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唐勒》、《小言赋》和《易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孔子与《易传》的关系,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是以十翼为孔子所作。对此说表示怀疑的,始于北宋欧阳修的《易童子问》,而清人崔述作《洙泗考信录》,专有《辩作<易传>之说》一篇,论之尤详。近人论《易传》作者,多援崔氏之说,但也有加以驳正的。如日本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其《孔子世家》考证引崔述语,逐条反驳,并历引《战国策·秦策》蔡泽语、宋玉《小言赋》、《荀子·大略篇》、《礼记·乐记》、《韩非子·外储说》、《新语·道基》等篇及《淮南子·缪称》,证明《易传》流行久远,为各家引  相似文献   

2.
《鬼谷子天机妙意》序杨向奎《史记》说苏秦、张仪俱师事鬼谷子先生。《汉书·艺文志》纵横家著录《苏子》三十一篇、《张子》十篇,而不及《鬼谷子》。《隋书·经籍志》著录《鬼谷子》三卷,有皇甫谧注本和乐壹注本,而不及《苏子》和《张子》。《旧唐书·经籍志》著录《...  相似文献   

3.
<正> 出现于西汉的《毛诗·大序》,是儒家《诗》论发展史上继孟子、荀子而后的一篇经典性文宇.它在中国古代诗论史上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这是古文论界所公认的.然而,关于它本身的理论价值,古文论界的意见并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代表着否定的一方,郭先生认为:“《毛诗·大序》一篇对后世的文学批评虽有相当大的影响,但是也不出儒家论诗的意见.没有什么新义.”持肯定意见者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4.
一、从情感境界   析《岭·格萨   尔王传》“降妖伏魔 ,救护黑发百姓”,是《岭·格萨尔王传》这部卷帙浩瀚、结构宏伟的英雄史诗的主题。赞颂英雄们的大智大勇、忠诚无私和揭露古代社会的重重凶恶和残暴、救护深受苦难的百姓 ,是史诗理念的本质 ,是古代人民大众人生观的反映。主人公岭·格萨尔的英雄业绩表达了人们除去面临的祸患 ,创造光明、美好生活的愿望。在现实社会 ,当人们处于一种灾难深重的境地时 ,总是渴望扭转苦难的深渊 ,寻求天赐良机的到来 ,既寄托于大自然顺助人意 ,又寄托于人自己信心的持久与迸发。在这样的背景下 ,…  相似文献   

5.
《龙泉神剑歌》新校并序颜廷亮《龙泉神剑歌》见P.3633,系草稿,共抄42行。第42行后面,尚有7行,系7言诗三首;大约系作者拟补入《龙泉神剑歌》而又未及补入者,兹姑作独立成篇之三诗首置之,不校补于《龙泉神剑歌》中。《龙泉神剑歌》是金山国宰相兼御史大...  相似文献   

6.
《诗·周南》历来有“正风”之称,《周南》的十一篇小序也是全诗各篇小序的纲领。然而,我们对它加以考察,则不难看出,《周南》的序之所以被奉为纲领,则因为它始终贯串着一条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的主线,这条主线便是出自《礼记·大学》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义。《礼记·大学》是这样主张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入,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为汉儒所辑,  相似文献   

7.
《忆拉萨》是二十世纪初一篇藏文抒情长诗,一九七九年,作为藏族的优秀文学作品而被选入六所民族学院协编的《历代藏文选》教材,一九八一年,藏族学者霍康·索朗向巴尔发表在西藏文艺一九八一年第三期藏文版上的《简论藏族文学的发展进  相似文献   

