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鸿石 《河北学刊》2003,23(6):173-177
近代民族主义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潮之一。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它在引介现代国家观念、推动中国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为中国外交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并由此催生了中国现代外交理念的萌芽。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占据着无可匹敌的话权霸语地位。作为最具号召力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为中国外交提供了与西方平等对话的现代文本和评判国际政治行为的价值体系;而被近代民族主义动员起来的历次社会运动,则从实践层面上推动着困境中的中国外交艰难前行。  相似文献   

2.
试析曾纪泽近代外交思想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纪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 ,其近代外交思想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究其近代外交思想形成的原因 ,是中外关系格局的变化、西方思想观念和曾国藩、郭嵩焘的外交思想与实践等客观因素 ,以及曾纪泽的个人素质、经历与所受教育等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后 ,王稼祥长期从事我国的外交工作。在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土壤的孕育和正确的思维方法的指导下 ,在广泛的外交实践中 ,形成了他丰富的外交思想。其中主要包括 :独立自主、民间外交、党际外交以及对外援助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等。这些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新中国的外交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毛泽东、周恩来,到习近平,中国领导人经常在外交场合使用《论语》的相关语句,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四海之内皆兄弟"、"德不孤,必有邻"、"择其善者而从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这些语句成为解读当代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发展道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睦邻外交政策、学习与独创相结合、取信于民等外交思想和政策的重要载体。通过《论语》,可以看到中国外交和平、慎战、中道、坚忍、诚信、崇礼、尚德、忠恕、自律、为民、惠邻等品格与惯性,可以预测坚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不走"强国必霸"的传统大国外交老路是中国特色外交的常态。然而《论语》的外交思想毕竟是朴素的,用《论语》的思想简单地比附中国特色外交理念和忽视《论语》中的有益成分都是不可取的。把《论语》作为一种历史文本进行解读,通过外交实践来实现"通古今之变",并由此实现中国外交的新变革,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正确之路。  相似文献   

5.
国际法的传入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利用国际法进行对外交涉,是晚清近代外交发轫的重要标志之一①.同时国际法的传入又促使了晚清其他近代外交理念的萌生,推动了中国和近代国际社会的接轨.但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并不是很成功.  相似文献   

6.
公共外交,又称人民外交,是通过民间交往的形式开展工作,将国家间关系由非官方上升到官方层面,有力地推动了外交关系的发展.在国际社会中,影响公共外交开展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民间经济贸易往来、人员交流与技术对接、文化艺术活动的对外传播等多个方面.音乐作为艺术表达的重要方式,在国际交流中不仅传播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中国文化,而且加深了中国与其他国家文明的了解与传承,加速了公共外交的开展,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外交是中国体制内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外交权力和外交职能是历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赋予的.宪法赋予全国人大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以及人大作为中国代议机构的职能,使得全国人大开展的议会外交兼具其他体制内外交无法企及的特殊权重以及"既官又民、亦官亦民"的松散特点.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人大外交形成了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双边友好小组、参与国际及地区议会组织、以及"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外交形式.人大外交从体制到实践都日趋成熟,在中国外交的整体部署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兆祥 《齐鲁学刊》2007,12(6):41-46
晚清十年,清政府在内外压力之下进行的与外交相关的立法,推进了近代中国的外交最高权力划分的法制化进程:谕旨设立的"新政"统汇之区"督办政务处,开始全面参与最高的外交决策,并进而形成了皇权之下的军机处、督办政务处二元外交决策机制;《钦定宪法大纲》则第一次明确的以宪法的形式规定了皇帝的外交权力范围;《资政院院章》规定了资政院对外交事件的"议决"权,《内阁官制》下的外交行政权表现为皇帝主持下的内阁总理大臣与外务大臣的权力平衡,《弼德院官制》则赋予弼德院对外交事件的顾问权;《十九信条》则最终把外交决策权交给了国会。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外交理论学习纲要》是现阶段中国外交理论的崭新蓝本,它建构的客观依据是国内外变化了的新情况。现阶段中国外交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时代主题的分析、世界格局的判断,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外交诉求。现阶段中国外交理论新思想包括:承认和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倡导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高我们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的外交思想是对中国的现状和当今世界各种矛盾分析的产物,是实事求是原则在外交领域的有效延伸,是维护中国国家权益的生动表现.新世纪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外交思想,对于深刻领会十六大报告关于"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的论述,开创中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际法的传入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利用国际法进行对外交涉,是晚清近代外交发轫的重要标志之一①。同时国际法的传入又促使了晚清其他近代外交理念的萌生,推动了中国和近代国际社会的接轨。但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并不是很成功。  相似文献   

12.
曾纪泽,字刚,在清未曾担任英、法、俄三国公使。反对外国侵略、维护民族权益和尊严是其外交思想的核心。他的主要贡献有:成功地改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提出了“邦交不可常恃”的清醒主张、为抗法护越而积极主张“保藩固边”等等。其主要外交思想和实践表明:他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外交家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外交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站在中国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的高度,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对外政策,成功地开展了同美苏两国的政党外交和民间外交活动,形成了充满辩证法、具有中国特色、富有时代气息的外交战略思想。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相结合、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独立自主与争取外援相结合、求同存异与区别对待相结合、开展合作与坚持斗争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谭波澜 《理论界》2006,(1):36-37
邓小平政党外交思想是其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政党外交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和贯彻邓小平政党外交思想,对于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代日本经历了由民族自立、殖民扩张到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直至灭亡的过程,在外交上则表现为由修约外交向扩张外交的嬗变,这是日本近代外交的一个显著特征。日英同盟作为日本近代外交的基轴长达二十余年,并且处在日本近代由修约外交向扩张外交嬗变的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三次日英同盟条约内容的分析,结合现实主义等国际关系理论,揭示日英同盟在日本近代外交嬗变中所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由此把握日本近代外交的一些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日美同盟及日本外交的走势。  相似文献   

16.
论林则徐外交思想的形成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出于对敌斗争的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西方情况。尤其是《澳门新闻纸》和《国际法》,为其摆脱传统夷夏旧观念的束缚,形成具有近代意义的外交思想产生了巨大作用。林则徐自觉运用国际公认的法律和准则,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使“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具有了新的内容,并敏锐地觉察到贸易与外交的密切关系。这些特点,决定了他的外交思想是中国外交观念和政策在面向世界、从传统走向近代历程中的第一步,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外交工作的指导思想,它是对中国的现状和当今世界各种矛盾分析的产物,是实事求是原则在外交领域的有效延伸,是维护中国国家权益的生动体现。本文从邓小平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特征和时代意义四个方面,综合探讨了邓小平的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18.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的抗日外交呈现出官方外交斡旋与民间外交努力双管齐下、官民互动、相辅相成之局面。国民政府充分利用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以及中缅文化协会等半官方社团,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活动,取得了相当的效果。而这些社团的半官方色彩,又使其在抗战时期开展的民间外交活动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抗战爆发后,中国的抗日外交呈现出官方外交斡旋与民间外交努力官民互动、相辅相成之局面。国际宣传处因时成立,并积极开展以舆论宣传为主的民间外交活动,为中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地缘外交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毛泽东外交生涯的始终。其主要内容是,以大国外交为核心,以睦邻外交为内核,以全球外交为外核。分析研究毛泽东的地缘外交思想,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地缘外交战略,营造良好的地缘战略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