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佘彦  刘金超 《决策与信息》2011,(10):132-133
“差别原则”是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想要表达的最重要的核心观点。对其中“公平机会原则”优先于“差别原则”的阐释也就成为探讨罗尔斯正义理论的重要部分。笔者认为所以“公平机会原则”要优先于“差别原则”是程序正义优先于实质性正义措施的必然所达,这也根源于“正当优先于善”这一西方传统思想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把握机会!整个生命就是一个机会。走得最远的人通常都是希望并敢于去做的人”  相似文献   

3.
野山 《经营管理者》2006,(12):38-38
<正>刘小波是一家地产公司的老总。有一天他在驾车上班的路上,电话响了,是个陌生的号码。“谁?”刘小波问。“刘总,您能不能给我一次机会?我是搞商业地产的。”对方是个年轻人,声音有磁性,但显得有些急促和焦躁。刘小波有点莫名其妙,什么“机会”?年轻人告诉刘小波,他是来应聘的,想直接找刘小波谈谈。  相似文献   

4.
融合创业学、生态隐喻与系统论3个理论视角,建构创业生态系统特征分析框架,并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71家本地上市公司的年报作为文本分析样本,在识别深圳创业生态系统演化阶段的同时对特征框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创业机会集创新程度、生态位重叠程度以及主体间共生程度,是创业生态系统阶段特征演进的判别标准;深圳创业生态系统遵循“生态位低重叠—创造型机会集—线共生”→“生态位高重叠—复制型机会集—面共生”→“生态位低重叠—改进型机会集—体共生”的特征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良机何在     
<正> 机会象天上的彩虹和山里的野果一样多,只是要有点想象力才能抓住机会。如今,生意场是一把双刃剑,转眼间输赢易位,“猴子”变“老虎”。在当今生意场上想要立于不败之地,想从“猴子”变成“老虎”,那么应知道: 机会只垂青于坚韧不拔者。1932年大萧条年份最暗淡的岁月,美国有名叫查尔斯·达罗的费城工程师坚信已抓住了发财的机会。他发明了一种投骰子的游戏,名叫“垄断(monopoly)”的一种棋戏。玩棋的双方努力模仿市场大佬吞并对方的产业,以雄厚的财力迫使对手破产。他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任务复杂性情境下企业网络结构嵌入的动机。研究表明,任务复杂性是企业网络结构嵌入的诱因,能够加剧企业网络结构嵌入的目的性动机,诱发企业网络结构嵌入的偶发性动机。企业网络结构嵌入的目的性动机是企业的需求,表现为企业对“稳定”的需求、对“发展”的需求和对“机会”的需求。其中,企业对“机会”的需求可以通过共享信息和关系来积攒社会资源,为企业以后可能形成的合作提供机会,继而转变为企业网络结构嵌入的偶发性动机。企业网络结构嵌入的偶发性动机主要表现为企业在目前所处的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和声誉。偶发性动机不仅可以使企业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潜在合作伙伴,还能够在企业具有目的性动机时,为企业提供网络结构嵌入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机会并不见得就少了,只是机会开始较真儿,你有真本领,机会找到你门上,你也不认识。一位企业经营风险观察家说“能够产生经理人的有三类企业,一是投资银行业,二是互联网企业,三是民营企业。”究其原因:“经理人与企业风险级数相符,风险越大的企业,产生经理人的机会也就越大:投资银行业、互联网企业能够在发达国家发酵、成熟,是因为充分的市场经济制度具有有效互动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职业经理人制度上的安排经理人;相对于  相似文献   

8.
不景气绝对是一次机会美国科特勒集团米尔顿·科特勒对中国来说,全球经济不景气绝对是一次营销机会。因为发达地区市场需要具有新价值的品牌。而通过价值来塑品牌意味着“付出较少,得到更多”和“同样产品,花费更少”。你可以通过收购在发达市场上陷入困境的国外品牌,来导入中国品牌,获得发达市场的渠道,而让它不必听起来很中  相似文献   

