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雄伟峭丽的阴山山脉,象一座天然的屏壁横亘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古往今来,有无数狩猎、畜牧族部落和民族在这里交替出现过,并创造过在当时世界上堪称先进的猎牧业文明。然而,由于资料缺乏,人们对于猎牧民历史的认识一直是比较模糊的。近几年来,由于大批狩猎岩画的发现,为我们探索阴山古代的狩猎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拟通过阴山狩猎岩画、细石器遗存和文献记载,对古代阴山狩猎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从阴山岩画看“草原文化”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山岩画内容极为丰富,时间跨度久远,最古老的岩画可追溯到原始时代,其后有匈奴时期的,有突厥时期的,也有党项、蒙古族岩画,乃至近代的制作,可谓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的历史长卷。近年来,为世人瞩目的“草原文化”,即是围绕阴山山脉及周边的草原形成的。草原文化有漫长的历史过程和多方面的构因,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的阴山岩画,尽管带有意义的暗昧性,但毕竟是体现着文化形态的宝贵材料。因而从阴山岩画探究“草原文化”的建构,应该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必要的角度。作为文化建构,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如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露…  相似文献   

3.
岩画遍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是岩画丰富的国家之一,它是古代人类用颜料绘画或用工具敲凿在岩石上的图画。岩画以生动、形象的图像,记录了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的漫长历程。十一年前,我是考古队伍中一个杂家,而后才走上治岩画学的道路。现在谈谈我走过的治学道路,以期得到诸位的指教。 尽管我对美术是门外汉,然而我的工作却与美术史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七十年代,我曾写成并出版过《和林格尔汉墓壁画》,而后,便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岩画的考察和研究工作上。首先是1976至1980年多次深入到内蒙古阴山山脉狼山地区考察阴山岩画,总计行程达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内蒙古中部阴山山脉西端的狼山地区发现了大批岩画,其分布范围之大,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涉猎问题之广,在我国还属罕见。岩画发现后,立即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极大兴趣。毫无疑问,这些岩画对探索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生活习俗、意识形态等方面,提供了珍贵而形象的资料。 阴山岩画发现后,盖山林同志发表了不少文章。仅从已经发表的文章和所刊登的一百多幅岩画摹本的内容来看,我觉得有一些论断,是值得商榷的。我不惴冒昧,仅对被作者称之为“天神象”的岩画,就其题材内容和断代,略陈拙见。望诸识者不吝指正。 阴山岩画中有不少被发现者称为“天神象”或“神灵圣象”的,据不完全统计,这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桌子山岩画文化内涵考论周延良一、引论内蒙古阴山山脉有分布面很广的古代岩画,乌海市桌子山的岩画群即是阴山岩画的一个分布区域。桌子山岩画,大致可以肯定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参照乌海市印制的《桌子山岩画》的介绍文字)。就桌子山岩画的文化形态看,它是...  相似文献   

6.
贺兰山岩画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贺兰山岩画是我国岩画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从历史文化的视角来观照和审视贺兰山岩画的产生及其历史的演进过程 ,贺兰山的得名源于早期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的自然地理环境 ,是贺兰山岩画生成的史地背景。贺兰山岩画是远古以来生存在这一地区的各个时期少数民族艺术家创造的 ,是多元文化的历史积淀。贺兰山岩画早期开凿在旧石器晚期 ,主要在新石器时代。整个岩画点相对比较集中 ,风格注重写实 ,细节突出 ,介于艺术与非艺术之间 ,线条高度简化、符号化和原形化 ,是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是后人研究游牧民族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活化石。贺兰山岩画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人类早期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美轮美奂的岩石画卷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阴山学刊》2000年首期封面设计,背景图案为阴山岩画。阴山岩画是现知我国最大的岩画宝库,在世界岩画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地理位置,东起包头市固阳县,西至内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左旗,分布于整个的阴山山脉中。据专家考证,阴山岩画群的总数在一万幅以上。其内容涉及狩猎、战争、游牧、祭祀、行军、居住、舞蹈等场景;描绘的动物有虎、狼、鹿、熊、牛、马、羊等四十余种;还有太阳神、天神等各种神祗的形象;另有面具、手印、兽面,多种生活用品的印记等。从总体上反映了古代游牧民族对宇宙和自然界的认识。其时间,上起数万年前的旧…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笔者在阴山山脉狼山地区发现了成千上万幅古代游牧人的石岩画,其中不少画面强烈表现出狼山地区原始居民的美学观念、世界观和精神世界。这些画面,与我国古典名著《山海经》记载的人类野蛮时代和开化时代的情况是非常相象的。《山海经》中的部分内容,可以作为解释阴山岩画的一把钥匙,而一些岩画可说是对《山海经》的图解,两者进行对比研究,不仅对正确地判断部分岩画的时代和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有巨大意义,同时对剖析长久争论不休的《山海经》的思想内容和解决其成书时代有很大帮助。本文拟通过岩画的题材内容与《山海经》的有关记载逐一对比的方法,来探索部分岩画的时代和内容,并力图揭示凿刻这些岩画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9.
岩画在我国北方分布尤广,从黑龙江到内蒙古,到青海、甘肃、新疆,都光后发现过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的岩画。在内蒙古境内就有兴安岭岩画、阿拉善岩画和阴山岩画。其中阴山岩画绵延二万一千多平方公里,内富丰富、数量浩瀚,恢宏的创造更为世人瞩目。这些岩画,无疑是北方文化的一份极其重要的遗产。这些岩画创作的年代,无论是野蛮时代或较近的时期,在我们看来都已经很遥远了。遥远的历史潮水般将一切湮没了,但岩画作者留在岩石上的动人图画、却仍在诉说着曾经使他们生命激活的情境。今天,我们默默审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用心倾听,还是会听到北方的祖先内心的声音的。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与宁夏岩画生殖巫术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岩画图像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记录了远古人类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等各方面的历史情况。迄今,岩画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岩画学。据考察材料所知,目前中国已发现的岩画“东起大海之滨,西达昆仑山口,北至大兴安岭,南到左江沿岸都发现了岩画”。这些岩画大部分发现在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或古代少数民族聚居区,它与当地古代先民有一定的关系。综观这些岩画的刻凿(敲击)、彩绘、  相似文献   

