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一项复杂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立法、执法、司法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其中,执法是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根本和关键,行政执法在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针对行政执法在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中存在的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程序违法等主要问题,要加强执法人员的社会性别意识,完善立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登记制度中存在着立法形式分散 ,内容交叉 ,过度重视安全 ,忽视效率及对设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力等弊端。要完善我国商业登记制度 ,就须制定统一的商业登记法 ,重塑立法价值取向 ,并注重保护设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的确立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多数国家和地区立法中确立了准正和认领制度。我国也应借鉴各国或地区的经验,在民法立法中确立适合中国实际的认领制度和准正制度,使非婚生子女取得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从而有效地保障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兼职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非典型用工模式,而我国现行立法对兼职劳动的立场比较暧昧,兼职在促进灵活就业同时,由于其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制,也给劳资双方带来了有关兼职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专利权、商业秘密、竞业禁止等法律风险。为了扬长避短,我国应不断完善兼职劳动关系的相关立法,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也应采取措施防范兼职的法律风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民族立法听证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我国民族立法领域中尚未建立听证制度,建立民族立法听证制度可以提高民族立法的质量,促进民族立法工作的规范化、民主化和科学化,同时可以增强各族群众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充分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政治上的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已半年多了,这一部受到亿万劳动者关注的法律,第一次开宗明义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立法宗旨确定在法律中,同时规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本文就《劳动法》关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规定,工会组织如何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对见义勇为立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的社会实践中 ,一方面存在着大量的见义勇为者 ,另一方面又有一些见义勇为者为保护其合法权益而寻找不到恰当的法律武器。针对该情况 ,本文通过四个方面论证了我国亟需进行统一的见义勇为立法 :当前对见义勇为立法的匮乏 ;统一见义勇为立法的必要性 ;统一见义勇为立法的可行性 ;未来《见义勇为公民权益保障法》的框架及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控股股东滥用权利,实施侵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行为,导致中小股东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今后公司立法和司法实践应进一步完善保护中小股东诉权的法律机制,制衡控股股东滥用权利的行为,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任伊珊  崔析宗 《兰州学刊》2007,(7):104-105,60
由于立法的不明确,父母对非婚生子女的养育义务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在现实生活中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与此相关的纠纷在不断增多,这已影响了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健全和完善相关立法的重要意义就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美、德两国住房租赁法均是将保护承租人的合法权益作为其立法宗旨。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源于住房租赁自身的特性,即由住房租赁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在经济实力、市场地位、合同利益等方面明显的不对等性决定的。笔者认为,我国宜借鉴美、德两国立法例,将保护承租人的合法权益作为住房租赁法的立法宗旨,并以此为主线设计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涉外船员劳务派遣的市场鱼龙混杂,各类船员机构恶性竞争,法律关系错综复杂,管理混乱,涉外船员的合法利益无法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我国可以借鉴国际上有关涉外船员劳务派遣的成功立法经验,通过规范涉外船员劳务派遣相关合同并强制备案,提高船员服务机构的设立标准,明确船员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完善主管部门的监管机制,以维护涉外船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涉外船员劳务派遣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涉及到人的生物试验中,受试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例子屡见不鲜。为了使受试者合法权益免受侵害,必须研究受试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深层次原因。以受试者应享有的合法权益为切入点,结合受试者的现状,从伦理道德、法律规范、管理制度三方面对受试者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环境安全问题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大问题,并成为困扰中国企业迈向世界市场的制约因素。这当中环境污染转移是重要原因。因此预防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对污染转移,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必须关注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在消费领域的转移对消费者的损害与影响,以提出相关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清末商会对华洋商事纠纷的司法参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晓荣 《学术探索》2006,2(1):107-111
清末商会成立之后,即积极参预了对华洋商事纠纷的解决。它们或直接出面理处华洋商事纠纷,或通过在官府的要求下参加调解、为华洋商事诉讼案件的判决提供意见、代替商人申诉等途径,与官方系统形成有益的互动。商会解决华洋商事纠纷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利于纠纷的解决并保护华商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对刺激当时商界的立法自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未成年子女财产权益真正得到保护是在建国后才有的,目前对未成年子女财产权益的保护,已有了比较完善的法律规定,但具体在婚姻法及生活实践中,对我国未成年子女财产权益的保护仍显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婚姻家庭立法中未成年子女财产权益的保护制度加以完善,以改变当前立法对未成年子女财产权益保护不力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论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最大特点是劳动力的雇佣与使用的分离。劳务派遣发展,冲击传统用工方式,损害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对规范劳务派遣、保障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非婚生子女抚养纠纷反映了我国在非婚生子女抚养方面的立法不足与现实困境:立法原则不明确;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二元划分不科学;亲子关系确定规则缺失;公法制度的保障不力。为切实保障非婚生子女受抚养的权利,顺应"子本位亲子法"的发展趋势,我国亲子立法应确立子女最大利益原则,取消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的划分,建立统一的亲子关系确定制度,增设子女抚养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农民工劳动权益被侵害的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工资被拖欠、劳动条件恶劣等.而在其权利被侵害之后,维权道路的艰辛又使他们望而却步.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我国法治的不健全所导致.这提醒我们应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其法律上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传统刑事司法制度把对罪犯的刑事制裁视为社会正义的最终实现,同时强调对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以期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双重价值,但往往忽略了对刑事被害入的权益保护。在当前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民同等重要的理念下,刑事被害人的权益保护问题备受关注。恢复性司法作为传统刑事司法的有益补充,对保护被害人的权益有着积极影响,如何通过恢复性司法保护刑事被害人权益也已成为刑事司法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