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市民社会正在孕育和形成中,公民意识的发展已经初见端倪并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公民意识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我国公民意识的淡漠和缺乏也阻碍了社会政治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学者们纷纷呼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加强公民意识的培育,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建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在根本上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性的提升,即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说到底就是一国民众的公民意识问题。公民意识正是目前我国民众所缺乏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思想障碍。文章从公民意识的概念及内涵,我国民众缺乏公民意识的原因,我国公民意识培育的途径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公民的公民意识有所觉醒,但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社会公德意识不强、公民责任感有待提高,权力义务意识的缺乏和不平衡等,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公民意识的传统、制度基础、实践环节和缺乏公民意识的教育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这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举措,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当前在我国推进公民教育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我国公民缺乏公民意识,对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能够对我国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说明加强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出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以增强对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6.
充分发育的公民社会是现代国家实现社会文明的基石,而其发育需要成熟的公民自主意识作为内在动力。公民自主意识是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内在体现。而我国长期受集权主义政治模式的影响,公民自主意识缺乏,导致公民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存在较强的官方依赖心理和志愿失灵、弃权渎责现象。只有完善公民意识教育政策,通过塑造公民人格、学校教育和社会引导及社会实践来激发公民主体意识、强化公民权责意识和参与意识,才能使公民养成理性成熟的自主意识,为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提供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7.
实现社区治理是目前我国社区管理的发展方向。社区治理意味着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出现和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与公共事务参与,它的前提是公民意识的提高。本文通过梳理公民意识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与表现以及分析由于公民意识缺乏造成的社区治理问题,说明提高公民意识在我国社区治理中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8.
公民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提升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水准,有助于带动整个社会公民意识的提高。鉴于公民意识不可能简单引进移入,传统文化缺乏公民教育资源,我国大学公民意识教育的长期空白,转型期中外新旧观念的强烈撞击;我们应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性品格、全球化意识与权利责任教育。就现状而言,公民意识教育应紧抓责任感教育的重点,垒实法制教育的基础,建设公民教育体系,让公民意识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9.
言论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但是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保障和合理规制制度还处在探索阶段,我国长期以来的权益意识的缺乏以及权益突然被解放所带来的权力滥用都要求我国采取合理途径保障和规制言论自由。文章希望着眼于简要论述言论自由的概念界定及重要性,讨论对言论自由规制的必要性和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0.
政治价值观制约和影响着公民的政治行为,政治文明建设需要从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政治价值观入手。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文化转型,目前我国公民的政治价值观虽长期受到世界先进政治思潮的影响,但传统的封建遗毒却一时难以消除,具有观念不成熟、理论和实践脱节、正处在由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过渡期等特点,心态上不顾国情而急于求成,对公民意识层次的估计过于乐观,政治参与上表现出盲目和缺乏理性。为了走出现实的误区,提高我国公民政治价值观的层次和水平,一是在对待传统思想和外来的政治理念上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二是要逐步培育成熟的各种政治意识,三是增强公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齐心协力,逐步提高我国政治现代化的水平。完成当前政治启蒙的任务,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强化公民社会公德意识是城市升级、社会转型的重要条件。针对当前我国公民社会公德意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完善道德评价和奖惩制度、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环境、培育公民的公民意识与主人翁意识、培育公民的公民意识与主人翁意识、加强对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的教育等几方面不断强化公民社会公德意识。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公民意识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息息相关,公民意识的确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目前公民意识现状呈现总体欠佳的实际,文章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就提升公民意识的对策提出建议:借鉴国际经验,设计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公民主体性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要把普及法律常识作为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劳役税制是最古老的赋税制度。它自古至今为实现国家职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 我国建国以来这一制度缺乏法律化、平等性和公平性, 而且越来越不适应于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因此, 建立一种涵盖兵役和民役的新型服役制度,不仅有助于贯彻公民平等原则, 而且对于缓解我国当前的财政困难和就业压力, 强化公民纳税服役意识, 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论公民民事诉讼证据意识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造公民良好的民事诉讼证据意识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程序意识的淡薄、传统审理模式和证据知识的缺乏是公民民事诉讼证据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强化证据主导诉讼意识、明确举证主体意识及增强证据有效性意识是塑造公民民事诉讼证据意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法治国家的全面进步,法治社会的整体发展,良好、完备的制度建设是必要的基础措施,然而具有法治精神的公民意识却是不可忽略的推助器。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现阶段的公民意识仍处于启蒙阶段,这对法治进程产生了不小的阻力。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公民意识以及其对法治的诸多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法治精神的合理内核努力塑造、推动公民意识的提高和成熟。  相似文献   

16.
政治参与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与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尺度。目前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主要受到生产力总体水平偏低、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公民政治参与机制不健全,公民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缺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不断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强化政治体制改革、健全公民政治参与机制,无疑是完善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机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一项关于福建省中学英语教师公民意识现状的研究表明:外语教师公民意识表现在其认识不清和知识不足,特别是其权责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律较为薄弱。外语教师普通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在于教师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没有相互兼容,即其知识基础和职前教育课程设置中缺乏公民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8.
科举制度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的作用。它虽然为我国公民提供了较为正规的入仕之途,但是其弊端也表现得极为充分,其压抑了公民意识的成长。在现阶段,面对科举制度残余即官本位思想对公民意识的消极影响,中央在采取应对措施方面,愈来愈强调以人为本,鼓励公民强化公民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公民意识是指作为现代社会成员的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角色包括政治地位、法律地位及其价值的自觉反映。加强公民的国家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平等意识教育,对发展政治文明,建设法治国家,完善市场经济,提高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当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探索多种形式、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学校德育、建设公民社会等途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20.
网民监督是公民监督权具体化的一种形式。我国公民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觉醒、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自身的特点及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促使网民监督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目前也存在着有关部门对"问题事件"的处理缺乏一套完善的程序、网民监督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部分网民缺少应有的公民素质等问题。因此,我国应构建网民监督的正常运行机制,将网民监督纳入法治轨道,加强对公民政治、文化、道德等素质的培养,以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网民监督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