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公共需求的同时,也必须适应文化市场的要求,实现由"创意"到"创富"的转变,实现对高质量盈余的追求。本文运用修正的DD模型、修正的费森-奥尔森模型和一阶自回归模型,通过对在沪、深主板上市的12家文化传播类公司2007-2010的盈余信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与经济盈余总体上相符,但其差距越来越大;本年度盈余对下一年度盈余具有较强的预测价值,但盈余信息所蕴含的价值并没有在股价中得到反映。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应在立足于健全有效的资本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主业,并提高企业创造现金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依据修正的Jones模型测算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3年和2014年度有关财务数据和内部控制数据,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其盈余管理的程度较高,公司的盈余质量较低;研究结论还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在设计或执行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监管部门要引导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分析,成为我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分析,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焦点。应从盈余质量的指标建立开始,通过实证的研究来证实指标选取的科学性。盈余质量分析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4.
高管会计师事务所关联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如对其是否损害审计质量以及监管的有效性等,学界尚有争论,此可能是现有研究仅笼统判定事务所关联是否损害审计质量,忽视二者之间可能出现的调节变量有关.关联高管角色的异质性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事务所关联对审计质量产生不同影响,不加区分可能会片面地扩大其负面性.本文从高管角色视角着手,探讨高管会计师事务所关联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高管会计师事务所关联损害审计质量;以高管角色作为分类依据的研究发现,当事人曾任会计师事务所高管或者现任公司决策高管时产生的高管会计师事务所关联会更显著地损害审计质量,而当事人曾任会计师事务所普通职员或者现任公司监督高管时产生的高管会计师事务所关联对审计质量无显著影响;高管角色对高管会计师事务所关联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薄燕娜 《东岳论丛》2020,(2):127-135
《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未对保险公司实际控制人概念予以明确界定,适用《公司法》中狭义的实际控制人概念有其弊病。应确定特殊的保险监管规则定义实际控制人的概念范畴,并厘清相关主体的概念外延,在有效识别实际控制人的前提下丰富实际控制人信息披露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6.
家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剖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内部控制的内涵为起点 ,对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产生的基础进行了研究 ,并以COSO提出的内部控制框架为主线 ,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家族企业内部控制的特征 ,提出了加强家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全流通背景下200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实际控制人性质、第一层次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度、第二层次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度,以及金字塔层级角度,对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的隧道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控制权与所有权第一和第二层次的分离度越高,实际控制人越倾向于实施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的隧道行为;第一层次分离度对国有和民营性质的实际控制人隧道行为的影响大致相同,但第二层次分离度对民营性质的实际控制人隧道行为的影响较大。此外,民营性质的实际控制人的金字塔层级越多,其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的可性能越大。基于实证检验,本文还提出了防范和监管实际控制人隧道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3年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1207个观测值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计算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度量上市公司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程度;通过经营现金流量模型、生产成本模型、酌量性费用模型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总额模型,度量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总水平.最后通过构建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模型,检测内部控制能否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实现对假设的检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行为;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其盈余质量越有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围绕保盈、保配、保增以及追求高业绩目的进行盈余管理。本文结合2001-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后盈余分布特征,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分离出可操纵性应计项,各组样本均值和中值检验及组间均值和中值对比检验全面分析各ROE区间盈余管理特征,得出与前人不完全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 2007-2011年的 A股非金融类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对利润表项目和现金流量表项目进行分析,并以行业为基准,衡量高管的额外控制权收益,分析其外部公平性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六种被广泛使用的盈余管理行为估计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发现较为一致而稳健的结论:在我国当前的制度背景下,相对于非家族企业,家族控股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更高;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分散持股或者存在股权制衡的公司,家族控股公司高管人员正向额外控制权收益与高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体现为“堑壕效应”,而负向额外控制权收益与高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体现为“协同效应”。本文的研究表明,高管控制权收益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不仅仅取决于既定的制度背景、法律保护环境,也与高管个人的社会偏好、公平性认知有关,提供了社会比较理论在公司治理中产生激励效应的经验证据,丰富了现有文献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管理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家族企业是如何走出家族主义困境实现信任扩展的?有一个能够超越文化背景的影响而普遍存在的约束条件,即信任风险的防范,信任涉及的资产数额越大,潜在的信任风险越大。因此,存在一个资产规模的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以下,家族企业可以根据对员工信任度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控制形式;而一旦企业规模越过这个临界点,家族企业将倾向于推行正式的控制制度以防范信任风险。  相似文献   

12.
孙瑶 《理论界》2006,(10):202-203
以2004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A股公司数据为样本,发现衡量上市公司内部管理质量的资产规模和资产负债率是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时需重点考虑的因素,注册会计师对ROE处于微利区间和重亏区间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而当ROE处于配股达线区间则不然。说明尽管我国注册会计师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但当面对关系到上市公司配股等重大利益时独立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一直是利益相关者高度重视的问题,因管理不当而造成的过度盈余管理,不但降低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误导投资者的决策,而且还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以1998年—2009年沪深两市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K-S模型,以此衡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其次选择盈余管理的相关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运用统计软件对样本公司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最后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内部监控机制以及加强外部监控力度等政策建议,从而实现约束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自2018年1月1日开始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实施。新收入准则给上市公司带来的预期影响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但其能否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还有待深入研究。新收入准则要求根据合同确定履约义务,根据履约义务和控制权转移确认收入,严格的收入确认要求可能降低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空间,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以盈余管理程度作为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指标,采用2015—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回归,检验新收入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实行新收入准则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下降,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新收入准则可对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维护市场稳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高管薪酬激励、高管股权激励和高管权力激励均正向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独立董事在高管薪酬激励、高管股权激励、高管权力激励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企业必须重视高管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确保独立董事各个职能的有效履行,利用好独立董事为企业搭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促进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及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07—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独董背景特征对我国高管薪酬的影响。研究发现:(1)具有高管背景的独董数量与高管薪酬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2)在薪酬委员会中具有高管背景的独董数量越多则高管薪酬明显越高。该结论丰富了具有高管背景特征的独董的经济后果的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在转轨时期这一特殊制度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的独董制度,为完善独董制度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最近,国内外出现了若干重大财务舞弊事件,暴露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不足与缺陷。本文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改进和提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孙秀钧 《理论界》2005,(8):163-164
经济界和证券理论界人士对中国上市公司质量的控制和监管一直给予高度关注,管理层亦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并发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然而要解决实质性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从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入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董事会监督效力对于高管薪酬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董事会规模、薪酬委员会的设立与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董事长总经理的二职分离、董事会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与高管薪酬均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和独立董事薪酬与高管薪酬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