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曹禺早期剧作的爱情描写多半是悲剧性的。若把他早期剧作当作一个整体的话,随着剧作家人生历程的沿革,特别是个人情感的变迁,我们可以把他描写的爱情分成三部:第一部是浪漫的“影子爱情”,第二部是爱情剥落后的访惶,第三部是无爱婚姻对真挚恋情的阻扼与胜利。一本来,钟情的少男少女就耽于幻想,总沉浸在梦幻般的憧憬之中,具有柏拉图式的内心冲动,拥有着成年人难以体验到的浪漫心境。而周冲的这种特性较一般同龄人更为明显,曹禺说,他简直就是“这烦躁多事的夏天里的一个春梦”①。这就使他的爱情必定打上梦幻烙印,属于“影子爱情… 相似文献
3.
4.
我们在各自的研究中,已愈来愈深切地感到,曹禺早期剧作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意念——“蛮性的遗留”。且看《雷雨·序》中的一段自白:“《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说是我‘蛮性的遗国’,我如原始的祖先们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睁大了惊奇的眼。”(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与“蛮性的遗留”语义相近的还有“原始的情绪”、“神秘的吸引’等等。而且,这些意念虽只是在论及《雷雨》时提出来的,可事实上,“蛮性”是贯穿在他早期的心态与剧作全过程的,不单单是《… 相似文献
5.
在曹禺的代表性剧作《雷雨》、《原野》、《北京人》中 ,作者流露出比较明显的野蛮情怀 ,这不仅体现为他对人类社会文明的理性批判、对人的狂放无忌的个性与旺盛的生命活力的由衷赞美 ,更重要的是它蕴涵着剧作家对改造国民性与重铸文明问题深沉的哲理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新文学史上,塑造寻求个性解放新女性艺术形象的作家,除了鲁迅、茅盾、丁玲外,就要算曹禺了。他塑造的蘩漪、陈白露、愫方等女性形象,以独具的艺术美而争妍于新文学园地。这些具有悲剧美的形象是通过她们对个性解放和美的追求与独特的社会环境形成的强烈矛盾冲突,内心的无比痛苦及感情波涛的起伏而塑造出来的。她们的灵魂经历了从人间到地狱的广阔世界的悲剧旅程。曹禺以具有悲剧美的女性形象而发展了我国的悲剧艺术,并将悲剧的文学剧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引用是重要的传统修辞手段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中,把引用叫作事类,他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意思是说,文章的事类是文章在达意抒情之外,援引事例来证明文义,引用古事以证明今义。他还提到“举人事以征义”和“引成辞以明理”的说法。前者是说,引用事例来证明所要说的意义,后者是说,引用现成话来说明道理。这就说明了引用什么(材料)和为什么而引用(目的或作用)的问题。刘勰关于引用的这些说法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抗战时期,生活在国统区的剧作家曹禺与陈白尘,为了民族的解放,在舞台阵地的疆场上纵横驰骋,使我们从他们的剧作中看到了他们那跳动的赤子之心,以及在殊途同归的美学追求道路上各自呈现的美学风貌。 抗战初期,陈白尘曾是最敏锐最骁勇的剧作家之一。他参与了中国第一部抗战戏剧《保卫芦沟桥》的集体创作,并以极高的热情在一年内一鼓作气创作了《芦沟桥之战》等三出话剧,一出改译剧和二个独幕剧,从正面表现了抗日军民的英雄气概,深刻揭露了敌伪的凶残腐败,有力配合了抗日宣传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戏剧艺术的“生命气息”──论曹禺早期剧作的艺术氛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戏剧氛围,是戏剧艺术的审美形式范畴,它包含着戏剧文学,舞台环境,戏剧情景与观众审美心理等多重戏剧因素。曹百戏剧的魔力,是与曹高戏剧艺术的独特氛围分不开的,对曹禹戏剧氛围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剧作家的审美追求。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透视剧作家对现代戏剧的民族化与现代化交融的探索。同时,也可启示我们从戏剧舞台环境、戏剧表演戏剧交流过程中观众的审美心理等方面人手,把曾高戏剧研究引向深入。田本相先生在《曹吕传》中说:“我以为,自他写《雷雨》以来,他的《日出*原野》都一直追求戏剧的神韵,味道,或者说…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近代戏剧之父”的亨利·易卜生,是曹禺较早接触其剧作,并深受其影响的外国剧作家之一。曹禺的剧作受易卜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启发和激励曹禺走上现实主义戏剧创作道路,并使他蜚声剧坛的,则是易卜生社会问题剧“创作场”所体现的积极、进取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1.
