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才思与文章写作的关系,在刘勰以前就有人谈论了。晋葛洪说:“夫才有清浊,思有修短,虽并属文,参差万品。”(《抱朴子·辞义》篇)这是说由于才思的不同,造成文章写作的个别差异。可是才的“清浊”究竟指的什么,还是很难弄清楚的。而且从魏晋以来,文人对于才性的同异,有不同的看法。《世说新语·文学篇》称:“(钟)会撰‘四本论’。”刘孝标注引《魏志》日:“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下面解释说:“‘四本’者,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傅嘏论同,李丰论异,王广论离,钟论合。”  相似文献   

2.
魏晋才性同异离合之论是玄学清谈的重要命题,其论的具体政治背景,与汉末以来士之性行与才能是否为一,以及魏创九品中正制以来对人才的乡里评议与台阁授官能否分离这两大问题密切相关.正始中夏侯玄从政治操作层面,维护台阁铨衡用人之权,分别"上之分"与"下之叙",主张任用考察士人时应对才能与德行"明其分叙".两者前为"事理",后为"人心".在才性关系上既主才性离,又承认才性同,视才性的同异离合为相反而相成.体现了正始玄学家糅合儒道,打通天人的哲学努力,是正始玄学"名教出于自然"思想在才性论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一、魏晋清谈的盛行和两晋的言文分途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盛行标榜老壮虚无学说,剖析名理,品评人物和讨论才性的风尚,称为清谈,又叫清言或玄谈等。从《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一书所载魏晋清谈家的活动情况看,当时清谈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专题性的:或析老庄,或讲小品,或论才性,或辩有无。进行的时候,主客往复问难,弥时累日,废寝忘餐,非得辩个舒心畅怀,不能罢休。凡是这种清谈,主讲者须有专攻,如王衍“惟以谈老庄为事”,殷浩“才性”是其胜场。《世说·文学》(以后凡引《世说》,只举篇名)等篇对这种清谈颇有所  相似文献   

4.
盛行于魏晋士大夫之间的“清谈”,与汉末“清议”并无先后的承继关系,人人清谈并且清谈易、老、庄的玄理,只是出于士子展现才性的需要。而这样的需要,正与两汉选举乡里路线的废弃、选举之权落于名士之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一、清谈与九品中正在选举上的血缘关系起于东汉末年的清谈,是品人物、办乡举的清议,自始就跟选举制度分不开。《魏志》卷七注引《九州春秋》云:“初平中,焦和为青州刺史。黄巾寇暴……和不能御……入见其清谈干云,出则浑乱,命不可知。”《魏志》卷一注引张璠《汉记》载郑泰说卓云:“孔公绪能清言高论,嘘枯吹生。”这是清谈起于东汉末年的证据。《后汉书·史弼传》注引《先贤行状》:“清论所加,必为成器;丑议所指, 没齿无怨。”《魏志》卷十一注引《邴原别传》:“是时海内清议,云青州有邴、郑(玄)之学。”  相似文献   

6.
《宋史·陆游传》云:“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晚年再出,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机清议。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有先见之明焉”。又论曰:“陆游学广而望隆,晚为韩侂胄著堂记,君子惜之,抑《春秋》责贤者备也”。  相似文献   

7.
清谈与麈尾     
魏晋士人雅好清谈,清谈时,常手持麈尾,以助谈兴。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推论,麈尾的出现与魏晋清谈密切相关:“汉魏以前,不闻有麈尾,当起于魏晋谈玄之士。”稽之史籍,余氏所论,非妄言也。综合有关资料可知:麈尾为麈之尾毛制成,其形状有如树叶,上端椭圆,下端平直。其下装有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柄。一般为木柄,名贵者有白玉柄、象牙柄、犀牛柄等。据南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引《音义指归》云:“鹿之大者为麈,群鹿随之,皆看麈所往,随麈尾所转为准。今讲僧执麈尾拂子,盖象彼有所麾故耳。”由此可见,手执麈尾者,往往为清谈时在座诸人中的主角或…  相似文献   

8.
毛诗笺疏质疑——二南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郑君康成六艺论云:“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今绎笺义,知其所谓不同者,实以毛义为非;其下已意者,则以己说易毛,或依三家之义以释诗也。惟郑君即云宗毛,而又兼采三家者,意在删取众家,归于至当。其易傅者,非有意与毛立异,乃依经序为说耳。其主三家者,非徒左右采获,由疑毛传未合经序之旨耳。只其揅之过深,求之地当,致有求合而反离,求密而反疏者。故宋儒讥其按迹以议性情(王应麟汉书地理志考证引李氏语),而清人复病其说之膠滞也(朱鹤龄诗经通义)。唐贞观中,孔颖达等撰毛诗正义,其书以刘焯毛诗义疏、刘炫毛诗述义为稿本,故能融贯群言,包罗古义。惟其于毛、郑义有异同处,往往左毛右郑,而于郑君宗毛为主之本意,反忽而少察矣。  相似文献   

