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顺应论中的复杂性思想渗透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诸多维度.针对语言顺应论中的复杂性思想展开反思不但能够突显顺应论深邃的学术内涵,进而有助于开发语用研究新的生长点;而且还能够还原顺应论自身的学科定位,为语用分析提供程序性指南.  相似文献   

2.
顺应论是维索尔伦提出的语用学研究理论,它强调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做出的语言选择必须顺应交际的环境和交际的对象。广告是一种交际行为,它的最终目的是唤起消费者的兴趣,促成购买行动。广告语言必须顺应广告受众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即顺应受众的语言、心理、文化和价值取向来实现广告的商业目的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3.
Jef 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认为,使用语言即是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文章从顺应论的视角探讨跨文化语用失误,并通过实例分析提出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对策:遵循动态顺应的原则,培养学生的顺应能力;创造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由法国语言哲学家斯珀伯(Dan Sperber)和英国学者威尔逊(Deirdre Wilson)创建的关联理论和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开创了语用学研究的新篇章。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综合两个理论用于语用理论建设和实证研究。"OK"在中国已是使用最普遍的外语词汇之一,其含义和用法灵活多变性决定了它在话语交际中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将试图用关联—顺应论解析"OK"在不同语境下的相应的语用策略选择,从而使读者对这一常用词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以达到成功交际。  相似文献   

5.
语言顺应理论创始人维索尔伦所阐述的语言顺应论的三大特征中,变异性是其对口译"顺应"最具直接指导意义的核心特征。因此,"变异"在宏观上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在交替传译中实现源语和译语间的整体"顺应";而"变译"作为一种最常被采用的具体方法,消解因文化、结构、句法带来的翻译障碍,实现源语和译语转换过程当中的自然过渡。对"变异"和"变译"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对交替传译活动做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根据Verschueren语言顺应论,顺应的动态性指语言选择过程中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所作的动态顺应,揭示的是语言选择的“实际过程”,也是语言意义动态协商生成过程。语言顺应的动态性在广告语言使用中主要体现分别为:(1)语言使用随着时间流转而产生意义的变化,具有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表现;(2)作为语境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际双方所处的社会关系及认知心理状态具有极强的流动性;(3)广告语篇布局谋篇的灵活性;(4)广告言语事件或活动使其表意框架具备的规约性及变异性;(5)语言意义体现的多样策略性,如隐形和显性等。  相似文献   

7.
Verschueren的顺应论给楼盘命名提供解释。语境关系顺应要求:第一,楼盘命名因时而动,并在名称中凸显其地理位置,实现时空因素的物质世界顺应;第二,楼名体现客户优越地位,实现社交世界顺应;第三,考虑购房者的心理状态,做到心理世界顺应。语言结构顺应要求:音节上,顺应语言结构要求,多采用"2+2"音步;修辞上,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8.
基于一手文献文本针对顺应论所遭遇的诸多误解进行反思。结果发现,顺应论所遭遇的误解可以归结为如下四个彼此相关的命题:(1)在哲学基础上,顺应论被看作为一种与英美"分相观"相互对立的观点;(2)在根本目的上,顺应论被非理性地过分缩限于理论建构之上;(3)在根本属性上,顺应论被定性为轻视心智研究的社会语用学范式;(4)在方法论上,顺应论被责难以"过于宽泛、失之微观"。最后,文章结合国际语用学界"解放语用学"的呼声就顺应论具体应用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商标词由于意义的多重性、功能的特殊性以及文化的依赖性,其翻译通过传统的翻译理论很难解释.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翻译技巧的概述与分类,忽视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也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从文化的角度探讨Jef 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对商标词翻译的启示,为商标词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受电视连续剧《甄嬛体》的影响,近来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甄嬛体”来陈述观点、传达信息、表达感情。语言顺应论可以为这种语体的理解和创作提供理论基础。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甄嬛体”在语音、词汇、句法、风格等方面具有一些特点,体现出人们对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等语境选择的顺应。分析得出结论,“甄嬛体”的使用反映了人们对当前社会、心理语境的顺应,体现出追求语用和谐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1.
维索尔伦顺应论的语言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语言本质的不同理解,尤其是对语言的不同使用,往往反映出不同的哲学立场。维索尔伦(Vers-chueren)把语言当作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活动,并从这一动态视角去观察分析语言,以语言选择和语言顺应为中心构建语用学的整个框架,进而探讨了语言、人类和现实之间的相互顺应关系,其中包含了维氏对意义、语境、心智等概念的哲学理解,因而其语用顺应论从跨学科的角度开辟了研究语言意义奥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作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手段和策略,从而保证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达到交际目的。该理论为语言的理解和诠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英汉习语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成语、谚语等习语翻译实例的分析,探讨顺应论指导下习语翻译及其策略选择,从而阐释顺应论在习语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片名既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体现电影制作者的艺术创造力,具有帮助受众提高审美能力的语用功能,同时它又具有商业广告的语用功能,在影片的宣传推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片名作为一种目的性很强的特殊文本,其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从语用学的角度,以Verschuen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基础,探讨顺应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提出电影片名翻译中语用顺应的四种翻译策略:语言结构顺应、文化语境顺应、受众心理顺应和商业效应顺应。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词语内涵丰富,翻译时极大地考验着译者的语境认知能力。语用学主要研究语境中的意义,而语境是翻译中理解和表达的基础,因而语用与翻译的联姻可以使翻译研究获得启示与解释力。从这个意义上说,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为其翻译活动提供了一个极其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王熙凤话语微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总要以语言为材料,塑造典型形象,反映现实事件和操纵着人物命运的广阔的社会大背景,因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主要借助于语言来表现。正如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而在《红楼梦》中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王熙凤当属第一人。曹雪芹在塑造王熙凤这一光彩夺目形象时,表现出了炉火纯青的个性化语言艺术,这一点已为许多研究者所论及。然而真正结合西方语言学理论框架来作王熙凤的语言的研究则非常少见。故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语用学,Vershueren的顺应理论来探讨王熙凤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语言以及"怎样"用这种语言顺利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语言顺应论,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对提问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语境的制约。通过顺应心理因素,主持人选择不同的提问策略生成提问话语,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际需求,从而推动访谈语境的动态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探求关联-顺应理论指导下的模糊语言的翻译应是一个以关联和顺应为手段,以最佳语境效果为目的,在明示推理中寻找最佳关联和在语境顺应中寻找最佳译文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此对服装销售语言进行了研究。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为框架,将服装销售语言的使用策略根据语境分为:顺应物理环境,顺应社会规约和顺应心理动机。希望该研究能为服装销售行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