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资本论》创作历史看马克思科学辩证法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不但没有制定“辩证唯物主义”的术语 ,也没有写出专门的唯物辩证法的著作 ,但他却留下了作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资本论》的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是通过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其方法来体现的 ,甚至可以说其完成形式的实际存在形态就是《资本论》的方法论体系。因此 ,我们探索疏通《资本论》的哲学脉络 ,破解和阐述其对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内涵的隐喻和明示 ,实质就是透视《资本论》创作过程背后的思想活动的内在本质。一、马克思的理论活动的出发点马克思理论活动的出发点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机体及其经验事实 ,这就规定了他首先着手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唐瑭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10):13-19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不仅要从批判的角度反思政治哲学的研究前提,还要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中,导引出政治实践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研究政治哲学的方法论,一方面澄清政治哲学的研究前提,即从社会生产前提出发展开政治哲学探讨;另一方面则要对历史发生过程与政治实践形式作区分,并能正确理两者的辩证关系。新辩证法学派试图从形式辩证法角度重建二者的理论关联,但扼杀了内蕴于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中的唯物辩证法。重新阐释价值形式理论中的唯物辩证法,可以反思形式辩证法的问题,有助于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重构。唯当中国的政治哲学研究能从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桎梏中走出来,我们才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自我主张。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是理解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的一把"钥匙",是马克思前期"改变世界"思想的逻辑必然结果。《资本论》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的最终完成,它所揭示的"个人受抽象统治"的现实生存境遇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理论契机。《资本论》所建构的"批判的辩证法"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将《资本论》的研究方法称为"合理形态"的辩证法。在马克思身后,研究者们对这一辩证法的理解定位发生了从素朴意义到认识论—实践论意义的总体变化,但是在将"合理形态"辩证法最终定位为实践辩证法的基础上,却又矫枉过正,忽视了马克思原典中素朴辩证法的合理地位和重要意义。通过研究《资本论》的经济危机理论,我们能够从中找回马克思原典辩证法的多重意蕴。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界关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解,分别有"活动""视角"和"革命化"意义的马克思实践哲学这三种方式。其中,"革命化"意义的马克思实践哲学是一种以现存世界的革命化为性质、以改变世界为根本使命的哲学,它是理解《资本论》哲学性质的重要视域。以此观之,《资本论》哲学正是在一个现实具体的社会生活层面上将实践哲学的"革命化"规定性展示出来的典型。《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性思想、关于经济范畴的本质性思想以及关于资本运动的辩证法思想,都在本质意义上指向了同一个方向: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或改变世界,由此《资本论》哲学才实现为"革命化"意义的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6.
生产方式作为马克思《资本论》的核心论题,长期以来备受国内外学界的关注。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分别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空间地理学等路向对其进行理论阐释。哲学路向的探讨,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的内在结构及其过渡,拓深了对这一理论哲学意蕴的考察;政治经济学路向的探讨,研析了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蕴含的抽象思维方法并用于考察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分期,凸显了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的方法论意义;空间地理学路向的探析,阐释了帝国主义的空间生产、积累及其矛盾,拓展了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的现代批判意蕴。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的多重路向阐释,展现了《资本论》内在的多维思想意涵。  相似文献   

