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增长密切关联。选取西北五省(区) 2000-2017年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和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以及长短期动态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正向影响的关系。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在程度上超过了旅游经济增长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正向效应。2)不同类别的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公路和航空交通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是滞后的、长期的和持续的,而旅游经济增长对公路和航空交通的正向影响是短期的和暂时的。与此同时,铁路交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交互关系则不显著。针对此结论,提出了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深度融合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与社会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旅游产业经济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像新疆这样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的地区,二者关系的确定更是重中之重。该文引入菲德尔双部门模型,将整个社会经济部门分为旅游部门和非旅游部门,运用2001—2018年新疆地区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新疆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新疆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间接溢出效应,而且这些溢出效应主要产生于旅游资源优质且经济发达的地州市;新疆旅游产业的经济溢出效应明显,但旅游产业链过短;新疆旅游产业还处于投资建设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8-201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年鉴数据,文章通过引入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对旅游吸引力与交通可达性之间的内生双向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分区(东、中、西部)层面,区域内的旅游吸引力与交通可达性存在双向促进关系.在全国层面及西部地区,旅游吸引力与交通可达性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交互抑制影响,即邻近区域的交通可达性(旅游吸引力)提高促进本地交通可达性(旅游吸引力)增长,却抑制本地旅游吸引力(交通可达性)增长.  相似文献   

4.
选取2000—2017年中国内地除西藏自治区外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以旅游发展水平为中介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发展、旅游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直接正向效应;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需要借助于旅游发展水平这一中介,该效应在多组分析时以东部地区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西安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业是西安的重要支柱产业 ,西安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为区域旅游空间的合理布局与发展、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支持。从旅游节点、通道要素、域面要素、城市旅游客源地市场四个要素着手 ,划分西安旅游节点 ,并对西安旅游交通现状 ,区域发展实力及旅游客源地域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之上 ,给出西安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规划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江苏省盱眙县乡村旅游地区农户2015年和2020年的调查数据,运用DID模型、PSM模型和PSM-DID模型,评估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农户参与乡村旅游业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均有显著增收效应;参与乡村旅游业的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其经营性收入,说明大多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业主要是通过打工获得收入的。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劳动力人口和家庭资产等变量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产生了差异性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从业家庭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与乡村旅游业带来的收入效应逐渐降低,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参与乡村旅游业对高年龄家庭的总收入及经营性收入有着更大的正向影响,但对其工资性收入产生了负向影响。总体而言,参与乡村旅游业的农户家庭收入质量尤其是收入的结构性和知识性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最后,依据研究结论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1~2009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混合回归(POLS)、固定效应(FE)、 随机效应(RE)估计方法,对金融发展与旅游业成长关系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对旅游业成长有显著正向影响,稳健性分析也支持该结论;(2)经济外向程度、交通基础设施、旅游资源禀赋能显著驱动地区旅游业成长,三者在金融发展与旅游业成长关系中皆起正向调节作用;(3)分区域考察显示,金融发展对旅游业成长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其对东部的正向影响强度大于中部;(4)在西部,旅游业沿袭的是单一旅游资源驱动型成长模式,金融发展的驱动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省房价不断上涨这一背景,利用海南省各市县2012—2016年的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模型研究旅游业发展和预期对海南省房价的影响机制和效应。研究表明:(1)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和对旅游业的预期会对平均房价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旅游业发展对房地产市场平均房价水平具有推高效应,而对旅游业的预期会降低平均房价;(2)旅游业发展和预期对房价增长率无显著影响;(3)旅游业发展对当地居民收入的增加效应高于对房价的推高作用,导致房价—收入比的降低,因此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对房地产的影响是健康稳定的,其虽然提高了房价,但不会助长房地产泡沫的产生;(4)就不同类型的商品房的房价而言,旅游业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商业营业用房的价格,降低了商品住宅房的价格,且对商业营业用房价格的影响程度高于商品住宅房,而旅游业发展预期对商业营业用房价格无显著影响,其主要通过降低商品住宅房的价格而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平均房价产生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9.
