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哲学上讲,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就是在不忘本源、不忘本然、不忘本性的基础上牢记使命,就是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初心"和"使命",它体现了实践观维度、历史观维度和方法论维度的统一.初心决定了我们的使命不仅是"解释世界"还要"改造世界".初心决定了我们的使命不仅是改造我们所在国家的命运,还要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和担当.  相似文献   

2.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这一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理论根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迫切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思想有着丰富的意蕴,主要包括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属性、政治灵魂、价值旨归和责任担当、关键举措、坚强保障及其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铸就了百年辉煌。在我们党百年诞辰之际,中国共产党赓续坚守初心与承诺,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伟大新征程。  相似文献   

3.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基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擘画了一幅幅具有中国特色理想社会的宏图.从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到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从"小康社会"建设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无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历史上,人们不乏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描绘,但唯有中国共产党能将宏图变成现实.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践行理想,究其根本,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伟大建党精神,始终把人民利益置于崇高的地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相似文献   

4.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思想根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峥嵘岁月中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和精神之基,其精神内涵丰富而深刻."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深度,"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高度,"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积淀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厚度,"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理论依据来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源自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的奠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浸润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从发展脉络来看,要以百年历史为主线,将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逻辑走向置于“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时代境遇中进行剖析。从经验启示来看,新征程上继续践行初心使命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武装全党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筑牢党的群众根基;推进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扬斗争精神,为践行初心使命夯实精神基础;完善和发展党内制度,深入推进制度治党。  相似文献   

6.
何艳  辛悦凯 《理论界》2020,(4):29-35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对这份初心的坚守与使命的担当,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内生基因和政治底色。不论是就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来说,还是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而言,延安时期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自觉认知和担当使命,其所开拓的延安精神,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团结与凝聚一切力量,领导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勇于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大命题,积累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党建经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自觉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开创伟大事业新辉煌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新中国的雏形,共和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治国安邦伟大预演的实践基地.重温苏维埃共和国的卓越建树和光荣传统,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三个代表"的历史底蕴,实践"三个代表"的光辉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之所以中国共产党人能突破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论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工作重心论,根源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把人民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全部利益、人民的前途命运当作自己的前途命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解决好"发展为了谁"、"怎样发展"、"谁来领导发展"的问题,在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诺言。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2021,(4)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即将来临。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并为之前仆后继,不懈努力,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苦难辉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闯关夺隘之后,最终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的转折、新的目标,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远景,中国共产党必将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考场上,谱写出合格的历史答卷。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成了一种实现中国强盛、民族复兴的话语,也是中国面对世界、彰显民族魅力的话语.“中国梦”的演进与中国精神的造就是不可分割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繁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为了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精神势必得到世界的认同,这就需要让中国精神“走出去”,以实现让世界认知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践行初心使命是杭州党组织近百年的主题主线,紧紧围绕这个初心使命,全面梳理杭州党组织和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实践,可以提炼出内含的三重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在三重逻辑的框架下回望杭州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伟大历程、总结主要成就、剖析内外动因,在数次经验总结、实践验证的历史回眸中提炼出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杭州实践的关键指引:初心使命是扎根在杭州党组织和共产党人心中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是当代杭州社会转型的领导力量;新时代需要杭州践行初心使命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12.
《重庆社会科学》2011,(1):20-21
瑞金,以红色故都著称于世,中国人民政权从这里开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人建设国家政权的历史序幕,预演了中国共产党人治国安民的文韬武略,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群众建立全国性质政权的一次重要尝试。正因如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一直是学术界研究讨论的热点,其主要围绕瑞金斗争历史、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民族的中华民族,是在中华现代国家构建背景下和进程中构建起来的。中华民族的构建,有效地支持了中华现代国家的构建以及中华现代国家制度体系。中华民族也因此而内涵于中华现代国家之中,从而在事实上拥有宪法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代中国的宪法文本中并没有中华民族的明确表述,这导致了中华民族在宪法文本中缺位问题的凸显,进而又引出了一系列涉及国之根本的问题。中华民族在宪法文本中缺位的问题,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中华民族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体,“中华民族”已经成为论述新时代及党和国家重大问题的重要概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已写入宪法。在此条件下,是时候在宪法文本中明确规定中华民族的地位了。  相似文献   

14.
宪法精神的价值是宪法精神对人的意义问题 ,其价值内涵是“以人为本”。宪法精神的价值内涵决定了宪法精神具有特殊性价值与普遍性价值相统一、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相融汇的特征。宪法精神的价值功能则是宪法精神对宪法文本和宪法实践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宪法政治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金明 《文史哲》2011,(6):160-16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七八年良好的宪政开端,随后二十余年的宪法沉寂和宪政消逝,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宪法政治重生和成长,勾勒出六十多年来中国宪法政治建设和发展的"√"型轨迹和强劲走势。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宪法规范体系、公民权利体系、国家政权体系、地方制度体系等,以及反映和体现在其中的宪政精神与原则,铺筑了中国宪法政治走向未来的台阶。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逐渐萌芽和发展的,是指引中华儿女奋力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延承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同时,不断结合新时代特征,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不仅刻画出了更富层次的"复兴蓝图",而且描绘出了更加清晰的"时间刻表",还制定出了更加全面的"实现方案",为新时代我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17.
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于一体的中国精神,萌生孕育于中华古老文明传统,积蕴于现代中华民族建设富强国家和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彰显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国力快速崛起中所形成的精神价值、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人九十多年为国家为民族上下求索的精神确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和中国模式之精神内涵的集中反映。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精神源泉和动力引擎,是中国崛起和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依托和精神支撑,对于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韩震 《社会科学辑刊》2023,(2):5-12+2+237
一个政党的价值及其蕴含力量是由其承担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国际上许多传统政党因使命的局限而遭遇困境。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就蕴含在其历史使命及其使命必达的实践之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在新时代中表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向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为此,中国共产党就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9.
自鸦片战争至1949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中国曾有过多次走向现代化的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尝试大都是在民族危亡之时,仅仅出于变法图强的考虑而缺乏事先的、必要的思想准备.洋务运动发生在维新思潮产生之前,辛亥革命则发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纵观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大都是政治变革先于思想文化变革的.这与西方现代化的进程,即思想文化变革先于政治变革截然相反.中国近现代史的这种逆向发展,反映在中国宪法思想上也具有严重的先天不足.由于中国人对宪政的思考,是从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引发的,因此,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对宪政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把宪政作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一种工具而已.然而,从宪法本质上讲,这种片面认识,不能不说是对宪法精神的一种严重的偏离.  相似文献   

20.
人的思想是指导行为的根本基础,而政党的思想不仅代表了信仰取向,也是其当下和未来执政的根基。从建党至今,中国共产党一直以重视思想建设著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信仰建设基础,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的思想目标。党的思想建设是动态的过程,它必须保证中国共产党及其成员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对于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的坚守坚持,这是党加强思想建设之后的成果,也是一个政党能长期屹立不倒,团结和带领其他政党及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上半年提出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旨在提醒全党同志,不要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