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歌唱与书法同属于艺术的范畴。歌唱是一种基本的、以人的嗓音来表达感情的音乐形式,它源远流长.与人类文化一样的久远。书法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艺术,它与音乐也有着不解之缘。正如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所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有画图的灿烂,无音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旷神怡”。因此,歌唱跟书法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美。  相似文献   

2.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造型艺术 ,它具有艺术的一般特征 ,也具有自己独特而具体的特征。就艺术的形象性而言 ,书法艺术是通过意象性来实现的。书法的意象 ,就是书法的艺术表象和由此所产生的艺术情趣、艺术境界或艺术精神等相统一的泛美过程。书法的意象主要指象外之象、象外之意。书法意象是形象和抽象的有机统一。书法的意象有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等。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的书法艺术,历经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到了唐代,出现了灿烂辉煌的局面。纵观唐代,书法大家辈出,书法流派众多,书法论著纷呈,书法精品争艳斗胜。其艺术成就之高,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之深,都远远地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究其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4.
印章边款艺术,兼有书法、国画、镌刻、文辞之美,与碑碣、石刻、画像砖、画像石有异曲同工之妙。文辞的文学性,文字的书法美,图画的造型美,独特的章法结构和变化莫测的刀法美以及拓片的好坏是构成边款艺术的主要审美要素。金石美和工艺美是边款形式美的集中体现。印章边款所蕴藏的大量关于印人、印史、印论及艺术主张的宝贵资料,亦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书法在艺术门类中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国书法是由文字、书写工具和思想文化而形成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中和与气韵使书法因简而得天下之理,体现着人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中和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艺术以气韵生动为第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是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几千年来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故在世界艺术之林能独树一帜。 中国的书法、绘画都讲究神韵、意境和情趣。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艺术语言高  相似文献   

7.
1991年9月金秋,邹涛为了和已*在日本东海地区的中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娇妻团聚,来到了日本。从中国来到日本的艺术家,人数众多,蔚为大观,但真正获得成功,能执东瀛艺术之牛耳音,鲜有其人。邹涛是俯仰著5O00年文明的历史来到日本的,他把艺术大树的巨大根须仍然牢牢地扎在祖国的大地上。所以他身在东瀛,却时时西望中华。1992年他的作品继续在第五届中国书法篆刻作品中人选,并在第二届东京、北京书法联合展中展出。1994年他的作品又出展第三届中国篆刻艺术作品展、中国四川国际书法展。他在从事书画之馀,很用心於中日书法交流之事…  相似文献   

8.
文字,是一种表意的工作,书法则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它靠摹拟自然万象,获得了艺术形式,同时又因为是人的自由创造,而获得了艺术意味(内容)。三国魏书法家钟繇云:“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很好地说明了书法是自然万象之美和人内心之美的统  相似文献   

9.
国医与书法     
古代书论中,“中和”是书法艺术之审美原则,是品评书艺之重要标准,也是对儒家“中庸之道,尽善尽美”审美意识之具体体认.然而仅以儒家视角理解书法之“中和”原则未免失之狭窄;以辩证法立场解释“中和”,的确勉强,且失之宽泛;以美术形式规律与其它艺术角度把握“中和”,亦少书法独有之文化背景.“中和”作为书法原则之确立,与中国文化之多门类多层面有着极其广泛而深刻之内在联系,于此,不妨将医道与书法作一番深刻之详参比照,用古代医道(理论)理解书法“中和”原则,可以发现此一原则之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它指向书法艺术形式与人.与自然之最终统一,即“天人合一”,为中国一切传统文化艺术最高最理想之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0.
赵佶的书画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佶作为导致国家倾覆的皇帝 ,在政治上是失败者 ,但是他酷好艺术 ,精研绘画、书法 ,花鸟画、瘦金书独步天下 ,更为可贵的是 ,他将绘画与书法、诗歌合为一体 ,形成了一种画境、书法之美、诗歌之境交融的艺术境界 ,创作出不可多得的传世佳品 ;他还改革画院与“画学” ,领导画家创作 ,促进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弃蔽囿一隅得全象之实——读《中国书法美学》的方法论启示启明书法是我国一门悠久而独特的传统艺术。从美学的角度对书法艺术进行清理、总结、概括,是一项艰巨的理论工程。金学智先生的九十余万字的《中国书法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出色地完成了这项理论工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有独特的位置,它是中国独有的,是一种地域性、民族性极强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3.
张大千是中国20世纪画坛上的大师,文章聚焦张大千画作中画款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从画款书法与画作的结构和画款书法与画意的关系方面进行讨论。他的画款书法以绘画为主体,既服务于视觉的审美,又将自己对人生、对绘画的情感及观点融汇其中,在构图美的基础之上自然而然地造就了画境之美,形成了诗书画的完美结合,艺术的审美意境获得无尽的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14.
书法教育不仅能培养被教育者的书写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遵循美的规律,塑造美的心灵,追求美的境界。书法关键是以它的艺术美而存在的。书法教育在层次上,不管高低,其美育的成份都占极大的比重。书法教育属美育之一。何谓书法美的标准?现今社会上或尚谐和,或重怪拙,或追秀妍,或求奇险,等等。尽管见仁见智,也难免莫衷一是。对被教育者来说,常有无所是从之感。作为书法教育,对书法中有关美育问题的认识,当有个明晰的导向,方利于被教育者的发展。而这个导向必须既符合书法本身的艺术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书法为世界上独特的一门艺术,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普及面之广、时代之久、影响之深,或许是其它艺术门类所不可企及的。鲁迅先生早就说过:“饰文字为观美”是我们“华夏所独”。汉字书法积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美学思想,融注着炎黄子孙高尚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6.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同于写字。它是借助于汉字的书写形式;抒发书家的性情,创造出美的艺术品来供别人欣赏;而写字就是书写出工整、规范的汉字来,用于交流思想。但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首先就独特在它必须借助汉字的形式,不能舍弃之.书法作为与汉字有着必然联系的艺术,当然随着汉字书写工具的改进,汉字构架以及时代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向前发展.而这种发展同样应从哲学的高度加以界定.首先,从书写工具看,经历了一个由硬笔(早期人类使用坚硬的东西作为书写工具,属广义硬笔范畴)到软笔(主要指毛笔)再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法是一门从汉字的实用书写中发展起来的独特艺术,它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受到我国人民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人民的爱好和重视;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世界艺术之宫的瑰宝。 书法艺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如何继承这一传统艺术,并发扬光大使之不断以新的面貌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需求,这是当前我国书法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翔实的史料和动态眼光,分析了中国诸多历史朝代中书法与文化教育之间较为密切的联系,认为书法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也是最具中国文化含蕴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魏晋韵度与二王书法崔延和书法是我国有着古老传统的艺术。书法艺术经过近三千年的发展和创新,已成为祖国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每个进入文明时代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但只有中国汉字的书写形成为一门艺术。书法的历史与汉字的历史曾是密切地交织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搞好书法创作,办好书法展览势在必行。如何认识和把握书法展览和当代书法创作的关系,决定了书法创作的走向,也和每一个书法家个体的书法创作息息相关。本文一方面肯定书法展览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巨大,另一方面提出书法展览不是书法创作的唯一检验标准的观念,从而就如何处理好书法展览与当代书法创作的关系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