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矛盾论》发表70周年。《矛盾论》是唯物地表述对立统一规律的第一个完整的理论形态。这篇著作是毛泽东为了从方法论上克服存在于党内的严重教条主义而写的。它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仅对矛盾规律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都作了全面的系统的论述和概括,提出了许多新的原理原则,并且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指导说明了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2.
对于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人们习惯于从认识论、辩证法的角度去进行研究,而很少从逻辑学的角度作考察。本文从三个层面探讨了蕴含在“两论”中的逻辑思想。作者提出,毛泽东在把认识过程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基础上,阐明了概念、判断、推理的重要作用;他关于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矛盾运动的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学说;他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深刻地揭示了归纳与演绎的客观基础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矛盾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表著作,但经常受到历史虚无主义者们诬陷。面对诬陷,学者们对其进行了积极反驳和论证,但都没有注重挖掘文本。为了彻底反驳历史虚无主义者们对《矛盾论》的诬陷,以矛盾特殊性表现论述为例,把《矛盾论》与《社会学大纲》、苏联教科书进行了详实的文本对比,发现《矛盾论》与《社会学大纲》和苏联教科书在文本上根本不同,《矛盾论》中的思想远远高于《社会学大纲》和苏联教科书;从《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的哲学批注到《矛盾论》对矛盾特殊性的成熟表达,可以证实《矛盾论》是毛泽东长期认真阅读、仔细思考的伟大成果;从《矛盾论》文本对中国教条主义的批判和中国革命出路的分析,可以看出《矛盾论》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斗争实践和斗争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根本不是《社会学大纲》或苏联教科书中可以抄袭或照搬的。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温故而知新。最近,当我们再次研读《矛盾论》这部经受住了时间考验而大放异彩的宏著时,这种感受更为深刻。我们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充分重视《矛盾论》所阐发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并创造性地将其运用于实际工作,以搞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一) 写于1937年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系统形成的标志。《矛盾论》的精髓就是自觉的矛盾意识,它贯串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全部思想理论之中。美国学者J·B·斯塔尔指出:“毛泽东的政治思想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理论构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分析矛盾问题的特点与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同,一是从问题到学理,马克思、恩格斯包括列宁对矛盾的分析,都从某种既定的学说出发,具有浓厚的学理分析色彩,毛泽东则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具有强烈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性;毛泽东对矛盾问题的分析还呈现出从成熟到逐渐走向失误的特点。《矛盾论》标志着毛泽东矛盾理论的成熟,但是在后来的论述中,他背离了《矛盾论》中的正确观点,而理论上的逐渐失误相应地导致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他的理论著述中,广泛地运用了系统方法思想,在他的光辉论著《矛盾论》中,这一思想表现得尤为突出。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系统方法思想,对于进一步完整、全面地理解毛泽东哲学思想科学理论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系统论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无疑是极为有益的。《矛盾论》是毛泽东为了克服当时存在于党内的严重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一篇哲学论著,其  相似文献   

7.
为了批判黑格尔主义和教条主义,阿尔都塞借用结构主义的范式,在对毛泽东《矛盾论》进行结构主义解读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多元决定论。阿尔都塞以科学主义中介过的理论实践观重新诠释毛泽东的普遍性-特殊性,由此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践过程与黑格尔的辩证运动过程是异质的,从而为多元决定论的建构奠定了认识论基础。阿尔都塞通过对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和矛盾的不平衡性进行重新阐释,逐步完成了对多元决定论的严密的逻辑论证。通过重现这一建构过程,我们可以对国内学界关于阿尔都塞对《矛盾论》的结构主义解读的讨论进行尝试性反思与论析:其一,阿尔都塞是从存在状态角度阐述“特殊性普遍地属于矛盾的本质性”这一命题的;而毛泽东则是从性质角度分析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忽视了矛盾存在状态层面的内涵。其二,阿尔都塞是在反本质主义、反经济决定论的意义上拒斥黑格尔的矛盾母型,主张复杂整体的既与性的;而毛泽东的矛盾分析法在根本上是对列宁的对立统一说的继承和发展。从总体上看,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辨证法实现了对人类社会的结构性分析,从而为辨证运动的形式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理解路径,但阿尔都塞的复杂整体的既与性具有一定的先验性。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不朽哲学著作《矛盾论》,系统地全面地论述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该书第一次以简练的形式阐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为我们树立了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的榜样,或者说作出了深入分析与论证矛盾的特殊性的范例。遵循《矛盾论》的基本思想与分析方法,本文拟就生命运动中各类矛盾的特殊性问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为我们党确立了一整套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的矛盾分析法,就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矛盾论》等著作中,毛泽东同志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原理,概括了矛盾分析方法的逻辑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经过几十年革命斗争实践的检验,证明毛泽东同志所论述的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工具,是反对主观主义、防止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有效武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重新学习毛泽  相似文献   

