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子弟教育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父母进城打工,子女在家留守。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农民工子弟被许多学者称为留守儿童,这些农民工子弟一般都跟随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而接受教育则基本依靠本  相似文献   

2.
留守女童就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女性儿童。农村孩子挡不住父母进城的脚步,目前,全国农民工数量已达到1.45亿,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2000万人。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被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目前,教育部正在开展一项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多渠道寻找办法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危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中,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海 《西北人口》2008,29(5):107-110
少年儿童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农民工家庭由于亲子教育的缺失而对儿童人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农民工的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农村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15年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微观调查数据,在利用倾向得分倒数加权法纠正样本的选择性偏差以后发现:(1)新生代农民工过高的工作流动频率在一定程度上与其普遍的留守经历有关;(2)不同类型的留守形式和留守时间对工作流动的影响有所不同,完全留守、长期留守者表现出更高的工作流动性;(3)相同的留守行为对工作流动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农民工更易受到童年时期留守经历的影响。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在关注留守经历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差异的同时,也应避免留守问题的代际传承。  相似文献   

5.
三言两语     
江苏泗阳县人口计生局在全市开展关爱留守独生子女行动,对特困留守独生子女实行"两帮一"结对帮扶,为他们送去学习用具及生活补贴,给予他们生活学习上的关心关爱。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婚姻家庭遭遇"急风骤雨"。已婚新生代农民工婚姻家庭质量下降,留守儿童、老人和留守妇女不断增多,离婚率急剧上升;未婚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质量提高,但组建婚姻家庭的经济压力和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2010年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外来工抽样调查数据资料,按照年龄及少年儿童时期有无流动或留守经历,在新生代农民工中界定出深受父母乡-城流动和外出打工影响的第二代农民工,并对他们的各种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第二代农民工的现状与流动或留守经历高度关联,他们更可能成为城市和农村之间真正的两栖人;同时,乡-城流动、外出打工的代际传承并未使第二代农民工获益,并未提升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对此,本文建议继续密切关注流动和留守儿童;并且,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中,要关注有过流动或留守经历的第二代农民工;另外,建立对流动和留守儿童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历程资料搜集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农民工返乡回流常态化趋势之下,关注返乡回流农民工的心理状态,进而激活其人力资本可以为实现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研究表明,与农村留守居民相比,返乡回流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偏低,这一现象在老一辈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中尤为突出。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可观测的自我选择偏误、递归双变量Probit模型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返乡回流农民工主观幸福感之所以低于农村留守居民与返乡回流农民工收入满意度与社会公平感“双下降”有关。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返乡回流农民工的生活评价标准不会“返乡随乡”,返乡回流农民工也不会因为返回家乡而将幸福自评的参照对象相应调整为农村留守居民,由于外出务工经历而产生的城乡差距感知潜在地影响返乡回流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从幸福角度创造返乡回流“引力”,提高农民工的回流意愿与他们返乡后的主观幸福感,从而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9.
2009年7月28日,情系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全国影视文化送温暖行动座谈会在京召开,国家人口计生委、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部、广电总局等29个相关部门,就农民工及留守儿童问题开展影视文化活动,建言献策,共同研究,制定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菖县招贤镇计生办联合妇联、公安、辖区学校专题召开留守儿童暑假安全教育工作会议,共同构建安全网,编织爱心网,组建活动网,确保留守儿童暑期安全。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人口》2008,25(4):20-21,43
在大批农民工进城追求人生梦想的同时,很多留守在土地上的农民也在自己的家门12创造着幸福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天津市蓟县人口计生委、天津市蓟县人民武装部联合在驻蓟66318部队举办“军队独生子女与蓟县留守儿童共享蓝天、亲情拉手”活动。北京军区、天津市警备区和天津市人口计生委分别为“结对子”家庭赠送了礼品,“结对子”家庭互换亲情联系卡、小朋友互赠小礼物,并在军营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孩子们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一天。留守儿童蒋鸣晨深有感触地说:  相似文献   

