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132-138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邻避冲突的核心其实是公众的环境损害预期问题,而损害预期理性与否则取决于公众对自身享有合法环境权益的类型及相关权利边界的判断与认知。公众以健康为核心的环境权益诉求有明确的权利基础,应着力解决环境质量标准制度中健康内涵缺失的问题,并构建有效的司法救济通道,有效地回应公众的环境健康权利诉求。公众以精神层面需求为核心的环境权益在相关立法中并无明确对应的具体权利类型,应阐明环境权的法律基础并发挥司法裁量的能动作用,构建以公众精神层面需求为核心的环境权益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
吴一博 《理论界》2010,(12):66-69
对于环境标准的概念及法律性质等基础理论问题,历来都是环境法学界争议之焦点。特别是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学者众说纷纭。以"法的基本特征"这种实质性判断标准探寻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很难有所突破,而以形式性判断标准,即以制定主体、制定程序、体系结构和规范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可判定环境标准属于行政规范,并与环境标准法律规范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环境法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环境标准的法律效力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环境标准在我国环境法律体系中的效力定位;二是作为具体的环境标准是否具有规范效力及其实施方式;三是环境标准效力的具体法律实现。在这三个问题上,尽管学界达成了相对统一的认识,但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的相关动向却展示出不同的趋势和取向。梳理这些差异,有助于深化对环境标准与环境法关系的认识,推动我国环境法治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时代,通过政府数据开放释放"数据红利",有利于加速形成高效流通利用的数据要素市场.在国家层面进行统一的政府数据开放立法,是加快政府数据开放进程、保障数据开放规范性、减少数据开放地方分散立法弊端的客观需要.中国政府数据开放中央立法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对于立法模式,短期内可以由国务院先行制定《政府数据开放条例》,时机成熟时制定《政府数据开放法》.在立法理念上,应注重数据开放效率与安全的平衡.在立法结构上,应以开放全过程为主线,以开放核心环节为重心.对于立法核心制度,需要明确政府数据开放范围与标准,建立数据开放保密审查和安全管理法律制度,规范数据开放平台建设与管理,明晰政府数据开放的法律责任,以不断优化数字经济营商法治环境,实现数据强国.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是指将前者融入后者的立法、执法、司法与守法各环节,既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与相得益彰。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文明法律制度间的"共生"渊源、"共时"机缘以及"互补"效应,共生理论、共时性理论以及法律与道德互补关系理论均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既需从立法技术与立法限度两方面进行方法规制,也需从概括性融入立法目的、耦合性融入法律原则与转化性融入法律规则三个层面进行立法探索,希冀丰富与发展环境法治的内容以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基于问题导向,环境健康风险法律规制呈现为环境联系健康的立法观与系统性的风险规制法制。然而,事实因应导向的环境健康风险法律规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过度干预权利、法律控制乏力与解释空间过大的风险,需要在既有理路框架下,由宪法从立法选择与法律实施层面对其进行结构性调适。在立法选择中,有必要重塑环境健康风险预防义务与基本权利并重的立法观,明确环境健康风险系统规制中事权协同的合宪性标准,搭建合理表达预防积极化与比例选择规制措施的规范结构;在法律实施中,需以基本权利作为解释标准,强化环境行政裁量与司法裁判的合宪性控制,避免给私主体增加不必要的损害或负担。  相似文献   

7.
数字签名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数字签名是网络商务安全保障的重要一环.文章认为(1)数字签名法蕴含着技术与法律的互动关系,其中,技术规范应占主导地位,政府公权和法律对数字签名技术标准只能和必须发挥支持、保护、引导和最低限度管制的效能;(2)应遵循和依据"功能同等"原则,并通过法律途径和合同途径确认数字签名与传统亲笔签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3)明确数字签名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如认证机构的权威性与公正性、认证机构的职能和法律责任等.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PPM环境标准分析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PM环境标准与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国际贸易问题等都具有某种有机的、内在的联系.PPM环境标准设立的初衷在于保护环境,但它需要借助贸易制裁或贸易限制来作为其实施的保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最终要落实到环境标准上.因此PPM环境标准对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会产生影响,进一步而言,也就是会对气候变化问题产生一定影响.和PPM标准问题一样,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实质上也是南北关系问题,也是各方利益的冲突问题.所以,中国应重视"气候外交";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WTO多边贸易体制内的谈判,反对将NPR-PPM纳入WTO规则之中;同时,还要完善国内环保贸易法律体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9.