8.
臧克和  王平 《学术研究》2002,(8):155-156
上海博物馆最近公布了该馆所藏并整理的一批“战国楚竹书”材料。编者称 ,其中有先秦音乐的内容如《孔子诗论》、《诗乐》和几篇未见于《毛诗》的诗篇。今本《诗经》以《国风》、《小雅》、《大雅》和《颂》为序。竹书《孔子诗论》中的序列与此恰相反 ,称为《讼》(颂)、《大夏》(夏、雅通)、《小雅》和《邦风》。《诗论·序》论次也和今本《诗经》的大序相反。许多诗句用字和今本《诗经》不同。竹书《孔子诗论》没有今本《诗经》小序“刺”、“美”的内容(《楚竹书·序》)。由此也可窥见传世文献未曾记录的两千多年前的《诗》篇和“孔子诗论”内容。本文结合古文字、古文献的考释 ,作些初步讨论。这里发表的是第三部分  相似文献   

9.
朱光潜先生把他的《西方美学史·序论》第二部分《研究美学史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它的艰巨性和光明前途》,单独成篇,题为《研究美学史的观点和方法》,发表于1978年4月的《文学评论》。后又把这篇文章中的重要论点,再抽出来作为一篇,题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质疑》,发表于1979年1月的《华中师院学报》。然后是作为《西方美学史·序论》第二部分,于1979年出版。分别三处发表的文章,在论述和文字上虽多少有  相似文献   

10.
<正>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二卷收入郭老读了鲁实先的《〈史记会注考证〉驳议》后写的《满江红》词,全集注释说:“本篇在收入《蜩螗集》前未见发表过。”此说不确。据查,这首词发表于1940年8月23日新加坡《星洲日报晚版·繁星》,题为《满江红并序》,署名郭沫若。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半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塑造了马丁·伊登这一超人形象,他是作家超人英雄观的显现。马丁·伊登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伦敦的超人英雄观:他的超人是野性的,是复杂矛盾的,是追求完美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当代美国文学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女作家 ,其中尤以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引人注目。她的小说《最蓝的眼睛》、《宝贝》、《所罗门之歌》、《秀拉》等发表后 ,好评如潮。 1 993年 1 2月 7日 ,托尼·莫里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使她进一步走向了世界 ,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一经接触其代表作《所罗门之歌》 ,读者们便进入了一个充满魔力的超自然世界。小说以主人公奶人在其姑姑柏拉特引导下的寻根历程为主线 ,以所罗门之歌贯穿始终 ,时间跨度一百多年。在此期间 ,读者见证了奶人的出生 ,他绰号的由来 ,他如何偷窃自以为装金子的口袋及由此…  相似文献   

13.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最初是根据生活在青藏高原安多地区岭尕地方的历史人物岭·格萨尔王的事迹创作而成的。近百年来,在国际“格学”研究中,探讨这一史诗形成的时代,是人们常常提到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弄清这一史诗最初形成的时代,即史诗产生的上限年代,首先必须弄清史诗主人公岭·格萨尔在世的时代。弄清了历史人物岭·格萨尔在世的时代,《格萨尔》史诗产生的上限时代也就可以肯定了。为了弄清岭·格萨尔在世的时代,对岭·格萨尔的生年进行一番探讨,这是很必要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意见,求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4.
1980年,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大学穆哈热姆·艾尔根教授,继前人第四次刊布了一本流传于我国古代西域和中亚其它地区名为《阔尔库特祖爷书》(以下简称《书》)的文学巨著。他还为这本书写了前言,并作了注释。不期而然,在我国哈萨克族民间,很久以来就流传着一个名叫《阔尔库特之歌》(以下简称《歌》)的英雄史诗。1982年它也被形之于笔墨,在我们新疆哈萨克文学丛刊《遗产》的同年第1期上披露了。《歌》与《书》在篇幅上虽然不能相提并论,但其内容的基本精神却如出一辙。因之,读  相似文献   

