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从思想变化考察杨维桢生平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维桢是元代中后期的诗文大家之一,铁崖诗派领袖,其诗歌创作不仅改变了元代后期诗风,而且对明初诗坛产生了较大影响。根据其主导思想的变化,将其一生以六十四岁左右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儒家经世致用、关注民生的思想,汲汲于拯时济世,卓有政绩;后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懒问世事,每日只是纵情山水风月,言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儒家的价值规范,表现出离经叛道的个性精神和异端倾向。  相似文献   

2.
杨维桢是元中后期最有影响的诗文大家之一,以诗名世,在诗歌创作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其创作思想深受儒家诗学观的影响,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同时又强调诗歌本于情性,把诗歌的社会功用和审美功用统一起来,使其诗歌既具有扶风立教的社会作用,又具有情感激荡、奇崛瑰丽的审美功能。主张摆脱体裁格律的束缚,强调自我之个性,他以复古为手段,在诗歌领域倡导古乐府,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都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3.
杜甫与佛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昌武 《东方论坛》2005,(4):42-46,119
在学界,人们普遍认为杜甫在诗歌创作中是贯彻儒家"诗教"的典型,而忽视了他在创作中多方面地受到佛教滋养的实际,即使有人注意到佛教对其创作的影响,但也未展开专门而具体的研究.杜甫一生与佛教特别是禅宗有很深的交涉,其给杜甫的思想和创作增添的新鲜内容,给他的艺术思维方式和美学趣味带来的重要影响.佛教思想不仅成为他儒家用世之道的补充,也成为他困顿时的安慰.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历来重视宣传舆论工作.他从求学至上山前宣传舆论的思想与实践,是他一生的宣传舆论思想与实践的历史长河的源头和起点,亦是他同期整个思想与实践的一部分。本文以他从求学至上山前宣传舆论的思想与实践为对像,运用纵横联系的方法,予以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葛洪生于名门世家,虽青少年时家道中落,仍发愤读儒家经典,以继承家风、做一个正直人士为愿望。然西晋王朝内部争斗不断,仕途险恶,其青年时的入世思想渐去渐淡,不与权豪世俗之人往来,撰《良吏传》、《隐逸传》,希望士人正气不至毁堕不传;撰《抱朴子外篇》以正世风;又两次筛选、缩编医书以济贫救急。其慕巢、许而决不出身,所尊崇的儒家思想非思孟一派而是荀况一派,所接受的道家思想非老庄而是黄老。其四十岁以前以儒家为主,后期以道家为主,又转入道教的理论营构与养炼术的探索,思想转变的原因是:时值乱世,单纯的儒家理论已无法使人心理平衡和行为守正。他一生的作为与探索,都表明了他在乱世中对社会道德与公众责任心的坚守。  相似文献   

6.
苏轼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文、书法、绘画都卓有成就,并具有独特的风格。形成其独特风格的原因很多,本文仅就其思想的发展过程对其词的影响作一些探讨。苏轼的一生可分为三个时期:“乌台诗案”以前为早期,“乌台诗案”至被贬海南为中期,其后为晚期。其思想的基本特点是以儒家为主的“三教合一”,而儒、释、道三者在他一生的三个时期所占比重各不相同,因而呈现出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但是这三者在他身上始终处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许多政治主张的创造者和开拓者,他有其自成体系的治国方略并且一生都在推行。他创立的以“仁、礼、德”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被后世所信奉和推崇。通过解读《论语》来对孔子政治思想进行宏观的把握与微观的分析,得出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为人以仁”“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诗经》开创了立足于人生与现实的"风雅"传统,以及讽喻时政的"比兴"传统,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杜甫一生奉儒守法,在诗歌创作上倡导"风雅"传统反映社会现实及民生疾苦,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杜甫身处盛唐和中唐转折时期,盛唐时期的狂飙突进之风以及中唐的日趋衰飒之气,在其诗歌中都打下极深的烙印,诗继风雅的"诗史"风格以及力主发兴吟咏、诗兴通"神"的诗歌理念,则反映出创作上注重创新性,这都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探讨了辛弃疾作品中的儒、道、释三种思想倾向。认为诗人早期追求“真儒”事业,后期则主张以“至诚”参天地,否定儒家的功名思想。对道、释思想则表现为弃其神仙、虚妄之谈,崇尚的是:“齐万物”“无我”和“随缘”的人生观。在此似乎相互矛盾的思想基础上,形成了诗人的以“至诚”“任真”为主的人格特征。正是以这种品性使辛弃疾创造了他的辉煌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苏轼思想以元丰二年为界,前期的主导倾向是儒家思想,后期的主导倾向是佛老思想。佛老思想中的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儒家安民思想的结合,构成了他后期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情真意挚 平易深切——浅谈庾信的赠别寄远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周诗人庾信,一生坎坷。羁旅北国时期,他承受着内心深处极大的郁闷和愁苦。此情发而为诗,使他的创作达到了新的境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有不少赠别寄远诗,它们皆为后期所作,又多为五言四句的短章,情真意挚,平易深切,在浓重的“乡关之思”中包含着深沉的人生感慨,体现出其创作艺术的最高成就,是其诗作中之最为“老成”者。  相似文献   

