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沅江上游杨二洞动物群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期,有些小哺乳动物在我国更新世时期首次发现.动物群特征反映该地当时具有南亚热带森林古环境,与三峡峡谷动物群特征相似,与三峡山塬动物群区别.该地有较多小哺乳动物,晚更新世以来发生了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山区生境转移现象.这种生境转移对认识大熊猫生态演变有重要参考.洞穴堆积物特征反映三峡南缘晚更新世末期河床侵蚀性下切明显,发生过较大的地貌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机械搅拌高压釜中测定了290.15~513.15K、0.5~4.0MPa范围内H2、N2、CO和CO2在液体石蜡中的溶解度和体积传质系数。结果表明,H2、N2、CO和CO2的平衡溶解度均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N2、CO和CO2的平衡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氢气的平衡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回归了各种气体的溶解度系数Hi与温度T的关联式。H2、N2、CO和CO2的体积传质系数均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和压力对不同气体的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各不相同,氢气的体积传质系数受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较大,二氧化碳的次之,一氧化碳和氮气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3.
烟草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影响因子的PL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环境因子(光照强度、环境CO2浓度、气温、相对湿度)和生理因子(叶片温度、胞问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烟草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作用,为提高烟草的产量,改进大田栽培技术提供参考.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打顶后的烟草叶片净光合速率及其影响因子的日变化,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分析方法,分5个时间段讨论各个环境、生理因子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烟草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峰值分别在出现10:00和15:00,13:00出现低谷.PLSR分析发现,不同时间段,净光合速率所受影响因子存在很大差异;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多重相关性,合理地解释了不同时间段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影响因子的响应.  相似文献   

4.
杨若辰 《国际公关》2023,(18):149-15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全球性关注,客观科学分析过去温度的变化特征,对于认识环境变化等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北亚热带地区的柑橘生长对气候冷暖变化十分敏感,同时也是能精准指示气候冷暖变化的一个物候指标。本文主要利用《全唐诗》《全宋词》等文献中记载的地理信息资料,对唐宋时期我国柑橘北界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当地气温变化资料分析了唐宋时期我国柑橘北界及其气候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 商品的储存环境,是指温度的变化、日光、射线、空气中的氧等,对商品质量影响的外界条件,称为商品的储存环境。 所谓管理方法,就是要研究如何创造一个适宜商品储存的环境,对这个环境所要求的条件用何种技术措施加以控制和调节,从而达到维护商品使用价值的目的。 在仓储商品的保管过程中,搞好商品储存环境的控制和调节,是商品养护工作的重要任  相似文献   

