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子 《今日南国》2010,(10):60-63
自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举办以来,因世博会而产生了诸多重要的人物。他们中既有国家元首,也有场馆设计者,还有借世博会而推广其发明的科学家……他们丰富了世博会的历史,他们将在世博史上光芒永驻。  相似文献   

2.
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被公认为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参与历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一届。世博会结束,中国展品共获1211个奖项,其中大奖章57枚,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在成功的背后,鲜为人知的是中国代表团参展费用的拮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世博     
在世博会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正一步步努力登上世博大舞台。从1851年中国人的身影首次出现在世博会上,到1904年中国正式登上世博会舞台;从1982年新中国正式受邀参加世博会并以国家名义参加了其后12届世博会,到1993年中国加入国际博览局;从2002年中国成功获得世博会的主办权,到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预计有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中国正融入世界大家庭。让我们重温中国的世博之旅——  相似文献   

4.
叶薇 《今日南国》2010,(10):30-31
在历届世博会上,企业馆往往是其中最出彩的展馆,企业馆也成为世博会展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形式。 “中国民营企业联合馆”是上海世博会最后确定的一个重要场馆。该馆由复星集团牵头组织运营,一批中国顶尖民营企业联手参与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参与世博会的历史可追溯到首届世博会。在继后的海关代办中国参博期间,世博会场亦不乏中国士宦的身影,为世博史增添了华文的光彩。随着中国士人有关世博会理念的进步,世博强国梦开始升腾,晚清、民国人士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本文在清理这段历史的同时,不忘述及参与世博会的中国普通民众,藉以提炼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正在向我们招手,这个即将出世的胎儿在母体里隐隐躁动着对盛世的渴望。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承办者,中国人与世博会的关系顿时亲密起来,对世博会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相似文献   

7.
《新少年》2010,(7):41-45
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为历届世博会之最。这是人类文明的盛会,是展现世界各国风情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当中国人把热切的目光投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我们发现,中国人自世博会诞生之时就与之交缘。是谁第一个看到世博会?是谁第一个代表中国参加世博会?又是谁在积极开拓中国的世博事业?往事悠悠,百年追梦,多少仁人志士正是通过世博会这个窗口了解了世界,并感悟到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9.
关键词:技能     
在临近世博会召开之际,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显得尤为珍贵。拥有一技之长是中职生的优势,他们在志愿者的舞台上尽情地发挥了自己的技能特长,用自己的双手为世博会添彩——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趣,世博会应运而生。在一个半世纪的历程中,世博会始终洋溢着人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汇聚了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彰显着各国人民为推动文明、进步和创新的不懈追求。2010年,全世界把目光聚焦到中国上海。作为东道主,上海各行各业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民博活动。 世博会是大家共同的盛会,作为身处校园的学生,你是否也准备好了呢?本期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1.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5月1日隆重开幕。园区内外的工作人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八方来客。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任看似普通的工作,呈现给大家精彩、有序、难忘的世博会。本届世博会,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在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叫着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一大批中职生却凭借着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世博园内悄然上岗,他们在世博会这个大舞台上,秀出了自己的风采。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2010,(5):56-57
在20世纪初,上海举办世博会的主张一度曾是以梁启超为首的中国作家的共同文学梦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世博会应运而生。在一个半世纪的历程中,世博会始终洋溢着人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汇聚了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彰显着各国人民为推动文明、进步和创新的不懈追求。2010年,全世界把目光聚焦到中国上海。作为东道主,上海各行各业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迎世博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世博会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1910年6月5日在中国南京举办的大型物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参照了世界博览会的特点并吸取了世界博览会的办展经验,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盛极一时,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堪称世博会在中国的前奏。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世博会共包括展览、论坛和活动三大部分,三者都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会核心主题展开.其中论坛是与世博会主题理念、思想成果有着紧密联系的一个板块,它直接演绎世博会主题,既是世博会精神遗产的集中体现.也是展望世博会未来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上海世博会的横向影响力和纵向影响力,评估世博会带给上海乃至中国的实际经济效应,根据GDP综合效应分析得出世博会经济影响力的一般规律,并提出借鉴国外世博会场馆、园区后续利用的成功经验,延长世博会后续效应,增强"后世博"经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讯息频道     
中国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成功后,旅居意大利的上海籍华人华侨一片欢腾,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他们认为,世博会为世界了解上海、了解中国提供了机会,也为上海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和无穷商机;不仅可以使上海建设世界级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步伐大大加快,也将促进中国其他地区、周边国家,以及世界的经济发展。表示全力支持上海办好世博会,发挥自身优势,为上海与意大利及欧洲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8.
如何继承和发扬上海世博会精神,总结和研究世博会理念,吸收和传承世博会成果,是教育工作者在后世博深入思考的关键,这也对中国创意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世博会创意设计实践成果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国创意设计教育应遵循设计学科特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并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倡启发、互动、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出多学科多领域跨专业交叉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隐性市场是伴随着大型体育赛事的扩张而发展起来的,其大多针对商业性较强的竞技体育活动而产生的市场营销活动而言。但随着非商业性大型活动也逐步采用商业开发和品牌赞助策略,隐性市场行为也逐渐将触角伸入到这些活动中。2010年上海举办了非商业性质的世界博览会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其对隐性市场的监管和控制思路值得我们借鉴。由于其非商业性质,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和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一起宣传本届世博会,提升社会公众对世博会的认识,并激发他们参观世博会的兴趣和热情。本届世博会虽然引入了大规模的商业开发计划和品牌赞助体系,解决了一部分的资金来源,但同时隐性市场也相应诞生。世博会组织者需要在保护世博会赞助商的权益、维护世博会的品牌价值与借助社会力量宣传世博会、扩大世博会的影响力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使得既能够保证世博会的理念和内涵能传递到公众,又要限制和防范隐性市场的产生和蔓延,维护世博会的整体形象。虽然在商业化环境中隐性市场暂时无法完全杜绝,但在不能够完全有效地控制隐形市场而导致诸多问题出现的情况下,对隐性市场行为进行疏堵结合、借助法律和行政措施进行监管和治理,效果反而会更实际,并有着客观实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世博轴、阳光谷……当你徜徉于世博会各个场馆之间,惊诧于世博会上绚丽多彩的景观设计时,是否知道这些伟大的视觉艺术杰作是哪些人设计的吗?告诉你,他们是被列为未来最具潜力的五大职业之一的景观设计师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