治契者的注意。这片甲骨上共有5条卜辞,笔者曾在《殷墟甲骨文中的“河”》(收入《殷墟博物苑苑刊》创刊号)一文中,引录燎祭河、王亥、上甲用牲相同的内容,以说明河与王亥、上甲一样,是商人的祖先。其实在未引用的4辞中,有两辞更能说明河是商王的实在祖先,而不是自然神。现草此文以作为前论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学者们极少讨论诸如外丙、雍己、阳甲、盘庚等旁系商王前冠字的含义,从卜辞和文献中寻迹,商王继位之前尚为王子时也曾为多子之一分封在外。在其去世进入祭谱以后,王室为了区别直系、旁系,为其命名庙号往往冠以早前的封地之名,卜辞中也正有相关地名。大、小等冠字只是为了区别各天干组王世的前后。  相似文献   

6.
《殷都学刊》编辑贾明刚同志自安阳专程来京,承枉过向我索稿,并云未见著录之甲骨,亦可予以刊布,盛谊殊为感激! 我解放后发表战后新获甲骨集《京津》、《宁沪》、《南北》、《续存》四种之后,继有《甲骨续存补编》一书,收录四书以后续得之甲骨、约万片左右。嗣因编辑《甲骨文合集》,《续补》材料,大部收入《合集》,此书即未再出版,近查《合集》未收之片,亦尚有可取,拟暇日重加整理,再事付印。  相似文献   

7.
该套卜辞大致包含征伐下危和祛除齿患两大主题,通过4种主要辞式反映出来。一是卜问商王武丁是否联合望乘去讨伐下危方;二是卜问商王可否联手沚■讨伐下危。三是卜问可否向伯父盘庚致祭;四是卜问武丁的牙齿疾患是否能够痊愈。本套甲骨有关祛除齿患的卜辞与伐下危事件有一定关系,即商王在联合望乘征伐下危的时候一度罹患牙疾。该套甲骨反面记事刻辞与花东子卜辞里同时出现的■地,均属当时商王朝重要的农业、田猎区,受到商王室的势力保护,同时亦在花东子贵族的管辖范围。该套甲骨字形呈现不同的书写风格,非为同一刻手所刻,可能出自同门几位书家之手。  相似文献   

8.
续论西周甲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周甲骨自五十年代以来陆续有所发现,但早期的发现都是零星的,直到近年陕西周原的甲骨出土,才有可能对西周甲骨作系统的考察。一九八○年作者访问周原,蒙当地考古界惠助,观察释读了岐山凤雏和扶风齐家所出甲骨。次年,以周原材料为主,写了小文《西周甲骨的几点研究》(以下简称《几点研究》),对西周甲骨的卜法文例试加讨论,并以之与殷墟甲骨相对比。这篇小文是探索性的,加之那时凤雏的甲骨大部尚未公布,我们的论述自然不能全面。近来风雏材料已有两套摹本问世。②,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便利。本篇是《几点研究》的续篇和补正,有些以前已谈清楚的问题,这里不再重复,请大家指教。  相似文献   

9.
甲骨、金文中所见的犬戎与玁狁刘桓众所公认,关于我国殷周戎族源流的科学研究,是以王国维的著名论文《鬼方、昆夷、狁考》①开其端的。王氏以古文字资料考证古史,提出“鬼方、昆夷、薰育、狁自系一语之变,亦即一族之称”,是为后来的匈奴。此说自发表以来,学者中不少...  相似文献   

10.
世界现存的殷墟甲骨总共有13万片。据20世纪60年代调查,故宫博物院所藏甲骨总数约有22463片,占世界现存殷墟甲骨总数的18%,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属于世界第三大甲骨收藏单位。故宫博物院所藏甲骨绝大部分都还没有整理出版,只有很少一部分曾经著录过,如《南》、《京》、《续》、《铁》、《佚》、《宁》、《掇二》、《邺初下》等旧著录书。相较于旧著录书而言,《合集》一书集中收录了故宫博物院所藏甲骨。据《合集》一书的材料来源表,该书中共著录故宫博物院藏甲骨1462片,这已经为我们对该批珍贵文物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合集》所收甲骨来看,若按组类来分,宾组最多,其中不少辞例还很值得学术界的深入持续研究。今对其中的六则作释读。  相似文献   

11.
甲骨金文中"失"字常见,通过对甲骨金文及相关资料的梳理,可以发现甲骨卜辞中"失族"主要活动于武丁时期,武丁早期及中期前段其与商王朝处于敌对状态,武丁中后期其被商王征服后长期臣服于商朝,并在王朝任职,卜辞中其地望当在晋中、晋南一带。洛阳马坡一带乃其后人迁徙之地,据金文来看,此族人亦曾在周王朝任职。  相似文献   

