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浅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保障监察是《劳动法》赋予劳动保障部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能,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用以促进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的重要法律手段。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劳动保障监察的任务日益艰巨。一方面,企业所有制形式、收入分配形式和劳动用工形式多样化,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一些用人单位基本信息不准、底数不清,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参保率普遍较低,用工主体及经营资格不合法的现象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提出用工所在地管辖的属地化模式,给市辖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提出了挑战,现有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制已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创新监管方式,实行网络化监管模式是市辖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一项紧迫任务。所谓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监管体系,是指将整个行政区域自下而上划分为若干片、格、块,同时确定相应的人员、职责、目标任务的管理方式。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行网格化监管模式的目标是,按照调整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要求,建立以网格为单位的监管模式,不断提高劳动保障监察覆盖面,最终达到无…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提出用工所在地管辖的属地化模式,给市辖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提出了挑战,现有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制已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创新监管方式,实行网络化监管模式是市辖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时期,黑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面对《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黑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面对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劳动保障监察职责的不断强化,面对金融危机中维权、维稳工作的巨大压力,全省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不畏艰难、迎难而上、锐意进取,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完善全市劳动保障监察监管体系,健全工作机制,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构建劳动保障一体化服务格局,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河南省劳动保障厅豫劳社监察[2007]7号关于确定劳动保障监察基层基础建设试点单位和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机制的要求,新密市印发了《新密市实施劳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劳动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关注问题,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的有效发挥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之策。对于监察机构来说,劳动保障问题呈现复杂化、隐蔽化的发展趋势,也面临着人员短缺、执法模式落后、经费不足等自身建设问题,亟需通过网格化建设来提升劳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7.
8.
9.
王力 《劳动世界》2010,(5):51-52
笔者以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必须以执法重心下沉、关口前移为目标,充分延伸劳动保障监察组织网络,实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这一管理模式是实现从被动反应式监察向主动预防式监察、有限监察向全面监察、静态监察向动态监察转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劳动保障监察与劳动仲裁选择或互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劳资矛盾日见突出,劳动争议案件已经成为数量最多的民事案件之一,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数量也一直居高不下。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于 2004年12月1日生效。这一条例的出台对进一步维护我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劳动保障监察与劳动仲裁相互关系也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在进入诉讼以前,《劳动法》规定了两套执法体系:一是以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为内容的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二是以劳动保障监察为核心的劳动法监督检查制度    劳动仲裁与劳动保障监察两套制度的区别:机构  劳动仲…  相似文献   

12.
蒋飞 《中国劳动》2005,(1):14-15
2004年12月 4日,上海市劳动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专题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的专家主要有: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董保华,上海市劳动局法律顾问室主任张宪民,上海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屠国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邹碧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薛文成、张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长郭文龙,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乔佩华,上海市劳动局法规处处长戴建平,上海市劳动局关系处处长杜可风,上海市劳动局劳动争议仲裁处副处长余成斌,以及部分法院的法官代表。  相似文献   

13.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立法后评估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劳动》2007,(5):6-10
2006年底,国务院法制办公室首次启动了行政法规立法后评估研究工作,并确定了第一批评估项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是其中惟一的一部劳动保障立法。由国务院法制办政法司、劳动保障部法制司和劳动科学研究所三方组成的课题组经过调查和研究,完成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立法后评估报告》。现予刊登,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用工形式的更加灵活多样,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一直呈上升趋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任务十分繁重。形势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劳动保障监察条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劳动》2007,(5):15-16
记者:协调稳定劳动关系,是劳动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您作为深圳市劳动保障工作的决策者,怎么看待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的《信访条例》实施以来,劳动保障信访数量有所减少,但绝对量仍在高位不下。今年上半年,我部接待群众信访总量17690件次(其中来信9405件次,接待来访8285人次)。养老保险、劳动工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成为当前劳动保障信访的热点问题。养老保险问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退休人员要求与机关事业单位同类人员享受同等待遇。信访群体是过去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抗美援朝期间的老战士以及建国后不同时期的部队转业人员,而新近则增加了企业技校教师以及事业单位改制后的退休人员。他们反映的问题集中在五个方面的收入差…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险基金直接涉及公民的切身利益,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和经济持续发展的"稳定器"。只有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稳步扩大基金规模,才能开创社保基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并为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供重要保障。当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和新要求,社保基金监管工作需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立长效风险管理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努力开拓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以高质量发展服务民生。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在促进就业方面是采取失业保险制度与积极的就业政策相结合的体系,为劳动者的就业风险提供保障。但这一体系还存在覆盖范围小、保障水平低、政策随意性大等问题。本文认为,要完善这一体系,基本思路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各类劳动者提供就业保障;加速相关立法工作,通过法制化使就业政策制度化;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使就业政策落到实处。现行制度本身具有局限性并且受到财政体制的制约,不能提供足够的保障和发挥充分的促进就业实效失业保险制度的局限性目前失业保险所能提供的保障非常有限,大部分劳动者没有被制度化的失业保险…  相似文献   

19.
搞准劳动统计数字,提高劳动保障统计数据质量。一直是劳动保障统计工作的重点和追求的目标。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面对变化的统计对象和统计方法制度.劳动保障基层部门要立足于为当地政府服务,构建能反映本地劳动力就业状况的劳动统计体系.切实提高基层劳动保障统计数据质量。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劳动保障: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良性发展的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先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必不可少的骨干力量,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我国的人力资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2003年,中央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做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部署。今年4月,中央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暨第八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表彰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亲切会见了高技能人才十大楷模、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代表和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奖单位代表。但现实情况下,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幅攀升。高技能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却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是国内各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之所以出现高技能人才短缺,薪酬福利水平过低是重要原因之一。一线高技能劳动者在企业收益分配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不仅与管理技术人员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而且部分非公企业还存在工作时间长、定额标准高、劳动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等问题。此外,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与劳动者个人的缴费工资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因而,他们的基本养老保险等待遇也在“谷底”,与其对企业的贡献和为社会创造的财富不成比例。过低的社会保险与薪酬福利,严重阻碍了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是家长和学生本人不愿上技校进行技能培训以及毕业后不愿从事蓝领职业的根本原因,也是制约现有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才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家尚未出台专门针对高技能人才劳动保障问题的全国性政策,只是各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先行实施优惠政策。劳动保障部在2003年底颁布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决定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人才保障工作的意见》中仅提出了“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建立津贴制度,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的原则要求。目前,部分地区如山东、江苏、海南等地已出台了专门针对高技能人才劳动保障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建立高技能人才政府津贴制度,加大了对高技能人才的保障和激励力度。值得关注的是国资委即将于今年11月初推出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暂行(试行)办法》中,将高技能人才列入股权计划的激励对象之中。但从总体上看,高技能人才劳动保障工作相对薄弱。有关政策文件对高技能人才的劳动保障问题的规定普遍比较原则,难以落实,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措施,且前瞻性和力度不够。总体来讲,高技能人才劳动保障政策力度较小、未成体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高技能人才的劳动保障问题展开了专题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