6.
针对SZ361稠油进行了室内空气氧化探索实验,检测和分析了氧化稠油酸值以及尾气中含氧量变化,证实了稠油注空气催化氧化机理,并从理论和技术上论述了该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稠油催化氧化有一定效果,氧化5d后,尾气中O2含量(体积分数)从空气中的21%消耗低至仅2.5%;在稠油50g,催化剂用量1.4%,空气压力0.7MPa,反应温度90℃,氧化48h,加水60%,300r/min搅拌的实验条件下,对海上稠油进行催化氧化降粘实验,粘度由2004mPa?s降至100mPa?s,降粘率可达95.0%。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气候变化的特点,分析农作物对温度、降水变化的敏感性,昆虫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探讨了农业生产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干旱及洪涝灾害的脆弱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选择包括选育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技术;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性政策措施:调整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完善江河湖泊防洪工程和防洪减灾体系;加强土地合理利用;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制订减灾应急预案;积极推广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8.
科技人才集聚与创新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其良性协同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结合系统之间协同作用机理,构建科技人才集聚与创新环境复合系统,基于2008~2016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协同度和动态变化综合效度,分析其发展规律、分布特征、协同发展阶段以及协同度的速度变化态势。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科技人才集聚与创新环境协同水平较低,并且地区不平衡性突出,东部地区协同度优于中西部地区,空间异质性明显,但是差异逐年缩小;我国科技人才集聚与创新环境复合系统协同水平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大部分省市处于中级协同发展阶段,促进两者向全方位协同阶段变化是当前创新环境建设的核心任务;科技人才集聚与创新环境的协同度的速度变化态势呈“逆马太效应”特征,东部协同度高,但速度态势趋缓甚至呈现下降趋势,属于“卓越区”和“下降区”,西部则与之相反,属于“低协同区”和“潜力区”。最后,提出促进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带来显著影响,更是对当地农牧民的生计造成冲击,研究当地气候变化影响及牧民应对策略,不仅是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起点,也是建立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的重要支撑。基于2020和2023年对案例地Z村的两次实地调研,通过牧户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按照适应性治理的三层特征,分析当地气候变化适应的成效与挑战。研究发现:面对降水和气温的变化、湖面扩大、植被变化和灾害影响,牧民积极采取多种办法来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呈现较高的适应性与恢复力。这些适应行动的成功经验源于“里和”,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律动。但是“外应”不足仍是挑战,即案例地缺少必要的外部支持,不仅包括直接灾害救助,还包括对其适应能力可持续性的保护和应对潜在的草原生态变化。如果“外应”持续低迷,现有的适应能力终会耗尽。提出建立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应遵循多中心治理的思路,将多个利益相关者联合起来,汇总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应对的成功经验,形成多种知识的融合,才能形成对地方的有效“外应”,提高中国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白城市2011年春季天气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2011年白城地区春季4月中旬的天气状况数据,从降水、气温、风向和干湿度这几个方面,初步分析了白城地区短时期内的天气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白城地区的各项生活指数,得出白城地区春季天气特点:1,春季气温日差较大,变化明显;2,空气相对湿度低,降水较少,易发生春旱灾害,将严重影响春季农业生产;3,风力在3~7级,多大风沙尘天气,易引起沙尘暴.  相似文献   

11.
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具有不同损耗峰,对外界环境表现出不同的灵敏度;一个损耗峰近似线性区的光强对数值与外界环境参量均具有线性关系,并且折射率在一定范围内时损耗峰中心波长与外界环境参量同样具有线性关系。本文提出两种单个光纤光栅进行温度和折射率同时测量的方法,长周期光纤光栅透射谱的两个不同阶次的损耗峰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折射率灵敏度;一个损耗峰的近似线性区内光强对数值和其损耗峰同样具有不同的温度折射率灵敏度。利用这两种谱特性实现单个光栅双参数测量。对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光谱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证实了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单个长周期光纤光栅作为传感器较其他结构复杂的传感器的灵敏度相对较低,由于其解调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河道冰体的可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是一种特殊的固体介质,具有非均匀性、各向异性、应变速率及温度敏感性等特点。本文以黄河爆炸破冰为背景,针对-10℃冰体结构与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检测,以及冰体在不同加载条件下,所表现的响应特征与破坏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冰晶体结构与冰内气泡特征,冰体在静载条件下的塑性破坏特征,以及对冰体对爆炸冲击载荷的响应特征,获得冰体的可爆性能与破碎单位体积冰体所需炸药能量计算公式。研究成果可为黄河冰体爆破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存垣 《老友》2014,(10):57-57
正中医称的肺为清肃之体,性喜清润,与秋季气候清肃、空气明润相对应,故肺气在秋季最旺盛,秋季也多见肺系病变。肺的生理功能在许多文章中已有介绍,在此不多叙。这里就肺的病理与护肺措施介绍如下。一、肺的病理特点1.肺为娇脏。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直接与大自然相通,故自然界气候及外界环境的变化极为影响肺脏。外六淫之邪,通过口鼻或皮毛入侵,内归于肺;体内各脏腑功能失调,亦往往波及肺,如脾肾失职,水液代谢失调,上  相似文献   

14.
田间条件下对1995年定植的沙田柚的内膛和外围无果春梢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沙田柚外围叶片晴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内膛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夏季为双峰曲线,秋季为“旗形“曲线;夏季内膛叶的光合作用不可忽视.(2)叶片光补偿点为23.66~47.81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 547~1 599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33 66~0.049 86,CO2补偿点为61.21~69.57μmol.mol-1,饱和点为823~934μmol.mol-1,羧化效率为0.021 42~0.034 08,具有C3植物的明显特征,外围叶和内膛叶对光和CO2的响应不同.(3)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相关性因季节变化而不同.  相似文献   