12.
《尚书·周书》所载的殷商事可借助甲骨卜辞得到验证,但贸然的两相对比极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通过与甲骨文类似的辞例比较,《尚书·酒诰》“自成汤咸至于帝乙”中的“咸”实与甲骨卜辞中的“成”无关,亦不指“成汤”,而且句中的“成汤”与“帝乙”还存在先后的等级落差。“自……至于”的辞例不仅具有表示落差排列的义项,其中也往往添加“卒”“皆”“撤”等一类的范围词,《尚书·酒诰》“自成汤咸至于帝乙”中的“咸”就属于这一类现象。  相似文献   

13.
宋太宗曾尊称神宗考李裕民宋代有两个皇帝除了庙号外,还有特殊的尊称,其一是宋太祖尊称艺祖或烈祖,此为治宋史者所习知。其二是宋太宗尊称神宗,它恰与赵顼的庙号相同,自元丰八年(1085)九月八日,赵顼获得神宗庙号以后,太宗这一尊称不再沿用,以致治宋史者多不...  相似文献   

14.
黄为古方国名,甲骨资料表明,商代黄国历史可以追溯至商代前期的大甲时期。在自武丁至帝辛时期的殷商后期,黄国已聚族而居,首领称王并得到殷商王的承诺,在接受商王赐兵、加爵命和享有相对独立的国内统治权的同时,担负着进贡方物、奴隶子女以及贡职、派人供职于商王朝,必要时提供军队的义务。  相似文献   

15.
庙号、谥号和尊号,在读我国古史时经常遇到,兹略加考述。一、关于庙号庙号,称祖和宗。《礼记》说:“祖有功,宗有德。”汉应劭注:“始取天下者曰祖,高帝称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曰宗,文帝称太宗是也。”唐颜师古说:“应说非也。祖,始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甲骨学家、商史学家。河北省望都县人。1934年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参加殷墟甲骨文字的发掘、整理。1940年后任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大学部教授,并先后任中文系主任及中国历史社会系主任。1947年起任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数授、教研室主任,兼暨南大学教授。1956年后任中国科学院(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兼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片学术委员。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等职。胡厚宣先生对商代卜龟来源、记事刻辞、四方风名、农业生产、宗法制度等有关甲骨学和商史作过精深研究。同时,还积极从事甲骨文的搜集著录工作,为甲骨文的流传作出了贡献。先后出版《甲骨学商史论丛》、《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甲骨续存》、《殷墟发掘》、《苏德美日所见甲骨集》等,并主编《甲骨文合集释文》、《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以及论文百余篇。自1950年代始,胡厚宣一直主持《甲骨文合集》的编纂工作,任总编辑,从材料的汇集到整理组织编排等都作出了贡献。他开创的分期、分类的甲骨著录编纂体例,为科学的甲骨学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其著作《甲骨学商史论丛》,荣获教育部全国学术审议会议的科学发明奖;《甲骨文合集》,荣获吴玉章奖金历史学特等奖、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第一届全国古籍整理国书奖特别奖。  相似文献   

17.
子组卜辞缀合两例常耀华《甲骨文合集》(以下简称《合集》)“总计拼合不下两千余版,单《殷虚文字》甲、乙两编,就拼合了一千版以上”。在甲骨缀合复原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然而,甲骨拼合工作并没有做尽,近段研究子组卜辞,发现至少有两例还可拼合。第一例:《合集...  相似文献   

18.
吉德炜  刘义峰 《殷都学刊》2007,110(3):15-23
本文对《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和《甲骨文字字释综览》三部著作进行学术评论,指出了其得失。  相似文献   

19.
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已经形成了明确的干支纪时的叙事结构。卜辞中普遍出现的干支记日说明商人对干支的重视。其中天干的地位更重要,不仅可以记时,而且成为商代帝王的名号。日名制的形成并非由商王的生卒日期决定,而是商王后代根据其在位时的表现与政绩,结合天干本义的自然属性,给予的评价,带有一定的褒贬色彩,已经具有了谥号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由商代的“帝”看所谓“黄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胡适就指出秦以前的"帝"是指天神"上帝","黄帝"是西北秦民族的天神,而不是指人帝。在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中有许多"帝"字,总结这些"帝"字的用法可分为三种:一是作祭祀动词是指禘祭;二是作名词是指天神上帝;三是作庙号表明商王不称"帝"。由此看来,既然三千年前的商王朝,"帝"仍是指天神上帝,商王都不称帝,那么,传说生活在四五千年前的所谓黄帝,就不会是指人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