7.
“一”与“多”的关系是辩证法的重要谜题之一.在黑格尔—马克思的逻辑理路中,这一谜题获得了从“一”到“多”“内涵式”发展的求解,即由“一”内在、必然地生成“多”的逻辑求解.在两位辩证法大师之间,马克思又将黑格尔思想的内涵逻辑改造为历史的内涵逻辑,从而将“一”衍生“多”的过程理解为人类社会实践的理论表征.马克思的“一多”辩证法最为集中地展现在《资本论》的商品章里:从简单价值形式演进为另外三种复杂价值形式的过程,正是经济范畴的“一多”辩证法;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主导性质,这一过程又成为通过价值形式发展史的显微分析而进行的宏大批判,即世界观的“一多”辩证法.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构建了马克思的"新哲学",马克思的新哲学是在对现实物质生产过程的研究中,找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新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改变世界。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新哲学的经典表述,其一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其二是在1859年写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后者与前者的差异在于,通过《资本论》马克思实现了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证,构建了马克思的新哲学。从纵向"内在贯通论"和横向"内在贯通论"两个维度来看,马克思的"新哲学"既是唯物的,又是历史的,当代物质生产实践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影响《资本论》的理论效力,《资本论》依然是我们批判和改造当今世界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9.
辩证法是《资本论》这项"伟大艺术品"的"建筑术"。以批判性和革命性为本质的《资本论》的辩证法是人的存在方式的理论表征,它谱写的是"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两座城市"的变奏。辩证法的存在论意蕴不仅洞见了"第一座城市"即"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危机,而且还预见了"第二座城市"即"共产主义"的到来。这是马克思《资本论》辩证法的理论旨趣和理论使命,也是探讨马克思辩证法"合理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法是通往共产主义的"接生术",是人类范畴文明的大逻辑。  相似文献   

10.
丁燃 《浙江社会科学》2022,(12):106-112+159
新辩证法学派提出“体系辩证法”,不仅以黑格尔的《逻辑学》中纯粹形式逻辑对《资本论》做出切合性的互文解读,而且以其严密的纯粹逻辑探寻了《资本论》中各种经济学范畴的内在关系,揭示出资本逻辑是一种具有自我规范的社会力量,提出这种独特的社会力量能够发挥更好的协调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它与任何社会制度无关,以此拒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但实质上,新辩证法学派与马克思使用辩证法产生了认识论断裂,新辩证法学派以本体论看待资本逻辑,背离了马克思把资本逻辑纳入辩证法的方法论中进行认知的初衷,鉴于新辩证法学派对辩证法的误读,需要澄清马克思辩证法的本真意蕴。  相似文献   

11.
"竞争一般"是马克思"具体—抽象—具体"哲学原理在"资本一般"范畴基础上的延续与补充,是《资本论》的续篇逻辑。这一逻辑,寓于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方法论总框架之内,同时也可以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和"世界历史"两个哲学范畴进行较为清晰的哲学阐释。随着国内外当代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的发展,部分学者基本完成了"资本一般"和"竞争一般"的时空延伸。可将这些延伸归结为全球价值链和跨国资本背景下的"价值链竞争",通过"异化劳动"和"世界历史"范畴的延伸,可为我国当前所处的价值链竞争状况和产业升级紧迫性提供一种粗线条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彻底批判并完成政治经济学革命的同时,也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方法上的革命.在《资本论》中创立了大写的"逻辑学"和宏伟的方法论体系.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基本逻辑方法之一.这一方法对于我们分析研究一个系统的历史发展和演进以及某一结构内在机制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一、逻辑、历史及其相互关系逻辑在《资本论》中通常是指人们采取抽象思维形式对客观对象的历史发展进行理论概  相似文献   

13.
李佃来 《中国社会科学》2023,(11):105-123+206-207
《资本论》的创作方法是研究者们不能绕开或回避的重大问题。《资本论》创作方法的内核,是马克思在黑格尔的基础上予以唯物主义改造的辩证法。马克思之所以对辩证法给予了高度重视,与他向纵深不断质询、追问和探索的问题意识和致思路向分不开。马克思对辩证法的灵活运用,充分体现在他对从抽象到具体这一逻辑方法的贯彻上。从抽象到具体不是演绎逻辑,而是辩证逻辑,它构成了《资本论》创作方法的逻辑形式。《资本论》的创作方法既包括研究方法,也包括叙述方法。这两种方法构成一个整体,对于它们的理解,都要落脚到从抽象到具体。另外,《资本论》的创作方法作为一个方法论和认识论问题,也是一个关涉到如何把握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本体论问题。以从抽象到具体为逻辑形式的辩证法所通达的认知层面,正是我们把握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最该到达的本体界面。在这个本体界面上得到展现的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4.
德拉-沃尔佩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方法既不是先验主义的,也不是经验主义的,而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新实证主义的.他致力于探讨马克思与黑格尔在哲学方法上的对立及其前者对后者的超越,并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与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完全对立的"科学辩证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积极的理论意义的.但沃尔佩从实验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实践方法论的注解,注定了他必然与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真谛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5,(5):26-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在反思传统教科书哲学范式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哲学予以新的解读和阐释。在马克思著作的理解问题上,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历史地位、逻辑结构和版本结构,对《博士论文》的哲学本体论性质,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赫斯问题"、"卡尔·马克思问题",对《资本论》的文本构成和著作性质等作出了新阐释。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问题上,提出了不同于"物质本体论"的"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和"生存论本体论"。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不同于"同质论"的"差异论"。这些新的阐释和观点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提升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水平,也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哲学支持。  相似文献   

