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引申法是翻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灵活运用引申法,不仅能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更能使译文入木三分,锦上添花。本文试从词、词组和句子三个层面,辅以中英文例句,并通过比较,来探讨如何在英汉互译中进行语义的引申。  相似文献   

2.
汉语在翻译成英语过程中的迁移作用在词语、语法、习语、成语和谚语等很多方面有正负二个方面的影响,正向迁移有正面的推进作用,负向迁移有负面的阻碍和制约作用。所以,英语教学应当运用科学方法,要特别重视语言基本技能培训,切实运用正向迁移作用,还要尤其重视英汉语言文化不同的讲授,从不规避负迁移造成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霓 《民族论坛》2007,(8):56-57
由于每个社会群体都有自己的共有知识、文化特点和语言表达方式,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对原文的信息加以增补,才能把原文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所谓信息增译,是指在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和风格的前提下,为了使目的语读者顺利、充分地理解译文而在译文中增加必要的相关信息。本文主要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信息增译问题及其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李媛 《中国民族博览》2023,(24):217-219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英汉互译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然而,在英汉互译中,由于不同文化的差异,常常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文化背景知识的不同、语言习惯的差异、文化概念的缺失、审美差异以及法律、政治、经济等体系的差异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英汉互译的准确性和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英汉互译,需要加强文化视角的理解和应用,找到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英汉互译的质量和水平。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在英汉互译中常见的文化视角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哈萨克语正字正音水平测试大纲》与《汉语标点符号国家方案》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研究句群之下的各层次说明句号、叹号、问号、分号、顿号、引号、括号与省略号的应用规则及职能范围,为翻译实践提供有效样板,以减少误识误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比了英汉语被动形式的特点与差异,结合翻译中具体的例句来分析英汉互译中被动、主动结构的转换规律。掌握这些特点和规律,在翻译时我们就可以自觉地运用它们,更好地做到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思想内容,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对商标保护的现状、对企业商标进行保护的意义、驰名商标的保护及思考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建立对企业商标特别是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流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汉语拼音为主的汉语字母商标词已不能满足拓展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汉语字母商标词的英语化已成大势所趋。汉语字母商标词的英语化有多种表现形式。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这种“英语化”了的字母商标词将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藏汉翻译学研究中,历史虽然选择了可译性,但长期的翻译实践并未消除人们一直以来对它存有的质疑.藏汉互译中的顾虑,在于历史认同可译的同时,仍在肯定着译文存在的解释主观色彩以及存在着的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互译最后的命运成了"必要之恶".作者认为,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思考,这些顾虑和质疑在语言哲学上并非不可解释和接受.在具体的论证中,作者通过句法哲学、语义哲学等科学的语言哲学知识,分析了这些顾虑存在的原委,探寻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肯定了藏汉互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书名是读者了解一本书最直观的方式。作者往往需要通过一个简单的书名来表达整本书的核心内容并且吸引读者的眼球。一个恰如其分的书名能够为一本书增添不少色彩。然而,面对已有的中文或者英文书名,译者应当在不改变作者原意的基础上,跨越极大的文化差异,翻译出让双方都可以理解的书名,并且在纷繁复杂的翻译方法中,选择最恰当的翻译方式。本文主要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分别从书名的英译汉以及汉译英两方面对书名的翻译方法即音译与直译、意译、直译意译结合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1.
商标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知识产权,有着企业"黄金名片"之称,是企业走向国内外市场的"金护照"。从事清真产业的企业必须面对国内、国外市场的商机,充分认识到商标在商业竞争中的作用、价值,多层次多角度制定自己的商标战略,使商标在企业的经营中充分发挥其作用,真正实现清真食品商标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英汉习语的修辞方式是英汉两个民族语言中最生动、最精炼和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基于英汉民族多方面的文化差异,在英汉习语的翻译过程中,不仅要确切地传达原文的含义,更要体现原语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较深的对英汉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比较分析两个民族的异同,从而更加准确、灵活地进行翻译.本文通过英汉修辞中的比喻来分析对比英汉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浅谈英汉礼貌语言与文化价值观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语用学中的六项礼貌原则,即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及同情准則。并围绕这六项准則及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性,从“礼貌与隐私的关系,礼貌同‘脸’、‘面子’的关系“等六个方面切入,详细论述了英汉礼貌语用与文化价值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商标命名实际上是一种符号化讯递过程.符号化是由商标名称的标记功能所决定的,而讯递过程则体现出商标名称的广告功能.符号学的翻译原则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这一翻译原则对商标词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请求言语行为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从社会、语言、文化三个层次,探讨了英汉请求言语行为存在差异的深层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6.
《西藏研究》2016,(4):2+121
《西藏研究》藏汉文字样及LOGO由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2014年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具有依法支配其注册商标并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包括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的排他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续展权和禁止  相似文献   

17.
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品牌的策略中,充分发掘商标的价值,应用商标法律制度是创建民族地区企业品牌的核心.本文以商标的功能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商标法的规定,针对民族地区企业品牌创建各阶段的特点和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设计、维护、提升全方位的商标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从习语的来源及使用情况,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对英汉习语之间的差异作一探索.翻译时除了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尽可能地保持原文习语的形象比喻、修辞效果及特色、使用情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在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中,通过时比词汇在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反映在涵义、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异同来分析、总结如何融文化知识于教学中,以导入文化的方式,发挥学生的联想记忆能力,来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从而使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起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龙文化的演变史可以看出,西方的“dragon”与中国的“龙”尽管都是想象的产物,但绝不可以划等号,它们的文化渊源不同,形象有别,神话中的职守各异,象征意义相悖。龙和龙文化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龙的英译应以音译为上,以达到准确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