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它以其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经济转型时期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和平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在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面临着挑战与制约,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与选择。本文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2.
"低碳生活"是一种简约、绿色、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是低碳生活实施和发展的生力军和先行者,也是实行低碳生活最好的推动者和宣传者。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低碳意识现状不仅影响了他们低碳行为的实施情况,还间接影响了社会其他群体低碳行为的效率及践行情况。本文通过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及低碳行为的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低碳意识觉知状态的现状,发现大学生群体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大学生低碳意识的培育策略,以期为高校进行有效的低碳生态教育提供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考虑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碳排放总量及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等指标,并与全国及发达地区进行比较,明确了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运用LMDI分解模型,从经济规模、碳排放系数、能源利用强度、经济结构对影响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东部发达地区为参照,对其碳减排效果进行了评价;对新时期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3年,省交通运输厅以扶贫攻坚为抓手,将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及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18个县纳入了我省交通扶贫范围,并将民族地区17个县纳入了我省集中连片交通扶贫的政策支持范围,以重点支持民族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只是一个缩影,日前,记者就交通运输厅近年来支持全省民族地区的交通建设,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交通运输保障服务的情况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日益关注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在分析了低碳经济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低碳文化与生态文明具有核心价值观上的一致性,一方面,低碳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是低碳文化的发展目标;就目前而言,我国加强低碳文化建设主要面临着观念、体制、人才三大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低碳文化发展观,大力加强低碳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7.
杨柳青青 《民族研究》2023,(4):20-30+135
本文基于灰色预测法,对民族地区减排潜力进行预测评估和动态分析,指出民族地区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挑战和机遇,并据此提出民族地区碳达峰目标的推进方案。研究发现:(1)多数省区碳排放总量预计将呈现持续性增长态势,其中内蒙古、新疆增幅较大。(2)多数省区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且能在2030年前满足碳达峰的强度要求,仅内蒙古和新疆出现小幅上涨,由此说明,民族地区的排放效率不断提高,排放量总量增加为经济发展导致的能源需求拉动。(3)所有省区均存在能源输出且化石能源初始比例较高,因此多数省区呈现较高排放转出状态。但随着清洁能源跨区输出,转出能源增加但转出碳排放逐步下降。(4)内蒙古和新疆碳汇来源广泛且数量可观,广西、贵州和云南森林碳汇丰富,青海湿地碳汇突出,宁夏碳汇总量较低。针对碳达峰问题,民族地区面临能源需求尚未达峰,碳转移问题严重,生态红利释放不足等诸多挑战。建议民族地区立足比较优势,从新能源跨区合作、生态固碳增汇和低碳零碳产业集约化发展等方面入手,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把解决好交通问题,作为今后二十年内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这就为我们交通部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工作方向,提出了战斗任务。当前,交通运输的能力不适应运输量增长的需要,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保证国民经济以一定的速度向前发展,只有大力加强交通运输,才能有力地促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我国经济社会及交通事业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中国交通事业发展战略应尽快转向西部地区,尤其重点转向西北民族地区;探讨了构建西北民族地区交通运输网络急需建设的几项大型交通工程,并提出西北民族地区交通建设资金的筹措方案。  相似文献   

10.
交通运输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旅游经济不断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西藏自治区为例,在分析两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协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2年西藏交通运输在与旅游经济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其支撑与推动作用明显增强,虽然两者协调度目前整体水平较低,但呈波动上升趋势,遵循了旅游供求动态均衡变化规律。为了更有效地发展西藏旅游业,应加大西藏交通投资力度,提高运输效率,增强其与旅游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交通发展步伐,努力构建“和谐道路交通”,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着眼长远,进一步加快交通发展步伐;同时,还必须正确处理好交通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的关系,深刻理解构建和谐公路交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交通公路环境管理的重要途径,切实做好各项公路环境管理工作,为构建和谐公路环境提供思想支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面对新世纪,云南应当树立“内有凝聚力、外有吸引力”的文明进步形象。怎么树立这样的形象呢?就是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云南发展最大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在于劳动者的素质不高,在于社会管理水平低。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说到底是文化低。要扫除发展的最大障碍,消除这...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能源现状及产业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内蒙古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能源工业遂步形成了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能源工业经济体系。本文介绍了内蒙古能源现状及发展潜力,从内蒙古能源消费与生产变化趋势和内蒙古产业格局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发展战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2016年是青藏铁路通车10周年,适时回顾和评价青藏铁路给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央治理西藏带来的影响极具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2006—2015年铁路客货运输数据的分析、进出西藏交通的历史回顾,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比较,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唐朝到民国的诸多历史事件都表明,西藏对外交通干道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西藏本身的发展和中央对西藏的治理成效。第二,2006年铁路开通以来,青藏铁路效益显著,改善了进出西藏的时间距离、提升了进出西藏的物质规模等级、促进了旅游发展和文化交流。第三,将来要在已有青藏铁路的基础上进一步积极扩展铁路网,构建适合西藏特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突出推进铁路网络的区内延伸、内地联通和跨边境铁路的建设与论证。  相似文献   

15.
魏晋时期,山水画萌芽,宗斌在《画山水序》论述了山水“以形媚道”,创作目的在于“卧游”以悟道;王微指出山水画与地图的区别,强调创作山水画的情感宣泄;更重要的是在南朝时期甚至已经提出了关于山水画的优劣在于“格高而思逸”,这一思想奠定了中国后世山水画的审美追求,后世的画论对此继续发展,由此衍生出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品德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16.
川边藏区交通乌拉差徭考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拉”一词系突厥语,大约在元代传入藏区,藏文为(vulg)。“乌”意为徭役,“拉”意为掌管,即人民向统治者承担无偿劳役的意思。它是藏族地区封建领主制下,农奴主对农奴的一种强制劳役。农奴领到一份差地便为领主提供劳役地租,如无偿地为领主耕种土地、修建房舍、交通运输,供应柴草、背水喂马等,其中交通运输一项,即本文所论述的交通乌拉。  相似文献   

17.
能源是内蒙古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物质基础.多年来我区一直以传统石化能源消费为主,并且存在利用效率低、转化率低、资源能源浪费严重的现象.目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阶段,将消耗更多的能源,传统石化能源的有限性和经济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能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长期下去必然面临着"资源诅咒"的问题.所以,优化内蒙古能源结构,加速开发利用新能源,对提高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枣菏用新理念建设生态环保高速公路。作为山东省重点工程、民生项目,枣菏高速公路自规划设计伊始便重视公路建设质量、资源利用、能源耗用、污染排放、生态影响和运行效率之间的关系,以资源节约、能效提高、排放控制、环境保护为目标,用新理念建设生态环保高速公路。统筹规划设计,小心呵护生态。枣菏高速位于鲁南  相似文献   

19.
所谓资源转换,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国家发展重点向农业、能源、原材料等产业倾斜以及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为契机,充分利用区域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培植和强化优势资源产业,高起点利用新技术,提高加工附加值,促进产品更新和换代,形成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从而使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20.
试析广西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呈滞后态势;思想观念、资源条件、交通环境、体制与政策等因素制约着广西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加快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在于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建立科学的农村城镇化的资源积聚机制,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调整和改革与城镇化过程有关的体制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