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绩效为分析单元,在反思传统公共项目绩效管理模式的公共性、委托代理及契约不完全性的基础上,认为治疗公共项目绩效管理"顽症"的根源就在于没有解决好绩效管理的工具性特征与公共项目所体现的公共价值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文章构建了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公共项目绩效治理模型,试图解决这种矛盾与冲突,并期待本研究能为以后的公共项目绩效管理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共治理视角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估不可能只涉及单一主体,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确定需要克服单一主体的局限来保证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公正。基于公共治理视角和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构成及其多元化构建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分析,实现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应构建参与型文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内外主体合作效力,实现参与途径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4.
欧盟扩大被认为是对现有治理体系的一种外在冲击,它扩大了欧洲的公共空间,也使得这种公共空间多样化。在这种新的环境下,等级制的治理模式越发显得缺乏解释力,欧盟不得不采用更为灵活、分权和软性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个人的心理问题一旦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就会扩大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开展了以社区为单位,为辖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实践探索。逐渐在国内流行和本土化的公共治理理论,为研究和审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如何更好地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此,本文从治理主体多元属性出发,提出政府、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居民三者构成完整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圈。三者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从而实现"共治"的目的,最终推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村民公共参与指村民通过参与社区公共生活,影响社区公共权力运作的行为。调查显示,由于受媒介接触、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村民公共参与呈现出"社会性参与热情而政治性参与冷漠"的两极分化趋势。通过交互分析发现,村民公共参与的所有变量与乡村治理绩效均具有显著性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则表明,村民公共参与对乡村治理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力度很一般。其中,政治性参与对乡村治理绩效的影响较大,社会性参与对乡村治理绩效的影响较小,这一结论对我们寻找乡村治理绩效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其所具有的高杠杆性特点,也大大增加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投资者的内部治理和行业自律不能有效地治理衍生品交易带来的风险。衍生品交易的高关联性特征使得交易产生的风险很容易迅速的扩大和蔓延,而衍生品交易越来越强的国际化特征更加剧了这一点。要有效治理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必须加强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实行国际多边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和各种全球性问题的蔓延,民族国家在全球治理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以国家为中心的多边主义治理也不断暴露出内在的局限性,非政府组织、全球公民社会等非国家行为体对全球问题的解决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球治理的紧迫现实呼吁新的多边主义。新多边主义是在多边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全球公民社会进行国际合作的产物。虽然新多边主义治理替代多边主义治理并非易事,但是它对全球治理的重构正在缓慢和艰难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和税费改革的进行,压在中国乡村基层组织(自治组织和基层政权)身上原有的沉重工作压力不断减轻.与此同时,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在原有历史欠账基础上不足程度进一步增大,形成"一减一增"的现象,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逐渐不适应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新的绩效型乡村治理模式进入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企业所有权的安排.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上,公司经历了一个由物质资本独享企业所有权,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再到利益相关者共享企业所有权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在公司治理方面,企业经历了从单一的物质资本主导下的单边治理,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主导下的双边治理,再到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平衡的多边治理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李少惠 《学术论坛》2013,36(1):34-38,43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层面上基于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一种总体文化战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本身就是政府文化治理的制度设计和体制创新,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文化管理模式,对之进行彻底地制度性重构,走向全新的服务型公共文化治理模式。本文从公共治理理论出发,提出了我国政府公共文化治理的路径选择,应包括科学定位政府元治理的角色和功能、建立公共文化多元主体合作机制、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变革财政投资结构及强化公共文化治理绩效评价等。  相似文献   

13.
多中心治理理论:一种公共事物自主治理的制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公共事物自主治理的制度理论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公共物品供给结构的多元化,强调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社区组织均可成为公共物品的供给者,从而把多元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来。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主治理和自主组织。自主治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一群相互依存的人们如何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性治理,并通过自主性努力以克服"搭便车"现象、回避责任或机会主义诱惑,以取得持久性共同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15.
城市社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条件,传统由政府提供社区公共产品的单中心治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偏好,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提出了通过变革政府职能、创建居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形成多中心治理的协调机制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等措施,规避供给不足或供给过度,构建一条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均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农转居社区作为一种独特的社区类型,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治理问题,内在地要求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与成熟的城市社区相比,当前农转居社区治理能力总体水平不高,相关主体参与治理的能力偏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基层党组织转换不彻底、政府服务缺位、社会组织发育不良、居民参与意识不足等,制约了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在优化各治理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强化各主体的能力建设,注重形成整体合力,以提高农转居社区的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机构网络基本形成。借鉴国际上普遍应用的政府管理工具——绩效评估,以公共文化机构建设、管理及服务的绩效评估作为切入点和抓手,以公众满意度、文化价值功能及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作为绩效评估的核心,构建公共文化机构绩效评估框架,探索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优质化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共参与——以武汉市W社区论坛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社区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和公共领域的本质性规定与其实际运行中的行政化特质之间的张力指引了对社区公共参与这一研究题域的建构.通过对武汉市W社区论坛这一新型参与机制和组织形式的演变历程、生成逻辑和运作机制的分析与考察,可以看出,当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呈现出政府主导性和自主自发性两重面相,在一定意义上是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和政府部门三个行动主体合力建构的结果.而我国社区建设的顺利推进和社区治理的有效运行,关键在于社区参与机制的制度化与政府治理体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管理是关键。因此,我国政府应借鉴西方国家公共治理的模式,结合中国的实际,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效的利益机制,确保社会公平,发展全民社会。政府与公民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