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与CA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合同法》中确认了电子商务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却没有规定电子签名是否有效。通过对电子签名的一般问题的研究 ,提出我国应尽快立法确认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同时又探讨了CA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董勤 《河北学刊》2012,32(1):146-149
中国法律在水能资源法律地位上存在规范冲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与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中国在如何解决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负面影响上尚存争议。《能源法》应明确水能资源法律地位,规定对于符合生态环境认证标准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国家依法实行激励型的价格政策。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8,(9):194-202
国际商事仲裁应当具有一国国籍,仲裁裁决的国籍标志着其法律效力的来源并将仲裁地作为判断仲裁裁决的籍属标准。但理论界对国籍是否应当成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必备属性仍有争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仲裁国际化的改革势在必行,但由于立法上缺失仲裁地的法律概念,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认定标准混乱,以及外国仲裁机构在中国进行仲裁裁决的国籍难以认定等问题,这将不利于法院对仲裁司法审查以及对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中国应尽快通过修改《仲裁法》《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明确仲裁地概念,从而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着国家宏观层面的法律障碍和民营企业内部微观层面法律机制的约束 ,主要表现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专门立法缺位 ,在资金需求及税收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障 ;民营企业内部微观层面产权、股权制度不规范 ,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意识不强 ,能力不高。应当创建以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法》,营造与构建有利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法律环境及税收法律制度 ,强化民营企业法律意识 ,依法规范产权制度 ,建立健全有效的科技创新法律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离婚登记制度存在诸多瑕疵,这主要是因为客观考量标准的缺失、审查职责不明确、责任归责虚化以及法律程序的缺位等。我国未来立法应当在明确登记离婚的民法属性和行政登记行为的公示公证功能的前提下,设置具体的证明体系和审查体系,以保障离婚登记的合法有效;引入人事诉讼程序、严格规范行政诉讼程序,明确过错当事人的民事责任和过错行政行为的行政责任,赋予瑕疵离婚登记以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4.
我国通用航空法律制度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通用航空正面临着空前的需求和机遇。为保障通用航空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通用航空法律制度亟待完善。通用航空的构成及其法律地位应与国际法接轨,在法律上予以明确界定,通过完善通用航空法律体系,改善通用航空法律保障环境。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6,(2):151-156
我国洗钱罪的设立与修正在一定意义上是国际社会不断影响我国刑事立法的过程。国际公约为各国洗钱罪的设立提供了基本的立法标准,国际反洗钱组织FATF创制的以经济制裁为后盾的"自评、互评机制"则为约束各国落实立法标准提供了有力保障。面对来自公约与国际组织的双重制约,对我国洗钱罪立法进程中各项问题的认识与处理均不可脱离认识层面的一大前提——实现犯罪所得跨境追缴之国际司法合作,以及立法层面的两大核心——"全球反洗钱标准"与"国内立法及修法空间"。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5,(6):134-139
为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加强对农药的管理。我国农药管理立法存在法律位阶低、管理机构职责利益冲突、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缺陷,导致农药污染现状严峻。借鉴农药管理立法的域外经验,我国应提高农药管理立法的位阶,管理机构改由环保部门负责,健全细化农药管理诸环节的制度,明确减少农药使用的环境经济激励机制,严格各主体的法律责任,加大信息公开,以实现对农药的安全性管理。  相似文献   

17.
生育权是公法赋予自然人的一项基本人权,属于人格权的范畴。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均没有在立法上明确规定生育权的法律属性。社会的发展,生育纠纷的增加,引发了生育权理论的诸多争论和探讨。对生育权进行立法确认,明确生育权的人格权属性,成为解决生育权纠纷、保障公民生育权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温慧卿 《理论界》2011,(9):66-68
能源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调整能源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后者指正在制定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根据立法目的层次结构,能源法的立法目的分为三个层次。广义的能源法的立法目的属于第一层次;狭义的能源法,即《能源法》的立法目的属于第二层次,它被语言文字明确地规定在《能源法》总则中。《能源法》立法目的的内容由其法律地位和立法需求所决定,可表述为"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保护生态环境"代表了一国能源法发展的阶段,蕴含着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含义,是《能源法》立法目的条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9.
妇女既是公民,又是特定权利主体,因此,妇女平等权有双重属性和双重特点。妇女平等权是平等权的一种,其最根本的内容是禁止不合理的差别对待。妇女平等权所要求的禁止差别对待应从妇女作为公民和妇女作为特定主体两个层面去分析。妇女平等权的各种保障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立法保障。我们可以从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两个方面考察我国妇女平等权的立法保障:我国以宪法为核心、以部门法相配套,为妇女平等权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国内立法保障;联合国通过的一系列关于妇女权利的法律文件,为妇女平等权提供了有力的国际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20.
王天林 《学术界》2008,(2):261-265
劳动权是劳动者享有的一系列与其社会劳动有密切联系的具有人权属性的权利.在人权体系中,劳动权就其性质来说是典型的社会权.社会权的义务主体主要是国家,当劳动者的权利遭受侵犯或实现受阻时,公共权力必须提供及时、有力、低成本的救济.劳动权的实现离不开国家权力的保障,保障私权安全是公共权力产生和存在的合法根据.如果现有的制度不能为已被立法确认的劳动权的实现提供救济,就必须予以制度重构,从立法、执法与司法层面重构劳动权保障法律制度,以确保公民各项劳动权利法律保护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