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确定了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它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因材施教为方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社会发展和教育工作本身的发展所提出来的任务,是社会实践和教育过程中提出的课题。中学图书馆作为中学教育、教学和教学科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怎样才能适应这一转轨的要求呢?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好下列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强对有关教育改革文件的学习,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项极其艰巨和复杂的工程。搞素质教育难就难在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如果思想认识统一了就不难。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首先要抓紧时间认真学好党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等纲领性文件,深刻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根本差别,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统一认识,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目的,湖南省教科所组织进行了以《初中活动课与学生素质发展》为课题的科研活动,笔者根据参加这项实践活动的经验,谈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为目的的基础教育。近几年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成为广大教师谈论的热门话题,并引起全社会的热切关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所…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教育法》第一条也明确规定:发展教育事业,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教育界的领导同志多次指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许多教育家、名牌学校校长、名教师在论述培养跨入纪人才时,普遍提出,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在教育思想与目标导向上来一个根本转变,即我们各级各类学校所培养和造就的人才,除了应当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能力训练外,更要有全面…  相似文献   

4.
一、素质教育的涵义素质教育是一个有既定内涵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它产生于我国中小学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弊端的背景之下,成熟于教育改革实践、理论研究成果与行政管理规范之中。什么是素质教育?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的解释是:“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所以,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义是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是:教…  相似文献   

5.
谈素质教育中的教育者的素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伴随着当代素质教育思潮的兴起,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针对“应试教育”弊端而提出的素质教育思想,虽然这种提法本身还有许多争议,理论探讨也仍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但是素质教育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并且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全社会已形成共识,即“素质教育是以树人育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主体意识、发展良好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  相似文献   

6.
对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应试教育”转入“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产生的,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崭新概念或教育模式,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过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关键是要转变教育思想,确立素质教育的目标。尽管目前“素质教育”的概念还不成熟,在教育理论界尚无定论,但仍不失为科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的 ,是新世纪的呼唤。全面加强高校的素质教育 ,要处理好与“专业教育”、“两课”等的关系 ,转变教育思想 ,保证有效投入 ,多渠道多形式多方法地进行 ,以培养出高层次的新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8.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本文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1 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素质教育是针对基础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考试压力过大而提出来的。经过近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充实,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教育思想体系。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  相似文献   

9.
建设高质量的现代化的小学教育,是本世纪末逐步确立起来的一个鲜明的目标。从1990年开始提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旋律,深化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此,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今天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这是当代国际教育思潮发展的趋势,是在我国落实科技兴国战略富国强民的根本,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是为使我国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的需要。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树立起正确的素质教育思想,把素质教育落实在自己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战略地位及应试教育弊端的改变都要求教育改革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代的发展,特 别是新世纪的要求,也决定了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涵义,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作了区别性解释:“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相对应的,‘应试教育’则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择出来送上大学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光明日报》199…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它要求各类人才不仅要具有实践能力 ,而且要具有创新能力。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教育如何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是值得每位教育者认真加以思考的。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 :“要把‘应试教育’转到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1998年 12月 2 4日《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 :“整体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随着我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启动 ,作为教育重要阵地的基础教育 ,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想”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带有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面向21世纪,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不仅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且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是关键,这就要求当前承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指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教育方式。依据新时代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提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与人文素质,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们应从思想观念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转变。在教育实践中推进素质教育、展创新教育的艰巨任务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对指导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向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使学生接受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和促进身心健康,则是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是在我国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将“素质”与“教育”这两个词连在一起,且明确了“教育”要起到“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说明“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受教育者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当前在我国基本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相当一部份地区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这种“应试教育”的特点主要是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教育内容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课程负提过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总对策。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凭借教材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地落实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彻底克服“唯智主义”、“重智轻非”的错误倾向,在重视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现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我国教育的一大进步,它不仅是对我国中小学存在的“应试教育”状况的一种批判,而且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被人们接受,因为它符合儿童身心的规律,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世界发展趋势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