早期基督教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教与历史之关系而言,中国的三代与古代希腊、罗马本来各不相同;但不论前者的邦国,还是后者的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之神,这点又是相同的;可是在此之上,前者还有天或皇天上帝,后者则无,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在地上有最高的天下共主,而后者则无。杨共乐认为,敬重神灵,墨守礼仪,以敬神束缚民众,以礼仪统一思想,是罗马早期宗教具有的明显的目的性;敬仰民族神明,宽容外邦神灵,又使罗马的宗教传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早期罗马的宗教传统是多神崇拜但有秩序,宽容外神但有原则,主要表现在新的外神从未渗透到罗马旧有宗教的核心,后者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刘林海指出,基督教最初并非罗马的唯一选择,其优势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罗马传统宗教自我更新的失败则把基督教推向了国教的地位。蒋重跃对《新约》的道德金规则与《论语》的忠恕思想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都主张博爱。但《新约》的金规则只有肯定式的表达,因为基督教的博爱来自上帝,上帝是无限的,上帝的爱也要无限地向外推出去;《论语》的忠恕思想则既有肯定式,也有否定式的表达,由于儒家的博爱来自人自身,人是有限的,所以人类之爱既可向外推出去,又要向内加以限制。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异。王献华在分析雅各布森的相关作品的基础上认为,对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的研究和对早期两河流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合二为一的学术进程;在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研究中,神灵史的路径可以认为是下一阶段的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九四○年,万木萧瑟的深秋,在四川江安靠近城墙的一幢旧宅子里,年仅三十岁的曹禺满怀对旧社会的深恶痛绝,挥笔写下了三幕剧《北京人》。据说,曹禺认为《日出》是他一生中比较满意的一个剧作;实际上,《雷雨》的 相似文献
13.
简论田汉早期剧作的主题韩素玲评论界一般认为,田汉的早期(20年代)剧作的基调是感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感伤的剧作基调颇遭非议,作者本人对此也曾做过"自我批判"。这里我们也不否认其剧作中具有感伤的基调,但我们认为,在田汉的早期剧作中除了表现感伤...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戏剧并不像西方有的学者所说是基督教戏剧,它所体现的是人的主体力量与自由意志。但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确又具有基督教意识,我们无视它也是不客观的。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基督教意识具体体现为对原罪和上帝意志一定程度的认可,对基督教伦理规范的强调,对超验——超越现世存在意义的宽恕、仁慈、博爱等人道主义精神的肯定,以及主体精神与基督教信仰的冲突与对峙。 相似文献
15.
别尔嘉耶夫论新基督教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俄罗斯民族于988年从拜占庭帝国引进了东正教,这时的基督教世界已经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1054年,天主教和东正教之间正式分裂,俄罗斯属于东正教世界。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士耳其人灭亡,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莫斯科成了继罗马和拜占庭(第二罗马)后的“第三罗马”,因为俄罗斯人以为,莫斯科不仅是东正教的中心,而且是基督教的中心。从988年到拜占庭灭亡,俄罗斯东正教无论是体制上,还是思想意识上,一直受君士坦丁堡教会的控制。15世纪下半叶,俄罗斯人的宗教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但在这里并没有产… 相似文献
16.
太平天国革命始终是在宗教外衣下进行活动的。它的宗教外衣,在中国方面,一般称作“拜上帝会”:①在西方则被看作是所谓的“太平基督教。”②不管叫作“拜上帝会”也好,叫作“太平基督救”也好,它的教义基本上是属于“早期基督教”或“原始基督教”一派的。这个问题既涉及到 相似文献
17.
田汉的早期剧作与新浪漫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锋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2(4):57-60,67
在中国20年代的戏剧舞台上,田汉有其同仁们发起了一场“艺术戏剧运动”,他们在社会政治功能的挤压中,执著地表面戏剧的生命象征意识。本文立足于田汉20年代早期剧作,以新浪漫主义为理论视点,重在挖掘其剧作内在的精神实质,即:同时具有物欲冲动和精神追求二重结构的本体的人,如何在这两种因素的碰撞与交锋中,体味灵的觉醒,把握宇宙的意志。 相似文献
18.
田汉早期有一部鲜为人知的剧作《灵光》。《戏剧艺术》1979年第三期发表的《田汉剧作年表》,注该剧为“失传”。笔者前不久在1921年1月出版的《太平洋》杂志2卷9期上读到,现作一简介。 《灵光》是田汉继“处女作”《环珴璘与蔷薇》的第二部剧作,1920年10月18日午前10时作完于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早期海德格尔的原初基督教思想的探讨,我们可以阐明他所谓的本真存在状态究竟是什么样的,可以解释他为什么一再地强调自己的神学起源,并进一步廓清他的思想来源.本文试图通过这种研究来深化对早期海德格尔思想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冰心十四岁时进入北京贝满教会女子中学读书,四年后就读的北京协和女子大学.以及后来协和并入的燕京大学,也都是教会学校,她在"五四"新文坛上脱颖而出的时候正是燕京大学学生。冰心与众多以"新文学家"的眼光去看取基督教文化的作家不同,她是在多年教会学校熏陶之后,再吸纳"四五"新思潮、建立自己的文学观并从事文学创作的。在她1926年一度中断创作之前,基督教思想观念对她的文学观、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内容和方式,均有明显而深刻的影响。冰心对文学艺术有一种宗教式的虔诚与真挚。散文(画——诗》记录的是她1920年一次补考(圣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