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的聚落从产生之时就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它的形成与发展都与聚落主体的需求密切相关。聚落形式的复杂化呈现出超循环的状态,即从人类早期的聚落点到今天的高度城市化过程,都是由于亘古不变的人类需求所推动并日臻完善的。目前,高度的城市化成为人居聚落发展的高端模式,但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城市问题。解决城市化困境成为学界共同面对的问题,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城市对乡村的消解的方式与途径。事实上,城市化问题的解决,仅仅从城市雏度寻求解决的方法是难以得到满意的题解。以超循环理论为基点,为摆脱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两难抉择,实现城市与乡村在城市化语境下共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居聚落城市化进程中的高效生产率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物质的匮乏状态,降低了劳动强度,但聚落主体在享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经受着创造性的丧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果。因而学界关于城市化发展前景产生的激烈论争聚焦于城市化道路是否还要继续深化。分析反城市化趋势的产生,深究城市化困境的实质,探讨城市化进程中聚落主体需求的异化,考察人类中心主义在人居聚落问题上的缺陷,可为实现聚落主体的全面发展和人居聚落的后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一种合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面对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现代性的融合与入侵,如何保护与延续地方性已成为传统聚落重要的研究议题。借鉴人文地理学的“四层一体”分析方法,对时空演变中的安顺云山屯堡聚落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地方景观、地方文本、地方符号及地方感等维度对屯堡聚落的地方性进行全面解读。可发现,屯堡聚落在漫长的发展演进历程中,以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四层一体结构逐渐取代最初因地理区位、自然地形、交通优势形成的军事、商贸四层一体结构,屯堡聚落的地方性则表现出时空的延续性、叠合性与累积性。  相似文献   

4.
农村地区一直是中华民族主要聚居地。如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农村产生了巨大冲击,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农村面貌。传统农村民居聚落景观开始消失,而统一规划的新建农村聚落却出现了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盲目的城市化和忽视乡土文化是造成农村景观破坏的主要原因。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村景观的传承性、完整性和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才能促进城市街区、农村社会可持续协调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于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云南瑶族聚落呈现出以山居和血缘聚落为主的较分散的小规模聚居等特征。在其聚落背景中 ,对聚落形成及其主要特征起主导作用的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而非自然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6.
当前,传统聚落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建立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机制,形成保护与更新的有机结合显得非常重要。在调查辽宁长城沿线聚落的基础上,针对小河口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保护现状,从文化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对聚落沿革、形成机制、景观价值和建筑特色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保护更新实践,提出传统聚落保护更新的共生理念和以整体协调、聚集与分散相结合为原则对聚落资源进行保护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843—1949年上海市闸北、虹口、杨浦三区,即上海东北部地区聚落的时空变化过程进行个案研究,作者指出由于受到上海开埠后租界地区城市化以及新交通线路形成的影响,上海东北部地区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呈现出以租界城市建成区为中心的圈层构造:南部地带由自然村落、集市——市区演化;中部地带经历了自然村落数量迅速增长,之后再由村落、集市——城乡过渡带——市区转变;外围地带则表现为自然村落增多以及部分地区演化为城乡过渡带。简言之,上海地区的聚落空间结构在开埠后经历了由传统的以商业市镇为节点的网络结构,向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的圈层结构转化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针对古村落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日本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早于中国,日本岐阜县白川乡合掌造聚落的调查和研究是日本古村落研究、保护、开发的典型案例,正是在各方保护与研究的推动下,合掌造聚落才于1995年成功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对合掌造聚落被发现、研究、保存和开发的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为我国古村落的研究、保护、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财富,其主要作用是军事防御。在明长城发挥其军事防御功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军事活动为中心的聚落遗址。明长城区域军事聚落形成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军事聚落集中于长城以南、战事多发的地域。军事聚落的分布与双方战争形势以及具体军事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
