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田 《公关世界》2008,(1):20-21
美国第40届总统里根2004年6月5日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3岁,里根也是截至目前为止美国总统中寿命最长的一位。  相似文献   

2.
每隔四年,美国总统就职典礼都会上演一场华丽的"政治秀".国际媒体注意到,庄严之外,总有不期而遇的"插曲".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2009年1月21日公开就职.前一天,依据美国宪法,他在白宫举行小型宣誓就职仪式,正式成为美国第57届总统.  相似文献   

3.
近期,美国等国出于防范恐怖主义袭击的安全需求,不得不临时关闭了其在中东和北非的大批外交机构.关于这一行为的阴谋论也随即浮上前台. 阴谋论之一:总统阴谋论.由于美国总统无法再承担一起"9·11"级别的针对美国的成功打击,美国可能不惜夸大其词,虚报面临威胁的程度,在舆论上"先发制人",为可能面临的大规模攻击提前进行公关.这一阴谋论的次要受益者是美国国务卿.用最保守的方式即闭馆以免美国外交人员受到严重伤害,避免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受袭事件再度发生,则可保全美国国务卿的地位.所以,对于这次美国情报系统侦获的恐怖袭击线索,美国宁可言其重,不能信其轻.  相似文献   

4.
里根当选美国总统时,一天上午,全体共和党人举行会议,一位多数党领导人站出来故意说:“总统阁下,开完会之后,我们大家准备共进午餐,倘若您也来和我们一起进餐的话,您必须付餐费五美元,如果实在没有,鄙人愿解囊相助,以解尊驾拮据之难。”这位多数党领导人为什么敢同里根开这个玩笑呢?因为人们知道里根的口袋里平时不放钱,想借机让总统难堪。谁知里根听完他的一席话,笑而不答,沉默以对。当大家步入宴会厅时,戏谑里根的那个人沉不住气,再次提出借钱给总统,里根却出人意料地从口袋里掏出崭新的五美元,令在场者吃惊不小,迷惑…  相似文献   

5.
从一个女人到另一个女人,尽管白宫仍然掌握在男人的手中,但不会有人怀疑女人在其中的分量。无论是刚刚过去的四年(赖斯于2005年1月就任美国国务卿),还是即将开始的四年,"半边天"已经并且还将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美国权力中枢的话语权。对于女性从政的光辉史来说,2009不是结束,而是从一个开始到另一个开始。只是,一个带着前任总统的无限信任和眷顾离去,另一个则带着前前任总统的光环和阴影而来,与老朋友共事PK为前政敌效命,一样的权力巅峰背后有着不一样的剧本。独立、坚韧、强势、不折不挠,赖斯和希拉里像是一个模子里扣出来的一样。但对于白宫来说,她们又完完全全是不同的两个女人  相似文献   

6.
肖保根 《职业》2008,(7):48-49
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女总统、女总理更是难上加难.尽管如此,进入21世纪以来,女性担任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的越来越多:像德国总理默克尔,中国国家副总理吴仪,印度女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菲律宾女总统阿罗约,美国国务卿赖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有人戏称"21世纪世界将回到母系社会".  相似文献   

7.
陈祖芬 《老年人》2003,(2):16-17
谢晋60岁那年,美国当时的总统里根给他寄来了一张贺卡。谢晋的年纪比里根小一轮,里根说按中国人的算法,他也应该属猪,所以他要给属猪的有杰出成就的中国人寄上一张贺卡。 谢晋跟我说起这件事,是在全国政协委员前往人民大会堂列席全国人代会开幕式的大轿车上。在车上闲聊,就像开无轨电车,聊到哪算哪。谢晋本来是在讲读书,想到里根这位电影演员居然能当总统,就说他一定很会借用手下人等的  相似文献   

8.
近期拉美地缘政治最大的变化是美古关系正常化的启动,其标志性成就是美古外交关系于7月20日正式恢复.这是美国国务卿克里2013年宣布门罗主义终结和总统奥巴马2014年12月宣布启动美古关系正常化进程带来的重大成果.对于美古关系正常化这一事件的原因,国际社会有多重解读.全面透视该事件的原因有助于更加准确地理解拉美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和走向.  相似文献   

9.
今年1月23日,在美国参议院批准克林顿总统提名马德琳·奥尔布赖特出任国务卿的任命之后,奥尔布赖特宣誓就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务卿,也是美国开国200多年来官职最高的女性。 美国国务卿堪称全美权力最大、最活跃并且是举足轻重的外交决策者。在美国历史上曾有70多位国务卿,而奥尔布赖特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因而格外  相似文献   

