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已成为公认的贸易大国。面对成绩,我们不能忽视我国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新发展的研究可见,要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不能局限于依据传统贸易理论定位的比较优势,应该重视该理论所强调的比较优势的可变性;努力开发差异产品,发展高层次的产业内贸易;培育和扶持有发展潜力且外溢效果较大的幼稚行业,即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2.
中东欧国家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对于欧盟经济依赖性较强,对外出口贸易结构单一,同时中东欧国家对中国贸易依赖度和市场份额较低.研究中东欧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结构,通过计算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可以深入挖掘与中国的对外贸易潜力,并出口“正确产品”.本文发现,中东欧国家主要进口资本与技术类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中国贸易结构同样过于单一,而且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主要为产业间合作,产业内合作比例较低.以上研究结果对于中国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双边经贸合作起到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对外贸易30年发展回顾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统计年鉴》的相关贸易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进出口规模、贸易方式、贸易伙伴及商品结构等方面回顾了辽宁省对外贸易30年的发展情况,认为其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改革开放中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经验教训,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认为辽宁省企业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重工业产品的出口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并带动对外贸易的整体发展,五点一线战略的实施将扩大辽宁对外开放规模并推动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统计年鉴》的相关贸易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进出口规模、贸易方式、贸易伙伴及商品结构等方面回顾了辽宁省对外贸易30年的发展情况,认为其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改革开放中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经验教训,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认为辽宁省企业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重工业产品的出口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并带动对外贸易的整体发展,“五点一线”战略的实施将扩大辽宁对外开放规模并推动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二战以后,尤其是197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日渐兴起,正在取代产业间贸易而成为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也成为诸多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努力的方向。本文在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对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外贸规模与结构都远远落后于外贸发达省市。本文根据河北省近年来的统计数据,通过对河北省对外贸易进行纵横向比较,分析了河北对外贸易的特点及潜力,提出河北对外贸易发展应继续实施自主创新品牌战略、加快发展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出口、协调产业布局与区位优势,推动河北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进程的加快,文化贸易变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中国加入WTO以来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版权贸易及结构三方面着力分析文化贸易的现状,探析文化贸易背后的原因,为文化贸易实现良性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货物贸易增速放缓时,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异军突起,我国更是在贸易规模和增速上领先于G20其他国家.通过分析我国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借助国际市场占有率、RCA、RCAI和TC指数,发现我国创意产品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创意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通过与G20其他成员国的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应通过完善立法助推创意产业发展,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延伸创意产品价值链以保持或增进创意产品国际竞争力,通过发展创意服务产业提升创意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对外贸易格局和外贸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生重要变化.这给对外贸易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通过理论解说和实证分析认为,在西方占主流地位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我国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我国外贸的方向应是获取动态递升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中韩文化创意产业各类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对韩竞争力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证明:中韩各类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还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为主;与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相比,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明显偏弱。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加入 WTO,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黑龙江省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必定要与世界接轨。本文从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现状入手,针对农产品出口是我省出口创汇骨干产品,品种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的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贸易规模、贸易对象、贸易价格和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2021年新种子法修订后种子贸易格局,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和出口价格指数等评价种子国际竞争力,并探讨种子贸易格局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全球大田作物类种子贸易呈逆差,少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严峻;花卉类种子贸易互补性较强;蔬菜类种子出口国的龙头种企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农作物种子进口市场结构趋于垄断化,而种子出口市场寡占、竞争和分散三种态势并存。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中国种子国际竞争力较弱,并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外生因素包括技术性贸易措施、税收制度、贸易规则等,内生因素包括农作物种子的品质性状、种粮比效益等。因此,为促进中国农作物种业国际化发展以及种子更好地“引进来”和“走出去”,应建立健全检疫监管体系、推动种子进口来源多元化、加强良种培育科技创新、监测管控种子进口价格以及鼓励跨国育种、海外制种等。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口岸交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快黑龙江省口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发展。通过相关资料分析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济贸易的现状和问题,分析认为,当前黑龙江省口岸交通发展的重点口岸是黑河和同江,次重点口岸是绥芬河、东宁、抚远、饶河、富锦、萝北、密山、虎林和漠河;黑龙江省口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为:提高口岸公路技术等级、推进界河大桥建设、加强重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边境口岸运输站场设施。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又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供给充分,生产的粮食除满足自身需求外,主要承担了国家粮食安全储备、粮食的省际调拨等任务。近年来,黑龙江省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渡阶段。因此,根据黑龙江省财政农业支出的分析,加大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第三产业内部各产业投入产出有效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建立第三产业内部投入产出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评价指标,并以黑龙江省第三产业为例,对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各产业投入产出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黑龙江省应该加快对投入产出有效性高的产业的发展,压缩对国有经济占很大比重的产业的投资,加快国有经济的市场化步伐,加快社会化进程,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化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入世后,黑龙江省对俄原木贸易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但也必须面对日、韩等国家原木采购商的竞争以及黑龙江省对俄原木贸易企业走出去困难、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挑战。黑龙江省发展对俄原木贸易,应积极推动波格拉尼奇内-绥芬河模式上升到国家层面、建设物流通道、促进原木贸易专业化等,使得黑龙江对俄原木贸易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草)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率低下的原因在于博弈的存在:它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农户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以及农户之间的博弈。这三种博弈均陷入困境,而改变博弈结果的方法是制定新规则,以达到新的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18.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蔬菜种子产业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蔬菜种子企业与国外品牌企业的同业竞争,明显处于弱势。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指出了我国蔬菜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针对政府方面、科研院所方面、蔬菜种子企业方面提出了挑战所采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旅游卫星账户(简称TSA)是目前世界上被公认的测量旅游就业量的方法。在充分研究旅游卫星账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方法,以黑龙江省为例,对旅游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这是首次运用TSA方法测算黑龙江省旅游业对就业贡献的尝试,其结果与世界旅游组织对黑龙江省的预测情况较为接近,以此证明TSA框架的应用价值及旅游业的就业贡献。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业作为黑龙江省的重要产业,存在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的问题。发展黑龙江省旅游业有其资源优势、客源优势和交通优势,相应的也有其劣势和威胁,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可以客观地分析黑龙江省的旅游资源,提出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发展冰雪旅游、森林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分析和制定为黑龙江省旅游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求生存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