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80年我国第一次提出了住房商品化的总体设想后,经过三次住房体制改革,房地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住房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多年来在住房改革中片面强调住房的商品化、市场化特性,忽视了住房的必需性、耐久性、高值性等特性,导致我国住房价格增长过快、价格过高、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严重,房地产市场严重失衡.我国住房体制改革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2.
住房消费观念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商品化时期,随着货币化商品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贯彻实施,住宅商品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随之也产生不合适抑或错误的住房消费观念,其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住房制度是由国家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由政府承担了住房全面保障的责任。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的发布,城镇房屋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并逐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及住房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房价调控措施来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同时也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而实际上,邓小平同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题。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我国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建设保障性住房问题涉及大量资金投入,因此,如何有效融资就成为重中之重。一、保障性住房及其分类和商品性住房不同,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了保证中低收入、困难家庭解决住房问题而限定标准、限定租金或房价的住房。保障性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在我国,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自199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后,公积金制迅速在全国推广,大大推进了我国的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的进程。然而,在公积金管理使用中凸现的一些问题已渐渐成为住房体制改革的阻碍。 1.公积金制建立面不广,公积金实际归集率不高。根据2001年10月召开的全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会议提供的数字,至2000年底全国仅有60.3%的职工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部分省份如河南省不到30%。全国尚有4500万职工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再加上受到工薪阶层收入低、不少企业效益欠佳、地方财政紧张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实际归集率不高,目前仅占…  相似文献   

6.
四川从1992年开始住房制度改革试点,1998年停止福利分房,原先计划经济下由各单位建设、分配、维修、管理住房改为实行完全商品化和市场化,而对城市“五保户”等困难户的住房则主要实行租赁补贴、敬老院居住等优抚保障。此后,四川房地产市场发展较快,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和质量有了显著改善。但随着住房完全市场化,房价也不断飙升,  相似文献   

7.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四川省情》2006,(11):53-53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为了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相继出台了若干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相辅相成,构成了我国特有的住房保障体系。这些政策法规大致有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贷款金融政策等五个部分。国务院和国家职能部委出台的这些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构成了我国城市住房保障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互相制约,一方面从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购房贷款等方面提高低收入家庭购房能力,降低住房给低收入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能够…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福利分房制度也于1998年基本消亡,城镇居民主要通过市场购买的方式获取住房;近年来住房消费市场空前膨胀,住房价格居高不下,居民住房负担明显加重.以衡量居民生活负担动态变化为重要目标之一的价格统计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由于无法真实反映住房价格变化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其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受到社会公众、学者,乃至有关决策部门的广泛质疑,要求CPI统计科学反映住房价格影响的呼声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9.
我国35个大中城市住房市场泡沫水平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次提出考虑地区差异的合理租售比模型,以及考虑家庭未来收入的房价收入比上限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我国35个大中城市住房市场泡沫水平。合理租售比模型结果显示,大部分城市都存在房地产泡沫,其中相当一部分城市的泡沫水平已经比较严重;房价收入比上限模型显示,即使考虑了未来家庭收入增长,北京、天津、上海、厦门和深圳的房价也已经远超居民支付能力。最后给出抑制我国房价过快上涨、防范住房市场泡沫继续膨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评析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池风险评估问题,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违约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并提出了聚类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保障性住房备受广大公众关注。当前,浙江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已达到一定水平,保障工作受到各地政府重视,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但仍存在经济适用房投资比重减少、各地保障标准差异大等问题。建议构建高效透明的管理体系和住房保障需求、供应及运作体系,促进浙江住房保障工作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敬婷  吴璟 《统计研究》2016,33(9):30-35
本文基于人口普查数据,首次对全国和城市层面城镇地区住房拆除规模进行定量测算。结果显示2001-2010年间全国层面城镇住房累计拆除规模达到0.33亿套,由此引发的被动需求对同期中国城镇新增住房需求的贡献度高达41.10%,成为推动该时期住房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由283个地级以上城市住房拆除率的差异切入,对影响城镇住房拆除规模的主因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住房建筑质量、土地开发强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镇住房拆除规模的关键因素。预测显示,由于整体建筑质量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升,2011-2020年间全国范围内城镇住房拆除规模将呈稳中趋降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将降低未来的新增住房需求,成为住房市场转入“新常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农村居民住房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结合农村住户及其它相关资料,探求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农村居民住房建设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发展状况,见证改革开放使农村居民住房条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的历程。分析农村住房建设和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今后农村住房建设的发展和居住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住房的供给与需求结构相匹配,即不同收入的居民能获得与其收入匹配的住房类型,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保证.本文主要研究上海不同收入家庭对上海新建商品住房(包括市场化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支付能力,首先采用房价收入比指标对上海市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变化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然后用剩余收入法测度不同收入家庭可购房屋价款,以面积、地理位置和户型划分住房供给结构,并通过匹配度分析对住房供需结构状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包括两限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以及廉租房。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居民住房问题,并始终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因难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照温州“十二五”期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借助抽样调查资料,对温州市区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进行测算,对其销售价格的合理性提出了新的评估标准,并针对温州保障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住房公积金问题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为了解决广大职工的住房问题而建立的一项重要社会保障制度。本文阐述了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不够宽、缴存比例和基数不一、个人缴存额相差悬殊等主要问题,从单位缴存住房公积金意识不强、职工对住房公积金制度认识不够等六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原因,提出今后应采取加大“扩面”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制度建设、有效提高增值收益、健全完善政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徐江 《统计与决策》2013,(10):50-52
文章探讨了住房保障领域中政府与城市弱势群体之间的非对称博弈问题。在构造相应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演化博弈特性,发现在理性程度均等条件下,住房保障政策仍然存在着多重Nash均衡。研究了其斯坦克尔伯格博弈特征,认为由于双方理性程度的不均等,在博弈过程中,如果"高理性的"、"老练的"政府能够锁定"远见的"住房保障政策,"低理性的"、"短视的"城市弱势群体通过学习将逐步做出最优反应,住房保障政策最终收敛于最优的Nash均衡;但是,如果追求当期收益最大化,政府可能通过欺骗策略误导对方。  相似文献   

19.
付荣 《统计研究》2016,(3):35-43
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编制中自有住房的计入方法有多种,但尚未形成国际通用的处理方法.本文对现有的自有住房计入方法进行综述,详尽评述这些方法的发展脉络及适用性.随后,本文回顾我国的相关研究,指出我国CPI中计入自有住房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大数据时代特征,对自有住房计入CPI进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肖洁 《统计与决策》2003,(11):90-91
目前,全国可出售公房的60%以上已按国家有关政策出售给个人,住房商品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70%左右,基本上形成了以居民自有产权为主、多种产权形式并存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