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航路开辟后 ,欧洲人纷纷到东方活动 ,因而中日两国均与西方文化发生大量接触 ,出现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中国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建筑艺术、自然科学等 ,日本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绘画艺术、自然及社会科学、武器制造技术和生活习惯等。由于日本和中国政府先后实行闭关政策 ,这一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在日本和中国先后中断。本文对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作了全面考察 ,并分析了两国在吸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2.
中日近代技术引进中政府行为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两国近代技术引进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日本明治政府始终是积极干预并引导企业产权结构和组织形式的制度变迁 ,而中国的企业制度发明及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方式则始终保持着对其传统的记忆 ,本土的惰性阻碍了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日本近代引进欧美技术、制度和方法,完成产业和社会变革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幕府锁国体制的崩溃和明治维新变革的实现、战后的民主改革和产业技术创新及TLO与“产—学”技术转移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特点并与中国进行了比较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企业家作为生产要素的组织者和“创造性地破坏均衡”的创新者,其行为影响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日本明治时期以武士为主体的企业家作为集武士的冒险和开拓精神、日本特色的儒家传统以及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实业精神和近代科学技术于一身的阶层,在不断完善的产权制度的环境中,有力地推动了技术自立化的进程。中国的“虚拟企业家”身份的复杂性,使得他们要在买办、地主、绅士及官僚等角色中寻求平衡,他们选择“寻租”或“守成”,与中国社会的制度环境结合,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尤其艰难和缓慢。  相似文献   

5.
中日企业文化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人们会发现,他们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如果我国能够在实践中吸取和借鉴日本优秀的企业文化,那么,对我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评述中日两国技术发明模式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角度论述了形成和转变两国技术发明模式的深层动因。并对两国未来技术发明模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从中日企业文化的历史背景、特点出发,分析中日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指出中国企业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企业管理方式以政治性、统一性为主,提倡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而日本企业文化注重培养集团意识,将企业经营和员工教育培养相结合,主张以人为本。深入理解中日企业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可以促进中日企业文化融合,进行跨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日现代图书馆的发展作了比较研究,认为我国在发展图书情报事业中应借鉴日本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欧、美、日、中企业文化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比较文化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 ,分析比较了西欧、美国、日本、中国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概括分析指出西欧企业文化的特点是富于传统、人文主义色彩浓厚 ;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是效率优先 ,倾向于“硬管理”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是东西合璧、倾向于“软管理” ;中国处于快速的社会变革之中 ,企业文化还有待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0.
中日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中国和日本医疗保障制度分别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两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利弊,指出了日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在实践应用中的经验,从而提出中国在医疗制度改革中应注重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逐步完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不断扩大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加强老年医疗保障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制定的若干政策入手,着重分析了这些政策对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所产生的效应,提出要使民营科技企业尽快发展、壮大,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创造宽松环境,鼓励更多的科技人员以多种方式,创办、领办民营科技企业;另一方面通过政策积极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加快自身体制和机制建设,推动民营科技企业尽快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2.
科技伦理道德,是指人们在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中进行科技活动时对于社会、自然关系的思想与基本行为准则。科技工作者是科技研究与行为的主体,更须恪守科技道德。我们关注科技伦理道德问题,是要保证科学技术进步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日本的多元文化教育由来已久 ,虽然各有特色 ,但仍有共同的特征。两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对不同文化不只是模仿、吸纳 ,而且还进行有机的融合、发展 ,是“拿来”与“创新”的结合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搭建了一个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模式的分析框架,通过分析循环经济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形成过程,进一步深入分析在发展循环经济中企业科技创新乏力的原因并提出动力机制建立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的催动下,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在演变的过程中受到了英美模式的影响,演进的方向将是建立包括股东、员工、机构投资者以及社会在内的多元化的共同治理机制。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及其新发展,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创新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是一种非线性扩散衰减过程.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比率不高是在成果推广上出现了断层.科技成果从投入到产出有一个周期,正确评估科技成果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必须考虑其产出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宏观对比研究 ,总结出发展中国家在近代以来科技革命进程中鲜有作为的原因 ,并提出了在当前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浪潮中 ,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科技管理的视角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他的"第一生产力"理论和"科教兴国"思想内容的丰富性、深邃性和现实性。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科技管理工作,他关于科技管理目的、内容、特点、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构成了他的科技管理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真正落实"第一生产力"的理论。邓小平科技管理思想对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与科技的依赖关系,提出了科研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进而阐述从事科研管理的人员在经济大潮中做好本职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高校科技产业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高校科技产业管理的必要性及意义,在分析高校职能演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科技产业管理的目标、任务和特点,并指出了现阶段高校科技产业管理所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