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孙嫱 《新华文摘》2022,(1):113-115
一、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问题的讨论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后的古今中西之争,贯穿于中华民族近代救亡图存、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讨论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既要梳理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化对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双创"思想的认识,也要关注当下,提炼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从丰富的实践中总结有效...  相似文献   

2.
郭美清 《社科纵横》2013,(2):237-238
道教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是唯一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还吸收了外来宗教的有关内容,形成了包融广博、独放异彩的道教文化体系。鲁迅先生说:"中华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道教文化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而且对中华民族和社会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法智慧对现代社会也具有一定的意义。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不了解道教。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和平崛起需立精神之基,文化战略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的重要支柱。"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国文化战略的总体目标。传统艺术的创新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是实施文化战略的必要环节。实施文化战略、构建文化强国必然对文化艺术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创新发展中国传统艺术是推动文化艺术繁荣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国家文化战略具有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是民族传承的基因,礼仪是古老中国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礼仪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辩证关系进行研究,中国传统礼仪蕴含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渊源,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传统礼仪的继承与创新,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辩证统一,还论述了中国传统礼仪在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意义,最后阐述了在传承中国传统礼仪中考量荣辱评价标准问题及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孔学堂》2015,(3)
<正>辩证法(dialectics)源于希腊语"dialego",中国"辩证法"术语又是从日语嬗变来的。而关于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等等辩证法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极其丰富,凝结着中华民族的聪明睿智,是先哲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思想遗产。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都建立在正确的世界观基础之上,因而它们之间的真理性可以相通。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辩证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辩证思想养分,  相似文献   

6.
戴武堂 《创新》2009,3(11):31-34
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已走过6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宋丽 《社科纵横》2006,21(12):134-134
京剧作为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也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审美情趣的精髓,京剧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艺术形式,使其具有教育人、陶冶人和愉悦人的作用。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是对广大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对青年民族文化艺术的教育和熏陶,对于传承中国京剧艺术,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他们对于京剧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将来,影响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光大,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锦 《探求》2014,(4):52-63
中华民族作为我国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自在民族实体,"鸦片战争"后人们在接受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中经历了一个变化且不断调整的过程。学界对于如何系统理解和分析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发展史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也提出了认识和理解的理论框架。其中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构成的有力工具和钥匙,也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国家的统一作出了贡献。但随着近年来我国接连发生的爆恐事件,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与汉族和少数民族之关系则再度引起人们的思考。文章从费孝通之认识开始探讨,结合文化生态学及中国文化大小传统来重新梳理、思考当下中国民族及其民族内部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现在的教学中大多教师强调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对学生成绩的追求,从而忽视了中华民族传统丈化的教育,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要改善这一状况,就要在课堂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样既有利于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发扬与继承.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梳理概括其历史源流、思想精华和鲜明特质,深刻揭示其地位作用,集中阐明了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路径。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三个融入"着力,让优秀传统文化润泽当代中国。融入国民教育。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60年的艰难探索、成功实践、基本经验,从根本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离开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中国特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革命道路和毛泽东思想;在当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是中国作风的具体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想与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相融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呈现出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  相似文献   

12.
史可扬 《唐都学刊》2008,24(3):47-51
百年中国电影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20世纪30年代以前;30、40年代;50、60年代;80年代;90年代至今.从对这些阶段的扫描和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个阶段的中国电影都与相应历史阶段的社会主题相呼应.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电影是百年中国社会风云变迁的"文化症候".根据这样的基本认识,笔者在此尝试对百年中国电影做一社会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吴天祥 《唐都学刊》2010,26(6):117-120
笔墨游戏式的"书法画",甚至衍绎出的"行为书法",是一种"文化失根"表征;错别字满篇的所谓书法,是典型的文化缺失症。我们应积极作为,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中国书法并不因为汉字规范化遮蔽其艺术性,相反,汉字演变发展史证明,每次的规范化举措,反而给书法艺术创作注入了活力。规范化的标准草书,或许会对中国汉字的改革和发展开辟出新途径,对书法文化的现代性提供多元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老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晚会     
中国人需要晚会,就像俄罗斯人需要歌剧一般,缺了它生活就如同忘了搁盐的菜肴,平淡乏味。晚会对于国人又如同北方人对待酒杯,唯在喧哗和酩酊中方能彰显出一片祥和与美好的氛围。晚会在潜移默化中被破了相、定了格,已升级为习惯性动作。  相似文献   

17.
18.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进程中,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准确分析当前形势,科学规划未来发展,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长远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现实需要,对于我们党更好地肩负起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跨越,都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水性与盐色——从中西文化原色管窥简论华人的文化品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栾栋 《唐都学刊》2003,19(1):110-114
人们知道中国有12属相,其实华人还有一个母体属相———龙种禀性即水之华。水文化构成了中国人水的根质,水的智慧,水的柔情,水的威力,水的化性,水的局限。与西方"盐人"文化的创制更新特点相比,水人文化更接近生命本根。水文化陶冶生态品性;盐文化造就科技精神。水文化重视天人合一,无为有为,于化感通变处留有可持续发展的余地;盐文化崇尚征服自然,披坚执锐,在积极进取中创造走向未来的利器。水文化和盐文化特色明显,利弊杂陈,各有千秋,刚柔相济。在第三个千年地球文明向宇宙文明过渡的历史进程中,水文化与盐文化以及与其他文化的通和致化,是人类突破自身局限而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