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和福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12-15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公民意识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息息相关,公民意识的确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目前公民意识现状呈现总体欠佳的实际,文章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就提升公民意识的对策提出建议:借鉴国际经验,设计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公民主体性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要把普及法律常识作为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18-20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意识的确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教师应承担起教育祖国未来的重任,在加强自身的公民意识的同时,应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3.
公民与公民意识是一个现代法治国家的主体,并决定着法治国家的水平。在我国,如何正确地认识公民的法律性质、法律地位,公民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权利与责任,国家如何做好公民意识的教育、培养工作,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教育任务。本文为此作了粗浅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4.
牛晓琴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1):67-68
通过对我国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说明加强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出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以增强对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5.
尽管对公民社会概念的界定至今仍未一致,但中外学者都认可公民社会是个突显个人权利、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具备了自治性、参与性、公开性和开放性的社会。正是由于公民社会具备了这些特性,说明公民社会的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是与公民主体性的内涵相切合的,也使得公民的个体性和自主意识能在公民社会中得以彰显。公民社会的构建促进了公民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育合格的公民,是一个社会走向民主与文明的必经之途,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从公民意识及其内涵人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并探讨了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晓琴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9,(5):133-136
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教育实质是公民的宪法意识培养,是从深层次推动公民对宪法精神与内容的理解、认同和情感培养。通过对宁夏公民宪法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公民宪法意识和公民意识的一致性、公民宪法意识对公民意识的影响,提出了推进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公民主体性的角度来说,公民意识是实施依法治国、加强社会监督、推进民主发展的基本前提;提升公民意识,必须开展持续有效的公民教育和民主实践,不断推进依法治国,增强公民法治意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9.
论公民意识的内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胡弘弘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4(1):70-74
公民意识是影响公民个人是否积极担当公民身份角色的晴雨表,它直接指引着公民个人参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公民意识有其自身内在逻辑联系的层次结构,其核心内涵是公民的身份意识,即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角色,而非市民、百姓、国民、臣民、人民、群众的角色。其具体内涵则包括权利意识即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以及义务意识即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其延伸内涵包括平等意识、独立人格、公共精神、自主理性等等。全体公民普遍的公民意识有利于民主体制的健全,有利于法治秩序的建立,有利于宪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于建星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9-43
文章在对公民概念分析的基础上,对公民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认为,公民意识包含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与理性精神。同时,公民意识对于现代性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学视域中,公民意识是一种发展意识;在社会学视域中,公民意识是一种社会公共意识;在哲学视域中,公民意识是一种主体意识;在政治学视域中,公民意识一种民主平等意识;在法学视域中,公民意识是一种权利义务意识;在教育学视域中,公民意识是一种政治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2.
熊达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77-184
缺乏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应当以规则意识教育促进高校学生诚信习惯养成,以荣誉意识教育推进高校学生诚信道德觉醒,以奉献意识教育引导高校学生高尚诚信。促使高校学生认识诚信的重要性,不断反思自我,改进自身行为以合乎诚信要求。在此基础上,应以权利意识教育鼓励高校学生维护诚信权利,以参与意识教育推动高校学生积极诚信,以责任意识教育提升高校学生诚信担当,变“要我诚信”为“我要诚信”以至“我要全社会诚信”,实现诚信他律向诚信自律以至诚信律他的转变,进而推动全社会诚信进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公民意识教育使全体公民树立公民意识,养成公民思维,形成公民思想,指导公民行为,营造公民文化,将会有力地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具备人民当家做主意识、国家意识、民主意识、权利义务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规则意识、公共意识等七种意识。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心理测量学方法调查了广州市民的公民意识、广州市民对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态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发现广州市民表现出较高的公民意识和较积极的个人所得税纳税态度,并且这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此发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善个人所得税征收和稽查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公民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嘉昇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32-134
作为社会基本成员的公民,其公民意识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基础.学校应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把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当作首要任务,为全面建设和谐、文明的现代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大力培育公民意识,塑造成熟的社会主义公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方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63-65
培育人民群众良好的公民意识,塑造成熟的社会主义公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分析了我国公民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提出从开展公民主体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公民责任义务意识、公民法治意识、公民道德意识的宣传教育入手,加强公民意识的培育,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论公民的主体意识与现代公民教育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4):95-98
公民教育作为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睿智公民的一种手段,受到当代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公民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公民的主体意识的培养,健全自律的公民社会需要的是健全自律的公民,即具有自觉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能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公民。这种公民的培养离不开公民教育内部机制与社会制度保障系统的共生整合。 相似文献
18.
许妍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20-124
通过分析大学生公民身份意识、国家民族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道德和社会公德意识六项内容,发现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较为薄弱.学界应进一步加强公民意识理论研究,同时我们应从教育、文化舆论建设和增进大学生政治民主参与度等方面着手,强化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9.
吴隆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4)
公民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体现,其中包含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微博的出现为公民意识的培育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并依靠自身的“能量”对其产生影响.微博时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和提升公民意识: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培育基础;二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构建制度保障;三是培育第三部门,催发公民社会;四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培养成熟公民;五是净化媒体职业素养,促进网络环境自律. 相似文献
20.
充分发育的公民社会是现代国家实现社会文明的基石,而其发育需要成熟的公民自主意识作为内在动力。公民自主意识是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内在体现。而我国长期受集权主义政治模式的影响,公民自主意识缺乏,导致公民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存在较强的官方依赖心理和志愿失灵、弃权渎责现象。只有完善公民意识教育政策,通过塑造公民人格、学校教育和社会引导及社会实践来激发公民主体意识、强化公民权责意识和参与意识,才能使公民养成理性成熟的自主意识,为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提供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