13.
浅谈独生子女教育张丽荣,张丽君我国自1979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人口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如何对独生子女进行教育,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把发展智力同培...  相似文献   

14.
依托网络 整合资源 推进早教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天津市河东区始终把“让所有的儿童受到最好的教育”作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主导、以社区为依托“三位一体”的独生子女教育工作格局,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2000年人口普查0.95‰数据,比较农村地区11~14岁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的教育机会(定义为是否在学).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偏高,但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2)与母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得到改善,但与父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独自流动和与父母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受到不利影响,但与母亲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与其他儿童无显著差异;(3)女童教育机会明显低于男孩,但儿童类型对教育机会的作用不因性别而异.模型分析结果具有多方面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外来工子女留守与流动的教育状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公共政策转型的社会背景下,经济因素和外来工家庭凶素是影响其子女在城乡之间进行就读选择的重要原因。外来工子女进入城市上学的成本是留守在农村的两到三倍;外来工子女流入城市就读的主要因素并非是农村的教育质量问题;外来工子女流入城市比留守在农村老家更容易失学。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结构及其与父母的居住模式是流动和留守儿童各种问题的根源。本文利用2006年的珠三角农民工抽样调查原始数据,从农民工子女流动或留守的两种生存状况出发,探索了决定这两种生存状态的各种因素。结果发现,农民工子女的流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己的年龄、农村社会支持、迁移距离和父(母)在城市生存状态,他们的流动与否不仅是作为农民工父(母)理性选择的结果,还与国家、地方、生产等方面的制度有关。也就是说,与人口迁移中推拉理论的论述一样,农民工子女的流动与否也是由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各自的推拉合力作用的结果,也是作为父母的农民工经过利弊权衡后的理性选择结果。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教育收益率较低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劳动力市场化指数,本文运用工资方程的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劳动力市场化及其主要维度(户籍管制和部门分割)对农民工教育收益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工教育收益率约为3.19%,明显低于城镇职工的教育收益率;劳动力市场化对农民工教育收益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如果一个城市的劳动力数量配置指数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1,则该城市农民工的教育收益率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0%;户籍管制放松是导致农民工教育收益率提高的主要原因,而部门分割在经过多年的国有经济改革后不再是农民工教育收益率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农民工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劳动力市场化对其教育收益率的促进作用将愈发显著;与女性和体力工作者相比,劳动力市场化对男性和技术工作者教育收益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随着劳动力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户籍开放度的省间差异大幅缩小,劳动力市场化的省间发展差异不再是导致农民工教育收益率省间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政府部门应在大力发展农村地区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化改革,这将有助于农民工教育收益率的显著提升,进而有助于农民工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9.
周小刚 《西北人口》2012,33(3):6-11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在以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社会福利政策的城乡差异制约下,农民工自身在城市尚难以完全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并且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仍然是现时期中国义务教育的难点和薄弱环节。这不仅表现在农民工子女获取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需进一步妥善解决,并且对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公平又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通过2010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调查数据,选取户籍为农业户口的进城农民工样本,并对其15周岁以下子女进行性别年龄结构和分布特征分析,通过区分不同年龄段、不同流动类型和不同居住地类型三个维度,对农民工子女的辍学率和就读学校类型等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和问题是影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要素畅通流动的关键。在厘清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概念和估计口径的基础上,以2010年和202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为基础,重点分析2010年以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年龄和性别结构、地区分布、居住安排等重要人口学特征及其变动趋势,并考察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学(入园)机会、在校情况和超龄就学等最新教育状况及其发展态势。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依然庞大,留守可能性与年龄和性别存在密切关联;随着母亲外出趋势增强,农村留守儿童面临更普遍的隔代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与农村儿童整体相比不再有明显优势,且面临更严重的超龄就学问题。应继续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