9.
阎琦教授裒辑发表在各学报、报刊的旧作而成《识小集》一书,这比起他分量颇重的专门著作,如《韩诗论稿》《韩愈评传》(合撰)《韩昌黎文学传论》(合撰)《韩昌黎文集注释》《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合撰)等,似乎是零散"小识"。然而它们也大部分是围绕李白研究、韩愈研究等唐代文学研究界重点、热点问题而展开的,则书名所谓"识小"者,非所识对象之"小"也。阎先生遵从乾嘉学派以及近代陈寅恪、钱锺书、程千帆等人的治学之路,强调"既要有考订者微观的目光,还要有评论者宏观的目光,再加上艺术鉴赏者的目光。以微观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际天主教在华传教士利玛窦在基督教神学框架内,用西方哲学元素论改造中国传统儒佛元素论,以"四行"代"五行"、"四大".明末中国天主教徒杨廷筠沿袭其传教士老师的思路,也基于基督教创造论对儒家和佛教的元素说进行了辨析.认为,儒家宇宙构成论体系中的阴阳五行观念,与基督教创造论体系中的四行观念,异中有同:异在元行的种类和数目不同,同在其共为万物的质料.而佛教四大元素说,则是基督教四行说的改头换面.但是,他也表现出不同于其传教士老师的倾向,即仍在传统哲学意义上解说气在万物生成中的本原作用,并吸收佛教假合说的内容以论证基督教观念.杨廷筠的辨析,表现出他调和两种文化传统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杜信孚等人编著的《同名异书通检》,其书第54页云: 西京杂记:1.二卷汉刘歆撰清乾隆五十二年抱经堂刊本2.晋句容葛洪撰津建秘书本3.梁吴兴吴均撰学津讨原本杜在该书《自序》中说:“在我国浩繁的古代书籍中,存在着众多的名实混淆情况,……有二人或多人撰写不同书籍而采取同一书名者,有一人作二书而同作一书名者,且有父子二书而同一书名者”。从书名  相似文献   

12.
《切韵》承前代韵书,分“东”“冬”为二部,顾炎武《音论》说:“所谓一东二冬三锺者,乃隋唐以前相传之谱”,此后凡属《切韵》一系的韵书,“东”“冬”之分,均相沿不废。参与《切韵》撰作的颜之推说:“河北切攻字为古琮,与工公功三字不同,殊为僻也。”颜氏为审音高手,他以为“攻”字切“古琮”(冬韵),不同于  相似文献   

13.
余告退上庠之江湖,返归人境之自然,自题陋室双桐荫馆一联云:"秋访名山春临丽水,冬勘异史夏赏逸诗".今秋溽暑,忽忆明岁乃诸葛"隆中对策"1800周年之期,乃比勘史传,撰此拙文,非所谓研究,欲表仰止景行之微意耳.  相似文献   

14.
欧阳修自撰《新五代史》,写了五十多篇序和论,还有二百多条小注,其中有不少也是论的性质。后来,他奉勅与修《新唐书》的本纪、志、表三部分,又写了序、赞二十余篇。这些序、论、赞所涉及的问题虽然很多,如《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赞》论唐之兴盛,卷十《昭宗本纪赞》论亡国不必皆愚庸暴虐之君;《新五代史》卷二《梁太祖本纪论》论不伪梁,卷四《唐庄宗本纪论》论沙陀世系,卷十《汉高祖本纪论》论即位改元,卷十三《梁家人传序》论女祸,卷二十四《郭崇韬传论》论枢密使之沿革,卷二十  相似文献   

15.
贾谊人生悲剧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谊是历史上一个很有典型意义的悲剧性人物。后世之人公认贾谊短促的一生是一幕悲剧,但对其人生悲剧酿成的原因,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司马迁撰《史记》,以贾谊与屈原合传,虽不便明论是非,然而对二子惋惜悲悼之情,溢于言表。其实司马迁自己就是屈原、贾谊一流人物,寓已之愤怨于《屈、贾列传》之中,今后世读者莫不为贾谊的人生悲剧哀痛惋惜、愤愤不平。刘向不避忌讳,直言贾谊“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汉书·贾谊传》赞)班固持论较刘向平和,云“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同上)  相似文献   

16.
一、《诗品》正名《梁书·钟嵘传》云:“嵘尝评汉、魏、六朝五言诗,名曰《诗评》。”《南史·钟嵘传》则称此著作为《诗品》。《隋书·经籍志》有著录,云:“《诗评》三卷、梁钟嵘撰。”注云:“或作《诗品》。”《新旧唐书·艺文志》则承《隋志》之旧。南宋以还,官私书目著录则仅署《诗品》之名,不复有《诗评》之称。是书名称沿革,大致如此。《梁书》作者姚思廉、《隋书》作者魏征等,均初唐间人,而此两书同时在唐贞观三年  相似文献   

17.
歇后三式论     
本文讨论歇后修辞,分四部分:一、界说与结构;二、歇后一二式;三、歇后第三式;四、三式同异论。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一部学术价值相当高的工具书,但它也有不少疏漏之处,余嘉锡曾作《四库提要辨证》,驳正其失。今就平时读书所得,仿余氏体例,订《提要》之误,共十八篇。一、通鉴外纪《提要》卷四十七云:“宋刘恕撰。恕字通原,其先世京兆万年人,祖受为临川令,葬于高安,因家焉。……恕……初授矩鹿主薄,寻迁知和州、翁源二县。会司马光受诏修《资治通鉴》,奏以恕同司编纂,转著作郎,熙宁四年,以忤王安石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平仄产生的前提,是汉语声调之四声体系的发现。要讨论古汉语中的平仄现象,必须了解四声原始嬗变。在我国古代,最早提出汉语声调之四声体系的,是梁代的沈约。《南史·沈约传》云“约撰《四声谱》……自谓入神之作,武帝雅不好焉,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南史·陆厥传》云:“汝南周颙,善识声韵,为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可见,沈约、周颙等人不仅仅提出了四声之说,且将其有意  相似文献   

20.
在"一分为三"论者中,观点是大同小异的,有着诸如此类的各种提法:一分为三、三分法、三位一体、合三为一、三元论、三本论、三点论、三段论、三段式、中介论、对立中介、同异反论、三维性、立体思维、三极乏道、鼎立统一、中庸之道、三管齐下、骡子哲学等等。他们的提法尽管不同,但其总纲或者说核心是"一分为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