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重点国有林区转型主要从经济、社会及生态3个层面进行转型,其转型能力可以由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和谐发展能力、生态保护能力3个维度来评价。基于此,首先构建重点国有林区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界定重点国有林区(森工集团)转型能力的概念;接着,运用熵权法对2001—2017年森工集团转型能力进行评价;最后,在对其综合转型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森工集团不同维度转型能力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森工集团转型能力总体较强,其中,综合转型能力最强的是内蒙古森工集团,最弱的是龙江森工集团;经济转型能力最强的是龙江森工集团,最弱的是大兴安岭森工集团;社会转型能力最强的是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最弱的是龙江森工集团;生态转型能力最强的是吉林森工集团,最弱的是内蒙古森工集团。综合来看,森工集团要顺利完成转型,必须在完成"政企分开"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转型产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企业制度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阿尔山市国有林业区域经济转型的必然性:原有传统产业已经难以为继,资源危困直接带来了经济危困,因此阿尔山市国有林业区域经济转型势在必行。在林业资源限伐的前提下,如何找到林区的新的出路。分析了阿尔山市国有林业区域经济转型的难度:基础设施薄弱,现行的管理体制制约,城镇功能不健全,发展观念上的制约。并针对阿尔山市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指导思想,就阿尔山市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途径,从阿尔山市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产业选择,理顺国有林区的经济转型的管理体制,成立较高规格的行政管理机构,解放思想,突破发展观念上的制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林区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有林区兴旺,必然会促进我国林业健康发展,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迟滞,也必然会大大滞缓我国林业向现代林业迈进的步伐。国有林区久有沉疴,问题错综复杂,之所以如此,主因是其改革进程落后于市场经济改革的步调,这不仅严重影响国有林区的发展,还会拖我国林业整体发展的后腿。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国有林区改革,文章在对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国有林区的地位及现存问题,系统总结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在探索改革方面取得的经验、有效路径,提出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停伐的大背景下,国有森工企业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国有林区陷入社会发展困境、林区职工民生困难、创新乏力等问题。根据企业转型的相关理论,对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创新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构建出技术创新程度、管理创新程度、社会创新程度和文化创新程度四类核心要素的指标体系,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创新程度进行评价。得出国有森工企业的创新程度一般,需要提升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降低社会创新的投入力度。根据结论对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创新发展方向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黑龙江国有林区为参照,对伊春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及林区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到:(1)伊春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仍处于调整阶段,但总体是趋于合理的;(2)第二产业依然是伊春国有林区的支柱产业,且对林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3)伊春国有林区第一产业在增长率、结构及相对竞争力方面均表现平稳、突出,且都高于黑龙江国有林区的实际水平;(4)第三产业比重小,但第三产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百分比最高,增长趋势乐观,潜力巨大;(5)天保二期工程在伊春国有林区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过程中影响显著,对林区积极实施产业调整、转型及多元化发展具有"倒逼"作用,有利于国有林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研究结论,提出重点扶持以森林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继续巩固和发挥第二产业的主导优势地位、支持林区多元化发展以及深化实施天保二期工程、加快林区体制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是我国国有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重要集聚区。笔者梳理了东北国有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成效,从生态功能约束、地理区位障碍、工业化城市化空间缺乏、社会发展成本高昂和体制机制约束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东北地区国有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进一步,针对转型面临的困境与障碍,从建立林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发展实体工业经济和优化林区人口布局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国家对林业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得到实施以后,黑龙江省林业企业的经济状况发生转变,林区经济成功转型,使得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林区企业推出种类繁多的林产品丰富了市场,满足了消费需求,稳定了林区社会经济等等。虽然还美中不足,但已经是个长足的进步,文中针对当前国家“十一五”规划期间黑龙江省林业企业经济转型时期的实际状况提出一些意见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得出了"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林区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受到很大冲击"的结论。社会保障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减震器"和"安全网",因此在国有林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林区社会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为解决当前国有林区职工生活贫困的问题,提出了"在充分发展社会保险的同时,重点落实社会救济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福利的基本功能、设立统一的社会福利管理部门、完善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为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国有林区经济绩效并揭示绩效提升空间,对国有林区经济绩效进行恰当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运用《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反映林业经济绩效的七项主要评价指标转化为评价的三个主成分因素,并对2008年主要国有林区的经济绩效指标进行排名。各国有林区发展不平衡,如何提高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资金和人力的利用能力,是目前国有林区经济绩效提升的重点。提出了实行林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与发展替代产业、深化国有林区的体制改革、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私有林是我国林业投资渠道的拓展。作为我国木材主要供应基地之一的大兴安岭林区应该利用国家发展私有林的政策,拓宽林业投资渠道,动员全社会振兴林业。大兴安岭林区利用私有林这种机制上的创新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值得我们去研究。  相似文献   

11.
翻译思维过程是翻译中思维的活动过程,涉及到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和特点。汉英翻译的思维转换环节连接翻译的理解与表达两个阶段,对于提高译文的质量,避免翻译腔的出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跨行业转型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选择,是企业保持持续发展或克服衰退重新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跨行业转型在给企业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风险。在转型决策时,识别风险因素,分析风险因素的作用过程,判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时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减少转型风险。本研究采取分步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反映转型风险的作用过程和风险因素间的不同层次,并用该方法对转型过程的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两大类因素,一是关系性要素,主要是制度、转型规划与机制,一是结构性要素,主要包括与企业创新相关联的转型动力要素以及与自然环境、民众的生活质量相关联的转型约束要素。转型过程是关系要素对结构性要素进行良性调节的过程,是两种结构性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过程。依据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可将资源型城市转型状态分为四类,要针对不同的转型状况产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与建设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毛泽东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主要包括了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努力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等几个方面。研究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有助于在新时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社会科技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不仅具有一般科技成果转化的共性特征,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本文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起点的可转化性;转化过程的独特性以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终点的双重效益性。  相似文献   

16.
开放式创新已成为企业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然而,对于中国企业如何实施开放式创新研究较少。基于开放式创新最新研究成果,对中控集团开放式创新实施过程进行了纵向剖析。研究表明,开放式创新实施首先开始于组织结构调整和一定的组织制度保障;实施过程往往结合试点项目进行;企业外部网络建设充分借助了公司高层和内部员工个人社会网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情境下,政府在开放式创新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企业科研体系调整和外部网络建设至关重要。中国企业应充分协调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从而顺利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7.
视觉传达设计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超现实带给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形式,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视觉信息的传播。分析研究超现实的视觉心理、审美心理以及非逻辑思维,能够获得视觉传达设计过程和视觉结构构成的更完整表达。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中国政党权威的强化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权威是中国现代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在实现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权威,一方面还需要顺应权威转型的趋势,在积极推进社会转型的同时加快自身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仔细梳理了儒家思想从孔子创立到董仲舒第一次"嬗变"过程。"嬗变"在这里不是贬意,而是对旧儒家思想的积极的扬弃。文章主要对儒家何以可能、嬗变何以可能、怎样嬗变(即嬗变的"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明其变,求其因;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分析这一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集中探讨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问题.从中国传统社会中解放出来的中国知识分子进入新闻报刊、文化出版和教育领域,建立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公共空间",这"公共空间"在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转型和知识分子自身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