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技术哲学从其特有的视角将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与技术的发展和革命关联起来,基于这一视角,对于信息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就要到当代信息技术中去寻找其特征。无论是信息文明的根本特征,还是信息文明的一般特征,都根植于信息技术;信息生产力的形成、信息资源成为比物质更重要的资源、信息经济的出现、信息消费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精神的诞生及广泛传播,都需要用信息技术来加以说明。由此更丰富地展现了"特定的技术造就特定的文明形态"这一普遍关系,再结合信息技术的社会建构这一视角,全面而深刻地启示我们从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去加深我们对信息文明的哲学理解。  相似文献   

2.
卡尔·波普尔不仅是一位科学(自然科学)哲学家,而且是一位社会科学(技术)哲学家.波普尔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视角提出"逐步的社会工程"理论;从社会科学"有限理性"视角提出"社会技术"范畴,并把"社会技术"视为"政治的科学基础";从社会本体的主体际性视角分析了"社会技术"(社会工程)与"物理技术"(物理工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广泛扩散和深度渗透,媒介化社会日益成为观察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不可忽视的时代语境,传播学也由此成为了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重要学科视角。为了更好地实现和其它学科的对话,凸显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的个体意识和主体性特征,并立体地展现这一群体的城市生活实践图景,传播学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研究应以勾连媒介与社会的研究立场、自下而上的底层研究视角、深入日常生活的介入式研究方法,来管窥媒介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实践中的"在场"和"嵌入",实现在这一研究领域"传播学的发声"。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认知主体对社会现实的表征形式.因时空有别,立场不一,言说者/作者建构的语言,往往是视角化的语言.视角不同,生成的意义迥异.以"辞里"与"辞面"相异而构建的反讽是视角和视角化策略的表征.研究表明:时空视角、感知视角、观念视角、移情视角和互文视角为探讨反讽的建构和识解提供了社会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5.
欧洲化: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研究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化"成为当前研究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新视角。本文探讨了欧洲化视角的兴起,介绍了欧洲化视角的发展历程以及理论的操作化。作者认为,传统理论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发展看作是国家或社会行为体影响欧洲层面制度建设的过程,而欧洲化视角则突破了这一局限,转而聚焦于欧洲层面的制度建设对成员国的影响,因此是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研究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6.
新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人类进入"传媒化生存"时代:传媒视频化带来了现实社会的拟态呈现与演绎;传媒生产化导致了知识信息的线上"众筹"与"共享";传媒社交化意味着人际关系的再现与再造;传媒智能化预示着人类生态的变化与变异。在此基础上,信息传播空间与社会发展模式得以重塑。  相似文献   

7.
媒介技术构建媒介社会,媒介信息让受众从拟态环境中获得对世界的看法,建构个体与社会的思想观念,培植行为方式,改造固有文化。媒介化社会中人们消费着"符号",消遣着媒介镜像,"真实"与"虚拟"被媒介深度模糊,个体与社会在传播与传递中被建构。  相似文献   

8.
论技术发展史的多维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技术发展史可以从多种视角加以认识.其一是器物的视角,主要包括器具史(尤其是工具史)、产业史、造物方式史、技术对象深入史、技术材料史、技术动力进步史、技术空间扩展史等;其二是活动与技艺的视角,包括"技术方法"发展史,诸如操作史、发明方法史等;其三是思想与社会视角,包括技术思想史和技术社会史等.从多维视角考察技术发展史,表明了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多面体,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去把握.当然,在进行"分析性"的把握时,也不能忘记技术的发展史还需要从综合的、整体的视角上去加以刻画.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所兴起的信息主义,必然也会在技术哲学中体现出来.技术哲学中的信息主义,表现在对技术的定义、技术性认识的特征、技术活动的转型和技术的社会形成等问题的看法上;有信息主义倾向的技术论者,在技术的定义上,视技术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以及人的意志的某种体现;在技术的认识特征上,视技术为建构我们经验知觉和信息世界的一种"透明"要素;在人的技术活动的类型上,视当代的技术活动从本质上已成为一种处理信息的活动;在技术的社会形成上,视技术为群体协商即信息交往的结果.信息主义视角体现了技术哲学正在走向研究方法与理论成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从理论逻辑、历史演进、趋势特征三个层面考察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耦合演化关系,为认识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提供一个技术分析视角。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根源于资本逐利的天性,是资本不断发掘技术与金融手段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结果;科技革命构成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技术动因;金融化作为资本主义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演化的一个典型趋势,在不同的科技革命形态下有不同的演变特点。探究资本主义金融化新动向背后的逻辑、动因及经济社会效应,必须重视科技革命与技术形态演化的潜在影响,警惕“科技滥用”对市场经济过度金融化的助推效应,探索构建信息、数字及智能技术形态下的过度金融化监测评估及风险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探讨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5项原则;并初步描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经济学概论、信息技术经济学理论、信息技术经济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经济学应用四部分.本文对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探讨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构建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5项原则;并初步描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经济学概论、信息技术经济学理论、信息技术经济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经济学应用四部分。本文对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经济特征和主体产业,是为满足市场需求或继而创造市场需求的营利性活动。信息社会的产业结构主要由创新型产业和集成型产业组成。而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是借助于一定规模的集成型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对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目标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知识的经济化和信息的全球化趋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要想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 ,必须依靠教育 ,及时调整学校教育目标 ,使学校教育目标由培养“知识型人才”转向培养认知型、能力型、创新型、素质型的“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15.
通过阐述现代信息技术所引发的生活空间变化,对生活观念转变的客观要求,论证了在信息化进程和生活观转型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物质支持以及完善的制度法规保障,这样,才能平稳,有效的完成转型,才能使生活观转型具有必要的社会依托。  相似文献   

16.
论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 ,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教育领域也引起了众多变革。如教育观念、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而且 ,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 ,作为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高校 ,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一个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的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而随着我国与世界接轨的进一步深化,国家之间在各个科技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也日益频繁,随之,科技英语作为一个问题被研究人员提出。而国内外学者对科技英语的词汇、文体特征、语境等做了进一步研究。通过总结知名学者观点、举例,强调译者的科技背景对科技英语的翻译工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治理与信息社会法律的研究对象和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作为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共同发展的产物,促使虚拟和现实的融合,使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产生了黑客攻击、病毒侵袭、垃圾信息骚扰、个人信息泄漏等很多负面问题。但是由于信息神会规则的缺失,在解决上述问题时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因此从宏舰的角度对信息社会中法律的研究埘象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明确瓦联网治理与信息社会法律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传统技术观认为,技术只是一种运载物质或信息的工具,它并不能决定或改变它所运载的东西。麦克卢汉认为,这种技术观遮蔽了技术的本质特征。他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思想,认为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改变远远大于技术所负载、传递给人们的具体信息内容;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任何发明或技术都是人类躯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并最早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即电子技术将被拼音字母和印刷术所分割的世界“重新部落化”,使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麦克卢汉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了人与技术的真实关系,拓展了技术研究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20.
信息社会管理者合理决策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策离不开信息的支持.进入信息社会,先进的信息技术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了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技术手段,使得决策方法更加科学化,同时,决策行为的科学化同样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文章探讨了在当今信息社会环境中,管理者的合理决策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