10.
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什么?有的同志说: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专门研究了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见《论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一文,载1978年第12期《哲学研究》)的确,《矛盾论》中在论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以马克思主义辯证法为直接理论来源,以中国社会的矛盾运动和中国革命为客观依据和实践基础,综合了人类认识发展中的辩证法思想的积极成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极其丰富的经验,从而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作了系统、深刻和创造性的说明和发挥,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作为杰出的唯物辩证法论著,《矛盾论》不独在理论原理、思想内容上有非常的深刻性和巨大的广阔性,而且在理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从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各方面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关于矛盾学说的科学体系。在这个科学体系中,贯串着一个基本的思想,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辩证思维与文艺评论许子清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看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观点去看问题。” ̄[1]辩证思维就是用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唯物的观点全面地科学地分析认识事物。它属于哲学范畴,概括...  相似文献   

14.
研究毛泽东的鲁迅论可以推进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的历史景深.二人思想的契合反映了毛泽东的思想具有深刻的"五四"新文化内涵,二人思想的歧异反映了毛泽东政治理念的工具理性.毛泽东对鲁迅评价的演变轨迹体现了革命现代性的内在矛盾.这一矛盾的形成裹挟着个人意志与历史逻辑的悖论,该矛盾的解决可以释放出"五四"文化与毛泽东思想遗产的当代能量.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全面论述了分析事物性质的矛盾分析方法,并着重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性质的规定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许多人将这些论述片面地理解为事物的性质仅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种理解是不符合《矛盾论》本意的,在实践上也可因过于简单化而出现错误。因而,有必要对矛盾分析法做重新认识理解。1.事物的性质是由其内部各个矛盾联系的特殊性决定的。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关于事物性质的论述包含着三个层次的内容,只有将这三方面论述统一起来,才能准  相似文献   

16.
研究毛泽东与鲁迅思想的关系可以推进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历史景观之纵深层面.毛泽东的鲁迅论表明了二人思想的相通,反映出毛泽东的思想具有深刻的"五四"新文化内涵,也反映出毛泽东政治理念的工具理性.毛泽东对鲁迅评价的演变轨迹体现了革命现代性的内在矛盾.这一矛盾的形成裹挟着个人意志与历史逻辑的悖论,该矛盾的解决可以释放出"五四"文化与毛泽东思想遗产的当代能量.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战略家,而且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大师。在《矛盾论》中,他综合了前人和同时代人辩证法思想的优秀成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说明和发挥,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矛盾论》是人类辩证法史上一颗闪射着异彩的明珠。本文试图说明《矛盾论》在辩证法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  相似文献   

18.
《矛盾论》是毛泽东一生最主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他在《矛盾论》中重点探讨了矛盾的特殊性,并且提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辩证法的精髓的观点,不仅对中国革命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矛盾论》在深刻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论述,结合中国传统辩证法思想,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内容和根本方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辩证法思想的现代化,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经典。《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不仅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哲学逻辑,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入门书和提高自身辩证思维能力、掌握看家本领的必修课。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继续学习、运用和发展《矛盾论》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出场路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脉络的重要体现,也是创新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参考.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从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矛盾观的解构,到恩格斯对唯物矛盾观的深化和发展,再到列宁对唯物矛盾观的明确和系统化,最后到毛泽东对矛盾学说的丰富和矛盾学说体系的建构,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不断向前发展.它的发展透视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路径是以实践为导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中国式解读的有层次、有结构的循序渐进过程,即在理论来源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吸收、借鉴,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解构实践中产生的错误思想;在理论建构上,以实践中的问题为视域,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对理论进行重新建构;在理论应用上,立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以主客观相统一为线索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