堡寨聚落作为我国古代聚落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针对“传统堡寨聚落”这一重要课题,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陕西地区作为分区研究对象。首先对这一地区堡寨设防聚落的整体环境与发生机制展开背景分析。进而借助地图、方志等文献资料,通对实物遗存、地名称谓等相关信息的统计,从总体上考察本地区堡寨聚落的分布规律与各类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实地调研为依托,选取典型堡寨聚落实例加以陈示,从而充实深化对这一特殊聚落形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西南民族聚落由于受到特殊的自然、历史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制约,有着多种多样的典型形态和次生形态;同时,在聚落内部的组织、交往及经济活动中,还具有着集群聚居的血缘性,自我保护的防御性,社会组织发展的低层次性,社会关系调节的礼俗性,聚落交往关系的封闭性与互助性,经济活动方式的单一性及资源获取的自给性等诸多基本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半城市化区域违法用地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现象开始逐渐由过去的隐性趋于显化,对当地的土地利用管理造成困难。本文分析了半城市化区域违法用地形成原因,提出了半城市化区域违法用地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清朝末年京旗回屯开发东北,双城堡就此而出现,随着开发的深入,双城堡的聚落形态几经变迁,其原因不仅有旗人的主动开发,而且还有大量移民涌入后的被动原因,而真正导致双城堡发展的原因是后者,并且主要原因是由"民典旗地"造成的。本文通过对几次聚落形态变迁的归纳和总结,试图对双城堡聚落兴起和发展的过程进行探索和描绘,对聚落形态的变迁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城市房地产发展水平作为城市化程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开发经营的外部性对于社会繁荣和经济昌盛既存在着正效应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效应。当前,我国房地产开发经营中外部性的形成有其特殊原因。通过价格、税收、补贴、政府管制等纠正其外部不经济,可以促进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化进程的协调发展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5.
农村聚落亦称农村居民点,或称村镇与乡村,在我国主要是指县镇以下的乡镇和农村,又有的称为村庄或自然村,总之是农村人口的聚居地。农村人口的聚居现象,是一个重要的人文现象。在空间上,农村人口聚居地的形成、性质与类型、规模、分布规律的研究,一向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殊分支之一——农村聚落地理的研究内容。无论在国内与国外,农村聚落地理研究,对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与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吉林省与浙江省为研究对象,运用乘数原理和投入-产出法,分析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程度,进而分析两省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的乘数效应不同是造成吉林省与浙江省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吉林省由于城镇人口规模小、大部分产业进口漏出大,导致其城市化的乘数效应较小;而且,吉林省以本地城市化为主,而浙江以异地城市化为主,这也导致两省城市化效应的不同.同时还应该看到,城市化是吉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所以吉林省应重视城市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对传统聚落和民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在研究内容和方法论等方面存在着缺憾和不足。关于传统聚落形态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也没有现成的研究范式可以套用。文章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地域、民族、文化、历史、经济等特征,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理统计分析、城市形态学、历史学、案例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最终建立了以"传统聚落"为载体,以"空间形态"为核心,以"形成机制"为主线的聚落研究方法,从而指导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农业聚落的形成和主要类型哈丹朝鲁内蒙古是我国畜牧业素来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与中原汉族的农业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调节过程中,北方的游牧民族逐步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随着农业生产的形成与发展,与其相关的地名——农业聚落名称也应运而生了。考古发掘和文献证实...  相似文献   

19.
堡寨聚落是以高墙厚筑为设防特点的建筑群落,蔚县的村堡是古代先民为抵御外侵而营建的具有军事防御特性的聚落。由于其特殊的生成机制和背景,形成了具有冀中地区特色的传统堡寨聚落类型。随着现今城乡大规模建设,其现状处于逐渐衰落之中,它们的保存与保护、维修与维护已是迫在眉睫。本文就蔚县村堡之堡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其建筑与历史文化特色,挖掘其思想文化内涵,并提出了可行性保护策略,以期为整个堡寨的保存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长城整体军事防御体系是由长城与关口、烽燧及军事聚落等各级防御设施共同构筑的一个完整统一体。学界对于长城九边首镇——辽东镇之研究,以往多关注于都司卫所建置、长城墙体以及个别重要卫所城市,缺乏对辽东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以及军事聚落分布的整体认知与全面探析。通过以时间与空间两条主线,从整体角度分别对军事防御体系以及军事聚落的形成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明晰辽东镇的军事聚落布防的时空分布规律,即时间上军事聚落的建置具有阶段性特征,而空间分布上具有以点控线,以线制面,点线面结合的防御性军事聚落空间网特征,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