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讯     
●据成都市就业局统计,截止2004年末,全市社区从业人员达8.6万余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8万余人,增长79.85%;其中全年社区新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4万余人,同比增加1.2万余人,增长37.89%;社区就业实体由上年的3466个发展到4051个,增加585个。本刊通讯员●巴中市劳动保障局根据当前职业教育培训发展态势,积极致力于创立“城镇联农村、职教联普教”的新型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最近将原南江县正直中学打造成巴中市首家乡镇劳务培训就业基地“南江正直劳务培训就业中心”。该中心主要面向正直片区及周边地区下岗失业人员及农民工,开展机械、机电、计算机、电子、家政、服装设计定制等技术(工种)初、中级培训。培训合格学员经考试和等级鉴定,颁发《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该中心通过本地劳动力市场、省外大中型企业等就业渠道组织实施订单培训的方法走规模化持续发展之路。目前,首批60名培训合格学员已顺利毕业,本地实现就业13名,输送30名学员到广州、深圳、宁波等地转移就业。徐正●安岳县社保局为强力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及时研究制定了社区管理奖励办法,年终根据各社区工作量大小和任务完成情况分别补...  相似文献   

2.
大英县地处川中丘陵地带,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工业基础薄弱.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十分繁重。大英县劳动保障局按照“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市场拉动.宣传发动,培训带动,有序流动”的工作思路,2007年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650人.培训农民工2.1万人,品牌工程培训2960人,获证人数1.55万人.年劳务收入9.35亿元,全县人均劳务增收202元,劳务产业已成为农民稳定增收致富的主渠道和支柱产业,并形成了“培训——就业——保障”一体化的劳务派遣模式。  相似文献   

3.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将该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近年来,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的背景下.劳务派遣在我省发展很快.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的迅速发展,在增加用工单位用工灵活性、降低人工成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宜宾市翠屏区总人口78.3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7.8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全市劳务开发、劳务输出重点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服务农村、服务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工作的重点.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破口.全面加强领导.不断创新思路.牢同树立城乡统筹就业、劳务开发产业化的理念.基本形成了“培训、输出、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步伐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新局面。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贯彻落实"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要求,巴中市巴州区就业局对辖区内的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围绕"创业者需求"的主题,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电话随访等形式进行了调研。返乡创业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巴州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23万人,年劳务收入约26  相似文献   

6.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5,(12):I0001-I0001
宜宾市职业介绍中心自1999年2月正式开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劳动保障厅、省就业局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在市劳动保障局的领导和市就业局的管理下,先后投资900万元,用于职介中心的场地、设施、信息网络建设,开办了江北分市场.与云南水富县人事劳动保障局合作联办了水富县人才劳动力市场。目前,中心已发展为拥有交流场地2000多平方米,窗口30多个,  相似文献   

7.
宜宾市翠屏区总人口78.3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7.8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全市劳务开发、劳务输出重点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苍溪县就业训练中心以“突出培训促就业”为目标。以创新工作机制为手段。始终坚持“重基层、建基地、抓订单”的培训模式,加大培训力度.为缓解全县就业再就业压力,引导和帮助城乡贫困人口致富奔小康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以来。中心每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5000人以上,通过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75%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率达80%。中心相继被省劳动保障厅命名为“再就业培训基地”,被广元市政府命名为“劳务开发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9.
洪雅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该县把农村劳务开发作为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2004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多人,实现劳务收入2.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980元。劳务开发已成为洪雅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劳务经济已成为洪雅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洪雅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从简单的向外输出务工人员到着力提高转移质量和组织化程度,再到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培训——转移——服务”的发展模式。——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全面增强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洪雅县劳动保障部门重视发挥职业学校的主阵地作用,试行“一校两制”,既是职业技术学校,又是劳务开发公司,并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以职介机构和乡镇农技校为辅,以村社培训为补充,目前全县已建立劳务开发培训基地13个,近年来培训各类实用人才2.2万多人。按照企业用人需求开展“量身订做”订单式技能培训,先后与30多家劳务合作单位签约,涉及石化、铁路、服务、缝纫等各种行业,共安置就业3万多人。截止目前,全县已有1万余名农民工通过培训取得了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以健全市场就业机制为中心,积极依托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健全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强化就业岗位开发,切实把援助再就业困难群体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促进了全市再就业工作,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去年,全市提供就业岗位4万多个,安置城镇劳动力就业1.4万人,其中就业困难群体5千多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3万人(免费培训1.5万人),培训后有2万多人实现了再就业,办理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人数达3.4万人,其中免费为失业人员办理劳动保障事务代理2.5万人.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绵阳市坚持“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以民生保稳定”的工作思路,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以“六大培训”工程为抓手,增强了职业培训针对性,提高了技能就业稳定率。2009年.全市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9.2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2.24%,比上年增长4%;实现劳务收入80.28亿元.比上年增长9.27%,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997元。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开春以来,苍溪县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把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和对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专题部署、专项培训、全面调查、规范登记。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农村劳动力已登记入库340642万人,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强化培训苍溪县于今年1月召开了39个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人员和县城15个社区的劳动保障协理员会议,安排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南充阆中市就业局认真落实各项决策部署,主动加强与浙江省台州市对接沟通,以抓好机制建设为切入点,采取强化组织劳务输出、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深化劳务协作内涵等多项惠民措施,高质量推进稳岗就业工作,为巩固阆中市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全市转移劳动力就业23.5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37万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按照全省的统一安排,德阳市组织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对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进行全面摸底,对实现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逐一进行实名登记,并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人员动态管理数据库。精心组织调查统计确保数据全面准确德阳市结合实际,将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情况一并纳入调查统计范围,对全市16—60岁劳动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全面走访调查,并按照年龄结构、知识及技能  相似文献   