11.
岩画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史的重要一站。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为我们认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所创造的草原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原始资料。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了岩画作者们的生产生活、原始信仰、风俗习惯、艺术审美观念以及那个时代的自然景观,是当时社会历史的忠实记录。贺兰山岩画与阴山岩画、阿尔泰山岩道,以及分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北亚地区的岩画和苏联境内中亚地区的岩画所表现出的诸多一致性,更清楚地表明,整个北部草原地区的岩画,恰恰是分布在古代游牧民族从东到西的草原交通线上;在我国境内的贺兰山岩画和阴山岩画,又几乎是与长城并行分布在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南北交往的文化会聚线上。贺兰山岩画的一些特征,表明它与匈奴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中一部分应产生于匈奴时代,为匈奴族所创造。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大兴安岭是鲜卑、室韦、契丹、蒙古等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发祥地。其实,从旧石器时代起,大兴安岭先民就创造了积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岩画就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自1974年和1975年在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发现了两处岩画遗存之后,近几年又有大量新的岩画被发现。迄今为止,已发现岩画点44处(黑龙江境内29处、内蒙古境内15处),单幅岩画3000多幅,基本为红色岩绘,内容极为丰富。大兴安岭岩画表现了大兴安岭地区及黑龙江流域远古先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早期文明形态和原始宗教内容,为研究东北古代民族的形成及文化的变迁提供  相似文献   

13.
张岩 《社会科学家》2002,17(2):63-65
本文着重就新疆岩画的分布、岩画类型进行了论述。强调了新疆岩画在中国岩画学中乃至世界岩画学的地位。特别就国际岩画学的组织活动及对中国岩画的独特价值做了概述.并进而阐明岩画开发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资源以用于新疆旅游发展的必然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一、岩画和长城考古成果据考古调查,我区共发现3万余幅岩画。可划分为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阿拉善岩画、赤峰及呼伦贝尔岩画。这些由古代北方游牧和狩猎民族用工具或矿物颜料刻画在山岩上的岩画,其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蒙元时期。据中国岩画研究...  相似文献   

15.
岩画是古代先民在岩石上绘制或刻划的图画。我国岩画根据分布的不同地域,可以划分为北方、西南、东南三个系统。北方系统主要有内蒙古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青海刚察岩画、甘肃黑山岩画和宁夏贺兰山岩画;西南系统主要有广西花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贵州开阳岩画;东南系统主要有江苏连云港岩画、福建仙字潭岩画。岩画的制作年代或可早到石器时代,或可晚至近代,不过其分布多在偏远于文明的地区,从其造型特征也可以看出,在文化形态上岩画是属于原始文化的。由于岩画制作时间上的巨大差距,(一些岩画的制作年代尚难确定)以及分布的相对分散和同地区岩画时间序列上的模糊性,我们很难依据目前发现的资料完整地揭示出岩画艺术发展历史的脉胳,本文只能在总体上对岩画的艺术特征作一些略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岩画为远古初民在深山岩壁或洞穴中遗留下的一种图像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原始文化遗存与唯一保持最初原生状态的史前文物艺术,也是人类学、文化学、宗教学、艺术学、文字学,乃至符号学研究中无比珍贵的原始资料中国已发现的岩画约十余万幅,是世界上岩画遗存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依其图像符式特征,可分为北、南、西三大系统。北部岩画的图像符式又可分为动物、狩猎、放牧及人面形四大类,其时代大多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北方地区岩画分布很广,从新疆始经过青海、甘肃、宁夏到内蒙古,以及黑龙江省,形成了延绵万里的北方岩画艺术长廊。北方岩画多以狩猎和游牧生活为主要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是北方民族生动的形象发展史,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艺术资料。 本文只想通过北方岩画与北方狩猎、游牧民族民俗文化的比较研究,来探索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共同性文化因素,达到对岩画艺术发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岩画是古代先民描绘或凿刻于山岩之上的图像和符号.阴山地区的岩画是中国古代北方狩猎民族创造的颇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内容、题材多种多样,其中对虎的刻画更具特点.在阴山虎岩画与中国北方草原鄂尔多斯青铜器中的虎纹饰牌的对比分析中,可以解决阴山虎岩画的断代问题.阴山虎岩画创作的意义与动机也是岩画研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是我国岩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继阴山岩画的发现之后①,笔者于1980——1983年,化费了四年的时间,在阴山之北乌兰察布草原及其以西地区,又发现了另一个大的岩画宝库②.据初步调查,这个草原画廊,有四十多个地点,发现有岩画万幅以上,仅被我们拓描下的就有千幅之多.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境内共有28处岩画,点多,题材内容丰富,但分布比较分散,多在崇山峻岭中。贵州岩画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部分岩画还有重要的经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