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谈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与周平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受政策主体价值取向的支配,因而政策主体的阶级属性及其性质具有决定意义;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并非“民族主义”取向,而是以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为最终目标,适当倾向少数民族权益的维护和实现,从根本上说,是“国家主义”取向;中国民族政策演进发展的基本逻辑的各环节对少数民族权益的确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但仅是作为中华民族利益实现的重要方面,其最终指向是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少数民族权益.采取现行民族政策是否蕴涵着风险,蕴涵着怎样的风险,不能武断得出结论,而需要经过调查、实证.  相似文献   

2.
城市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当代城市民族问题的"理论回应"和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实践方式".意义殊为重大.城市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体现为"以人为本"、"民族和谐"与"民族团结"的统一整体,其本质属性体现为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概念的内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是少数民族成员对民族政治体系的心理反应,是民族政治体系与少数民族成员各自的政治实践,它包含政治心理和政治实践两个层面,并且二者密切相关.民族政治体系、民族政治体系的运作、少数民族成员及其政治实践构成了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基本要素.国家层面、民族层面和村社层面的政治认同是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4.
专业取向是民族预科教育特有的心理现象,通过对民族预科学生专业取向的调查研究,了解民族预科专业取向对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专业取向与预科阶段课程和教学组织形式之间的矛盾,提出解决矛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及我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调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周平 《学术探索》2002,2(6):58-61
任何民族政策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取向。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构成了民族政策的真正底蕴 ,是民族政策的真正本质。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一旦形成 ,往往演化为一种外在的力量 ,影响着民族政策的发展。长期以来 ,我国民族政策形成了一种“民族主义”的价值取向。此种取向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现实的情况表明 ,我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调整势在必行 ,通过调整确立一种将国家利益置于至上地位的“国家主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集中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一贯致力于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通过各种政策来维护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格局 ,确保国家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体现了对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和对我国民族关系的正确认识 ,是马克思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李卫英 《学术论坛》2007,19(10):177-180
我国的民族学校教育是以"关注社会"为其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为追求社会的均质化、地方性知识的失语和民族学校教育与民族社区教育的割裂.可通过以关注生命发展为目标重构学校课程体系、以成全生命自由为宗旨重组学校课堂教学、以尊重生命差异为基础重设学校评价体系的具体策略来重构民族学校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对教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教育价值取向的分裂表现在教育价值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理性与实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割裂与冲突上.教育价值取向的分裂严重制约着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创业教育是21世纪教育哲学的全新理念与新的教育价值观,它既立足于个人发展,又取向于社会需要,是一种理性与实用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创业教育实现了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教育质量价值取向有社会取向、学术取向和人本取向,当今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价值取向不利于研究生个体、高校学术和社会的科学发展,是一种不完全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确立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和导师的主导作用,树立科学发展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价值取向须以“人本取向”为“主轴”,以“社会取向”和“学术取向”为“车轮”,方能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少数民族学校的教育视野中,文化认同的取向不但是学生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接受,而且包含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接受和吸纳,将文化认同特指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时,是指中国少数民族操双语者对母语文化和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的个性及共同性的双向理解及接受,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对于民族学校构建与"多元一体化教育"模式与教育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相对独立地位的确立是教育价值取向发生的前提 ;丰富的社会实践及其文明成果是人类需要客观化的产物 ,为教育价值取向提供内容、动力 ;教育意识表达了主体对客观教育实践的“意向性”和能动介入 ,是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主观因素 ;分析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 ,目的在于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社会功能的互动关系 ,促使教育改革既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遵循“育人”本质 ,又体现社会需求对教育的全面制约性 ,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教育意识的合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基诺族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突出表现在把真正的民族平等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点和实践特征。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绝大多数成员认同的 ,包括有促进发展作用的意识观念、文化传统、意志情感、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等。应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及自豪感 ,社会公共意识 ,社会氛围和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民族精神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贵州少数民族审美思维中保留着较多的原始始神话思维的痕迹 ,其审美观念中的实用性价值取向是各民族艰苦生存环境与强烈求存意识的反映。真、善、美既是贵州少数民族追求的最高人格精神 ,也是他们追求的最高价值的美。  相似文献   

15.
世界多民族国家都普遍面临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的双重任务。文章通过批判性反思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指出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必须在“多元”的民族建构与“一体”的国家建构双重价值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同时,作者以新疆双语教育政策作为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政策的典型案例,分析其政策目标,指出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政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多元化”“以国家公共利益为重的一体化”和“以弱势补偿为先的公平正义”三个突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杨豹 《天府新论》2010,(4):24-30
传统爱国主义有其价值取向,我们可以从爱国、爱国主义和传统爱国主义的联系与区别入手,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传统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就是忠君爱国;民族至上;整体利益;忧患意识;强国意识.传统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在当代中国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民族复兴的源泉,是面临价值多元化背景中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动力之源.另一方面,正确认识传统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也有助于我们克服传统爱国主义中愚忠以及狭隘性、情感性为主导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并制定了具体的政策。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十分重视民族问题 ,坚决贯彻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思想、方针和政策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这主要是 :1 一切从少数民族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 少数民族的事一定要和少数民族商量的群众路线 ;3 各民族平等友爱、互助合作 ,实行民族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新型关系 ;4 诚心为少数民族服务 ,使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宗旨 ;5 在民族地区也要贯彻现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改革开放、加快发展、促进稳定 ,尽快帮助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6 坚持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 ,加强了民族问题的立法建设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相似文献   

18.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从政治价值取向、道德价值取向、人生价值观、公民意识、民族认同意识几方面总结论述民族地区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及其特点,并从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建设价值观教育新阵地、积极参加实践,巩固价值观念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族教育要在传统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民族教育不能单一化,而应多元化,这是我国少数民族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育的民族化和民族教育化是辨证统一的;教育的全球化和全球教育的民族化也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民族教育举措。本文基于国家认同教育的视域,探讨构建以国家认同教育为核心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的少数民族预科艺术教育路径和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