15.
资讯     
●近年来,南充市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就业服务手段,强化了社区促进就业的工作职能,推动全市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在落实再就业政策、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组织实施劳务派遣和扶持困难群体就业等方面发挥作用。各县(市)区劳动就业部门和街道、社区,以实现辖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和再就业为目标,成功创建了30个“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最近,南充召开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暨“充分就业示范区”命名会,全市9个县(市)区的30个社区被命名为“充分就业示范区”,并分别获得了5000至1万元的奖…  相似文献   

16.
绵竹市有21个镇乡,总人口51.2万,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5万人。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输出13.8万人,其中由劳动保障部门开展的有组织的劳务输出2.5万人。2006年以来,绵竹市坚持“以输出带培训,以培训促输出”,共培训农民工6.3万人次,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8万人次,引导性培训2.66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8400余人次,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1100余人。全市实现劳务总收入8.9亿元,农民人均纯劳务收入超过1500元。绵竹市被授予“四川省劳务开发基地县”称号,市劳动保障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劳务开发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7.
日前,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吉林省统计局共同组织开展了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基本摸清了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人员结构以及劳务经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省、市、县、乡四级建立了数据库,对劳动力资源实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完善再就业政策,遂宁市从本地实情出发,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再就业配套文件,细化了再就业培训、职介、岗位、社保等专项资金补贴的规定,把专项资金用在了最急需、最关键的“刀刃”上。该市首先从健全再就业服务体系抓起,加强基层劳动就业平台建设,在街道、社区及重点乡镇成立了劳动保障所、劳动保障站,配备了专兼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为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畅通就业信息渠道,该市投入500余万元建设劳动力市场,为求职人员提供可信、高效、快捷的就业服务。由于实行目标管理和考核,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了以人为本、市场主导、政府援助和自主创业的再就业工作格局。遂宁市明确由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负责再就业培训的政策制定与监督管理,财政部门负责资金审核拨付工作,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培训的具体管理事务,从而形成了下岗失业人员参训、培训机构施训、劳动保障部门监督、财政部门审核拨款、政府收购培训成果的良性互动机制。2004年,全市共拨付职介补贴98.49万元,帮助7589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职介补贴的办法和标准是,由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介服务的职介机构提出申请,按月将相关材料报劳动保障部门、解困办、就业经办机构审核、财政部门审定后,...  相似文献   

19.
社区平台建设是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之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后,各地按照“六个到位”、“三个衔接”的要求,切实抓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最近南充市就业局组织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通过一年多的运行,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功能作用已初步显现。———摸清了城乡劳动力资源情况。各劳动保障所成立后,普遍对辖区的城乡劳动力资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基本上掌握了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分布、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状况、就业愿望等情况,到了数字准,情况明,为分类指…  相似文献   

20.
巴蜀短波     
成都推进城乡就业统筹 今年以来。成都市把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开发和就业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列入年度目标任务考评的重要内容狠抓落实。通过1至6月的努力,全市农村劳务输出转移规模60.6万人、劳务收入23.17亿元、实用技术培训25.36万人、劳动技能培训18.24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7.33%、60.82%、61%、60.8%。最近,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