16.
王东  林锋 《江汉论坛》2007,31(6):9-17
《资本论》第一手稿(即《1857-1858年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不仅是马克思经济学创新的主要作品之一,也是其哲学创新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它是继马克思19世纪40年代的初步哲学探索之后,其哲学思想发展的又一座高峰,是马克思哲学创新第二阶段(《资本论》创作阶段)的奠基之作,也是其哲学创新第三阶段(《马克思晚年笔记》创作阶段)的重要理论来源和思想起点,在马克思哲学发展历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桥梁作用.确立对《手稿》哲学地位的上述肯定性理解,其意义不仅在于纠正长期以来对这一手稿的单一经济学学科理解,还在于确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新解释模式,消除长期以来流行的关于马克思哲学史的两种错误观念--"马克思哲学创新一次完成论"、"两个马克思对立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倒立的辩证法,《资本论》对这种倒立辩证法进行了实在性的倒转,其重要表现就是资本辩证法的四重时间化展开。第一,马克思将具体劳动时间作为资本的形成方式,倒转了黑格尔辩证法中抽象的主体形成方式与运动方向;第二,马克思将抽象劳动时间作为资本的实体内容,倒转了黑格尔辩证法主体内容和动力的非实在性;第三,马克思将自然时间作为资本运动的组成要素和展开形式,倒转了黑格尔辩证法历程的非实在性;第四,马克思将同时性作为资本运动的存在前提和动力基础,倒转了黑格尔辩证法主体与动力的非现实性。从时间的角度研究《资本论》的辩证法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倒转,有助于理解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助于凸显马克思的时间哲学、辩证法思想在思想史中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一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后的事。作为研究这门学科的方法,也随之产生。但是,政治经济学特有的科学研究方法,则是由马克思在对前人理论成果批判地继承的基础上创立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为政治经济学创立了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没有异议。怎样看待《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却说法不一。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就是辩证法与唯物论。从原则上讲,这是对的。任何科学的方法论,都是辩证法的实际应用。辩证法源于各门科学,又指导着各门科  相似文献   

19.
"开放马克思主义"起初作为一面理论旗帜,目的在于重新集结不同思想传统的英国左派知识分子来抵御苏联解体所造成的马克思主义危机。而借助90年代阿多诺思想在欧洲的重新发现,他们最终建立起自身的理论范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理论力量。新世纪以来,其主要成员从不同理论向度展开了自己的研究。维尔纳·博内菲尔德延续了德国"新马克思阅读"运动对价值形式问题的关注,力图厘清马克思与阿多诺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关系;约翰·霍洛维拓展了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阶级理论内涵,构建了一种否定性革命主体理论;西蒙·克拉克则关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问题,在大量实证考察基础之上完成了自己的后共产主义研究。  相似文献   

20.
《资本论》当代性诠释的哲学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之理论基点的"感性活动"理论,同时也是解读<资本论>的理论基点;<资本论>就是马克思"感性活动"的辩证法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历史展开,是哲学批判与经济批判的内在结合.立足于<资本论>内在蕴含的哲学批判维度,深度呈现其"历史哲学"蕴义,我们将不仅消弭马克思早期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后期经济学批判之间的所谓断裂,澄清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与经济批判之间的内在关联.而且也将不再纠缠于<资本论>中的个别理论论断之有效性的无谓争论.从而深度呈现其作为历史哲学文本的批判立场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