12.
著名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虽然是一个积极入世的读书人,他的思想主流归于儒家,但由于种种复杂的社会、家庭和个人原因,他又一生好佛,在其言行创作中时时流露出佛心禅意。儒家的入世思想和佛教的出世思想在他身上奇妙地融为一体,两种思想对他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在他的散文创作中也随处可见。文章从他最为著名的游记散文《永州八记》入手来考察他内心深处的佛心禅意。  相似文献   

13.
张九龄与王维的关系是唐代文学研究中的热点 ,人们大多认为王维思想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一般表现为积极入世 ,后期则表现为消极避世 ,而王维思想转折是由张九龄罢相引起的。本文认为 ,张九龄任用王维并不是由于他们的政治主张相近 ,而是由于他们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相似 ,因而张九龄罢相并没有改变王维的政治命运。文章通过分析王维前后期的政治生活和诗歌创作 ,认为王维的思想并没有一个明显的转折 ,他一生所追求的是一种儒佛合一的生存境界 ,前期如此 ,后期也是如此。王维的亦官亦隐 ,是他等同色空的佛教哲学的政治实践 ,因而 ,他前期的思想并非完全的积极 ,而其后期的思想也非真正的消极  相似文献   

14.
刘长卿与佛教关系密切,佛教思想贯穿其一生,随着他仕途的坎坷而不断加深,对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杨维桢的籍贯,明清以来,说法不一。通过对诸暨的归属沿革、杨氏的世系和杨维桢出生地的故迹的考察,说明杨维桢的籍贯为诸暨是最确切的。杨维桢还有数十个奇奇怪怪的别号,反映了其在元末明初社会动荡剧变时期的处境、志趣及思想观念的变异、矛盾。  相似文献   

16.
南宋著名宰相周必大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与佛禅结缘有着时代、地域、个人经历等三方面的因素,他对佛教既"近"又"远"的态度使他合理接受佛学思想的同时又保持儒家进取心.佛教启迪了周必大的世界观、人生观,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周必大运用禅宗的般若空观思想来帮助自己解决世间烦恼,求得心之安宁.同时,禅宗思想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技巧,使他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喜用佛禅语、通俗语入诗,善用与佛禅有关的典故和意象来传达诗情.  相似文献   

17.
冯雪峰一生由其革命生涯贯穿起来,而诗歌似乎只是他在革命时期、革命间歇期灵光乍现的偶发"习作"而已。但仔细分析,冯雪峰从事诗歌创作活动的时期,都是他生命最为关键的阶段,无论是最美好的青春岁月,还是最困顿的铁窗生涯,都有诗歌创作活动相伴随。鉴于对冯雪峰"湖畔"时期诗歌的研究成果已很多,本文将对其狱中诗集《灵山歌》的特点集中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8.
《说诗晬语》作为清代诗论体系建构中的鼎力之作,内中充分体现了沈德潜对于诗歌本体功能的认知与恢复,以及诗歌创作经验的秉承和创新方面的独到见解。沈德潜提倡主情的儒家诗教观和主"格调"的诗歌创作观,以此来恢复当时日渐衰落的诗歌正统。他在诗歌创作的体裁与声调等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通变思想,尤其是注重"活法"的思想,为当时僵化的诗坛创作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这也正是沈德潜诗学思想的价值及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活跃,广泛流行,但仍以儒家为当时社会生活中唯一正统的学派。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代,自然受其社会影响。他既奉行孔子标举的“名教”观念,又追求老庄崇尚的“自然”意识,在他的思想范畴里,时而儒道相糅,他不信佛,故其思想核心,仍是孔子学说。陶渊明一生,饱经社会政治的重大变化和统治阶级之间权力消长的频繁更迭,他的思想也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加深,逐渐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一般说来,他从家居、出仕及至归田之前,以服膺孔子思想为主;从归田至终老,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一生的行事都贯穿着功利主义思想,他的这种功利主义思想来源于对时世的忧患,受到儒家主变因素的影响,传袭和继承了经世致用学说,以有利于清政府的统治作为最高宗旨,将义和利结合起来,是儒家知识分子对“大利”追求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