15.
自然条件下使用开放式气体交换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松栎混交林中的马尾松和白栎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与白栎之间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有明显差异,马尾松呈双峰型,白栎呈单峰型;白栎光合特性对大气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等生态因子变化的响应比马尾松敏感,它的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的变化直接影响本身光合速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内天然青杨种群的平均胸径、密度、大小级结构以及空间分布格局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差异,以揭示环境变化对青杨种群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青杨种群的平均胸径沿海拔梯度表现为"N"型变化,并在海拔1600 m达到最小;种群密度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趋势与平均胸径相反.从整体上看,除海拔1700 m表现为下降型外,青杨种群大小级结构在其它海拔梯度上都表现为增长型.通过Morisita指数和扩散系数的研究发现,种群空间分布以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为主,以及10 m×10m是进行青杨格局分析的较合适尺度.同时对种群中大小级植株空间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青杨种群的分布格局与种群年龄结构密切相关.此外,环境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造成青杨种群在海拔梯度上分布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7.
设施甜瓜栽培已成为中国一个具有较大增长空间的重要产业.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和决策来提高甜瓜产量与品质显得尤为重要.为探明设施滴灌条件下甜瓜植株茎流速率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效诊断植株水分指标,为制定灌溉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基于茎热平衡法的Dymaxax包裹式茎流计、小型自动气象站和TRIME-IPH土壤剖面水分测量仪等对温室内覆膜滴灌条件下甜瓜植株茎流速率变化及其周围环境影响因子进行长时间连续定点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温室内甜瓜的茎流速率日变化曲线基本呈双峰曲线,多云及阴天甜瓜白天液流启动推迟,峰值减小15%~47%;晴天条件下温室内太阳辐射(Rs)、空气相对温度(Rh)滞后于茎流速率,阴天及多云条件下,辐射与茎流速率基本同步达到峰值,相对湿度在晴天中午辐射较高区间内的小幅提高会对茎流速率产生一定的拉低效应;温室内太阳辐射是甜瓜茎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建立了以太阳辐射(Rs)和空气相对湿度(Rh)为主要因子反映甜瓜茎流速率(F)变化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F=26.204+0.0890Rs-0.2540Rh,R2=0.831,P<0.001),可对甜瓜蒸腾变化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为得到不同养护方式下可确保混凝土碳化耐久性的粉煤灰临界掺量,在CO2体积分数(20±3)%、温度(20±2)℃、相对湿度(70±5)%环境中研究了标准养护28、56、90 d、干养护3 a(分别记为A、B、C、D养护条件),水胶比0.37、0.45、0.53,粉煤灰掺量等质量替代水泥0、30%、45%、60%以及水胶比0.61的纯水泥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建立了不同养护条件下确保混凝土碳化耐久性的粉煤灰掺量与水胶比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为0.37和0.45时,水胶比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较小;对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较低的水胶比和适当延长的早期养护时间(一般不超过56 d)可使得其抗碳化性能得以保证;得到不同养护方式下水胶比与临界粉煤灰掺量的数学关系。在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养护条件确定粉煤灰的临界掺量,进而指导拌合站的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进行事前控制。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环境下,生物体内的生物钟接受外界光-暗和温度等周期信号,调整自身的时相,与外界环境保持同步。生物钟控制着昼夜节律,使其具有内源性和自我维持运转的特点。通过裸藻野生型和突变株系在生理生化等方面节律的变化,进一步分析起决定性作用的生物钟成分,从而深入剖析生物钟与昼夜节律之间的机制,及生物钟与衰老退行性变关系,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通过使用Fluent软件的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S弯内稀相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采用定 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固体颗粒对管道侵蚀的规律。结果表明:在S弯上游管段,管道内侧压力小速度大,管道外侧压力 大速度小;而在速度和压力的分布在S弯下游管段则与之相反。根据体积分数与冲蚀大小的关系,可以确定φ=0。截面 的外侧和φ= 90。截面的内侧颗粒对管道的侵蚀最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