10.
全球瞩目的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已拉开帷幕.民主党方面,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于4月12日正式宣布参加总统大选,成为该党最具实力和人气的总统候选人.若不出意外,希拉里将成功获得党内提名,代表民主党向总统宝座发起有力冲击.共和党方面则呈现出参选人过于“拥挤”的状态,迄今已有前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布什、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蒂、路易斯安那州州长鲍比·金达尔、国会参议员马可·卢比奥、兰德·保罗和特德·克鲁兹等13人正式宣布参选.尽管谁能最终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目前尚不明朗,但外界普遍看好的是前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布什.  相似文献   

11.
“门”是美国政坛丑闻的代名词。所谓“三门”事件是指牵连到三位美国总统的政治风波。即尼克松的“水门事件”,里根的“伊朗门”事件和克林顿的“白水门事件”。当危机出现后,三位总统面对新闻媒介的频频曝光,面对广大公众的知情要求,面对“门”丑闻所产生的政治危机,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应战”措施:或消极对抗、被动敷衍,或积极主动地配合新闻媒介的调查,从这里反映出总统不同的公关意识,形成不同的公众形象,也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1月,奥巴马总统提出四年内派遣十万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的倡议.今年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在挂冠前夕,又重提此事,并且宣布建立一个独立非营利的"十万强力基金会"来推动这一计划. 对于奥巴马的这一倡议,中国朝野的反应相当热烈积极.对比之下,除了若干教育组织和机构,美国主流传媒对此相当冷淡.例如《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至今只字不提希拉里国务卿元月份的有关讲话.这并不是它们不注重中美关系,而是去海外留学从来不是美国主流社会的重要题目.这是与中国百多年来始终时髦不歇的"海外镀金"热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黄永忠 《老年人》2011,(3):12-13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邀请,1月18~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同美国领导人一道为新世纪的中美关系谋新篇、布新局。访问期间,胡主席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并共同会见记者,出席奥巴马总统举行的欢迎宴会及拜登副总统、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举行的午宴,会见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芝加哥市长戴利等政界人士.  相似文献   

14.
男孩危机,诞生在这样一个微妙的两性时代——这一边,美国国务卿希拉克·克林顿站到前总统克林顿的前面,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从第一夫人,摇身成为阿根廷首位女总统。而另一边,女性就业歧视普遍存在,家庭暴力中受害方大多为女性,"剩女"处处优秀反而让男人害怕。因此,拷问"男孩怎么了",还不如先问问男人和女人是否正在纠结于自己的角色。男孩,危机了没?男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将军是美国的一位风云人物。他是行伍出身,从一名下士一直擢升到美国在世的唯一的一位四星上将。在海湾战争中,他出任联军总司令,夸口说在100个小时之内就能结束战争,当时很多人认为他过于自信,但事实证明果如其言。在2000年总统大选中,他是共和党的首选人物,可是他谦虚地认为他并不适合做总统,做国务卿比较合适,才把竞选  相似文献   

16.
1970年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和欧洲对话的时候,该给谁打电话呢?”这句话不仅说明美国希望能有一名全权代表欧洲的领袖人物,同时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在与欧洲各国开展外交时感觉非常吃力的现状。然而30年的后的今天,基辛格的这个疑问就要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了。据悉,欧盟27个成员国已于今年6月中旬,正式就甄选“欧洲总统”(即欧盟理事会主席)的程序展开讨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究竟谁能当选这个第一任的“欧洲总统”。  相似文献   

17.
<正>从第一夫人、叱咤风云的参议员到炙手可热的总统候选人,再到受命于国际经济政治动荡之时的国务卿,20多年来,希拉里从未远离政治与权力这一被男人垄断的竞技场。同时,她将女权问题推向全球政治最前沿的议程。如果希拉  相似文献   

18.
尽管面临巨大风险,但布什仍然视伊拉克问题为自己的政治底线,在此问题上无可退让。2006年11月7日,执政的共和党在美国国会中期选举惨败,布什的伊拉克政策遭到全面的攻击,美国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因此不得不黯然辞职。12月6日,美国前国务卿詹姆斯·贝克领导的伊拉克研究小组发布历时8个月调研而成的报告,称美国没有赢得伊拉克战争,伊局势"严重而且正在恶化"。布什于2006年12月20日首次承认伊  相似文献   

19.
史云 《老人世界》2014,(10):24-26
像是隐藏在绝密要地的高威力“炸弹”,—位超级间谍于1994年2月21日被美国秘密逮捕后,立即引发了美国与俄罗斯外交中的一次强烈地震:第二天,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夫和美国驻俄罗斯大使皮克林就分别在华盛顿和莫斯科向俄罗斯提出强烈抗议,美国总统克林顿亦称这起间谍案“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20.
和小布什的牛仔作风相比,拉姆斯菲尔德的强盗逻辑要精致得多。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国防部长能够在国会山上比美国总统赢得更多喝彩的根本原因之一。相比之下,曾经指挥过当年海湾战争的国务卿鲍威尔则显得那样的孤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