为厘清旅游创新能力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关系,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和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别测算旅游创新能力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进一步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探析旅游创新能力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旅游创新能力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在时间序列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2)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旅游创新能力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显著正相关;3)回归结果表明,旅游创新能力的碳减排效应在低效率省份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论文利用1994—2009年的数据,通过协整方程建立我国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探讨我国旅游收入与GDP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我国旅游收入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河南省1999年到2010年的旅游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为基础,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推动力模型建立了旅游业推动力模型,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河南省旅游业12年来发展的一些重要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证明河南省的旅游收入对河南省GDP的增长作用显著,进一步验证了河南省大力发展旅游业战略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还简要提出了河南省今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长三角地区27个主要城市2009—2018年数据,运用CCR-DEA模型与Malmquist-DEA模型分别对旅游经济生态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选用Stata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旅游经济生态效率水平较高,但处于下降阶段;在其影响因素中,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旅游业从业人数与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存在低水平的反向抑制作用。基于此,提出长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开拓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绩尤其是入境旅游业绩不容乐观。对入境客源市场研究,有利于明确市场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开拓政策策略,加快入境旅游发展。文章在分析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对甘肃入境客源市场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甘肃省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增长趋势明显,但入境旅游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不太合理,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较大,建议通过合理定位国际客源市场,建设无障碍旅游区,提高接待能力,强化旅游产品的促销等方式增强入境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正>西南边疆山区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热点区之一,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在理论和实践中均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和典型性。特殊的地形导致了交通网络建设的困难和高成本,使其成为西南边疆山区旅游发展的重要"瓶颈",交通在西南边疆山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为凸显。因此,检讨传统的理论并结合发展背景与要素的变化,重新审视交通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的关联机制及其效应,对于新时期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其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对于促进旅游地理理论建设和旅游学科建设具有学术价值,对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趋势下,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备受重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设计可运用周边旅游和景观资源对服务区进行功能创新拓展.为增强荔浦市乡村旅游发展活力,以广西阳朔至荔浦公路某服务区为例,通过游客参与农业生产和技术、乡村生态栖居及农耕研学等活动打造体验式农业景观,以期推动广西"旅游+交通"产业融合模式的发展,传承桂北喀斯特农耕文化,为交旅融合背景下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绿色创新是旅游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和重要推动力,剖析并识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碳减排效果和作用机制,对于我国推进旅游业绿色转型发展、促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选择2012—2019年中国大陆30个省域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旅游绿色创新与旅游业碳排放关系的理论框架,分析并实证检验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效果与旅游绿色创新的中介传导路径,以及环境规制在旅游绿色创新发挥传导作用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绿色创新能显著降低旅游业碳排放,绿色创新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对旅游绿色创新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2001—2013年数据例证,从北京市旅游业收入依存度、旅游业贡献率、旅游业拉动率、旅游业需求收入弹性、旅游业对社会就业贡献、旅游业对外汇收入的贡献六方面分析北京市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表明,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不容忽视,且发展潜力较大,旅游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及旅游创汇收入影响可观。为此,立足北京市旅游资源,继续发挥旅游业在产业发展与升级中的带动作用,深度挖掘农业与旅游业、工业与旅游业及第三产业与旅游业之间产业融合内涵,打造开发高端、特色旅游产品,不断拓宽后奥运时代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18.
文旅融合是现阶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研究文旅融合对旅游业经济绩效有着重要意义.运用耦合分析法测算2009—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通过引入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SCP模型,分析文旅融合对我国旅游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实证显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测度逐渐增大,耦合协调等级不断优化;文旅融合与旅游业经济绩效单位根平稳,且文旅融合是旅游产业经济绩效的格兰杰原因,两者为单向因果关系;通过SCP模型分析,影响我国旅游业经济绩效的指标主要是文旅融合水平、旅游业市场规模和旅游业市场消费水平,其中融合度和市场消费水平呈正向影响,市场规模呈负向影响.为保证我国旅游业经济健康成长,应建立文旅融合新产业体系,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旅游经济高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进一步加快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当前各省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措施,通过分析安徽省2010年上半年旅游行业数据,总结了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现状,指出安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因,分别是各级政府的努力推动、上海世博会的辐射效应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拉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壮大旅游企业、实施差异化发展思路、统筹发展皖北旅游、积极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努力培育和完善旅游产业链等角度提出进一步加速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业集聚是旅游经济向高质量转型的必经阶段,为研究旅游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区位熵、熵值法、ESDA方法以及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探究了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类型以H-H和L-L集聚为主,二者高水平地区的空间演变趋势在整体上均表现为以原有集聚区为中心向邻近地区扩散的特征;旅游产业集聚不仅能显著带动当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并且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交通改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均能不同程度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旅游碳排放强度则显著抑制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和旅游碳排放强度具有较强的正溢出效应,交通改善呈现出显著的负溢出作用;旅游产业集聚影响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