9.
叶芃  梁伯强 《经理人》2007,(7):112-113
老板与高级经理人,往往在刚刚碰面时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老板承诺利益,经理人也对自己要实现的目标踌躇满志。但接受老板高薪聘请真正进入企业后,双方却发现实现目标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这也是为什么经过短暂“蜜月”就黯然“分手”的案例在中国企业界屡见不鲜。如果我所聘请的经理人没有实现自己承诺的目标,一般情况下,我会给他机会继续合作。给经理人机会,其实也是在给企业赢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坏事的蔓延     
天下坏事的造成,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恶人做坏事”;另一个是“好人容忍、坐视、甚至默许恶人做坏事”。结果呢?有能力或可能有能力的好人,在有机会或  相似文献   

11.
企业教育:不可荒废的大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各企业都费尽心机。而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已经不单纯考虑待遇的多少,还要综合考虑个人的职业规划和成长。现在,企业内部都流行这样的话: “给员工发福利不如给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员工不仅渴望得到好的待遇,更渴望得到成长和提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职业经理人总体生存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薪酬让人遮遮掩掩,但对中国职业经理人总体生存状况,经理人们则是一吐为快。总体生存状况涉及的面当然很多,本次调查主要着重于“工作环境”、“团队合作”、“获得荣誉/成就和满足感”、“晋升机会”、“对企业的认同”、“被领导的认同”“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自身能力提高”、“培训”、“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工作挑战  相似文献   

13.
我曾经问一位年轻职员:“最近是不是在用功学习呀?”他回答说:“工作太忙了,哪有时间啊?”这个年轻人——当然不仅仅是他,一般人也都认为,只有读书才算是“用功学习”。但我要指出的是,每天的工作就是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黄前进 《经理人》2004,(4):87-89
“将婚礼通知公司,并发请帖给同事,是把自己营销出去和融洽人际关系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15.
现代的领导管理方式已逐渐从“野牛派”走向“雁行派”,其基本精神在于人人都有机会当领导,而且是通过实践得到经验的传承方式,使领导更有序,管理更有方。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海外并购?从战略价值上看,就是想一改“产品优质,但品牌价值低下”的状态,通过并购,实现品牌价值飞跃。这种战略没有错,但问题是,看似有很多海外并购的机会,但真正优质的并购对象的机会不多,中国企业之间的海外并购战,经常要“窝里斗”,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国家究竟要不要干预?  相似文献   

17.
快鱼吃慢鱼     
“快鱼吃慢鱼”是思科 CEO 钱伯斯的名言,他认为“在 Internet 经济下,大公司不一定打败小公司,但是快的一定会打败慢的。Internet 与工业革命的不同点之一是,你不必占有大量资金,哪里有机会,资本就很快会在哪里重新组合。速度会转换为市场份额、利润率和经验”。所以,也可以说是对市场反应速度快的公司将吃掉对此反应迟钝的公司。“快鱼吃慢鱼”强调了对市场机会和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但决不是追求盲目扩张和仓促出击,正相反,真正的快鱼追求的不仅是快,更是“准”,因为只有准确的把握住市场的脉搏,了解未来技术或服务的方向后,快速出击进行收购才是必要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几乎所有被揭露的贪污腐败分子都会瞅准机会,痛心疾首地深挖自己的犯罪根源,说自己是受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和腐蚀才腐化堕落的。此举除了捞个“态度好”之外,总算又借机打了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人民享有接受教育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肓。”这就给教育工作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下面结合本人工作实际,谈一下对高中教育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左秦 《经理人》2021,(3):42-46
曾经“不走寻常路”的美邦服饰,正在日益陷入泥沼。尽管,创始人周成建勃然醒悟,强调“裁缝”回归,以及思考如何提高“做衣服的能力”“卖衣服的能力”,但是,A股资本市场留给美邦服饰的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能否抓住命运的最后机会,只有美邦服饰自己才是问题的答案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