15.
亨利·詹姆斯的《黛茜·米勒》是他早期“国际题材”小说的代表作,发表于1878年,当时曾名噪一时,至今仍烩炙人口,流传甚广。亨利·詹姆斯在这部著名中篇小说中,通过“意识中心”这一媒介,采用对比的方法,塑造了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了十九世纪末叶美国文化同欧洲文化的差异,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族作为一个新兴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6.
赵树理最早发表的著作《打卦歌》,很长时间没有找到。但我在翻检一九三一年《北平晨报》时,在一月十四日第五版的《北晨艺圃》副刊上发现了这首诗。署名“野小”,这是赵树理早年使用的笔名之一。赵树理曾说过:“我的父亲是野大,我就是野小。”意在表明自己是村野里生长的“小字辈”。这首诗的发现使我们看到这位具有独特的大众风格的当代著名作家,他所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却是一首七言古体诗。现将全诗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陆机是我国封建社会在古典文学理论方面卓有成就的人物,他的《文赋》是继曹丕《典论·论文》之后我国古典文学理论的第二篇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与陆机的《文赋》,在古典文学理论史上虽然相距七十年左右的时间,但是两篇光辉的文学理论的著述可以互相补充,堪称我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姊妹篇,曹丕的《典论·论文》以评价作家、作品为主,也兼谈了文学创作的体裁、风格和文章的作用.陆机的《文赋》以创作构思为中心谈了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文章的的体裁,风格和作用.二者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他祖父陆逊是吴国的丞相,父亲陆抗做吴国的大司马.公元27年陆抗死时,陆机仅有十三岁,然而他却领兵为牙门将,陆机在吴国灭亡之后,曾经与弟陆云返回故里,闭门苦读十年.《晋书·陆机传》载:“机身长七尺,其声为雷;少有异才,文章盖世.”晋武帝太康年间与陆云同去洛阳,由于家世的显赫和才学的优异,在文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钟嵘在《诗品序》里这样写道:“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流风未沫,志文章之中兴也.”晋武帝死,惠帝即位,司马氏家族互相争权夺势,发生了“八王之乱”.永康元年(300)赵王司马伦杀贾皇后自为相国,举陆机为相国参军.次年,司  相似文献   

18.
《诗经》最晚诗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中最晚之作是哪一首?历来众说纷坛。《毛诗序》认为是《陈凤·株林》。《序》云:“《株林》,刺灵公也。淫乎真姬,驰验而往,朝夕不休息焉。”据《左传》载,此事发生在公元前598年。《韩诗外传》认为最晚之诗是价出风·燕燕》。这是一首写卫定姜送其儿媳大归的诗,时在公元前558年。较之《陈风·株林》晚40年。梁启超先生亦主此说(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卷二《分论》)。清王夫之则主张《秦风·无衣》是秦哀公为申包前乞师而作。其《诗经稗疏》云:“《春秋》:申包管艺师,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人刘向《新序》亦云然。《吴…  相似文献   

19.
《毛诗序》,是《诗毛氏传》前面,《国风·周南》第一首诗《关睢》题下的一篇序言。这篇序言的作者是谁?有无大小序之分?现在均尚无定论。但是,这篇序言却继承和发展了春秋、战国以来儒家的诗歌、音乐理论,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诗经》的创作经验,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独特见解,成了汉代经师们传诗的一种最新美学理论,对后世的诗歌和文艺评论,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很有必要加以深入的讨论。因此,我就想从这篇序言常用的“风”这个美学术语入手,论述一下《毛诗序》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有三篇《扬之水》:《王风·扬之水》、《郑风·扬之水》和《唐风·扬之水》。前两篇都是很标准的叠咏体,而《唐风·扬之水》的章句却不相等。在国风中,各章的句数不等者共九篇,我们认为都是由错简、脱简、传抄失误造成的①。因为风诗是春秋时代的乐歌,为了反复咏唱,各章的句子可以相似或相同,但各章的句数必须相等,以便用同一曲调反复咏唱。这如同现在的多遍歌词,各遍的歌词可以不避重复,但各遍的句数必须相等。据此,《唐风·扬之水》应为三章章六句,怀疑第三章脱二句,试拟原诗章句如下。疑缺之处,以□代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