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花赏评》是周申明同志的文学评论集,收入作者关于现、当代文学的小说、诗歌评论文章凡39篇。其中除有四篇“小说创作谈片”和两篇”读诗随想”外,其余都是作家、作品的研究赏析。而其中除有一篇关于周立波《暴风骤雨》的评论外,又都是同燕赵大地“冀军”有关的批评文章。在写作时间上,除有两篇是六十年代初的学术论文外,其余也都是新时期的研究成果。这样,我们是否可以认为,《 双花赏评》乃是作者领导文艺工作余暇奉献给河北文坛的一件珍贵的礼物,从中不仅反映和描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北省文学振兴、新人辈出的喜人态势,而且更倾注了作为一位诤友和评论家所具有的热情、希冀、  相似文献   

2.
由包头市文联编辑出版的《包头市文学评论集》,汇集了我市文艺理论工作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是我市笫一部文学评论集。论集共收文章29篇,其中5篇是我校教师撰写的评论:张伟、王鸿应《童心观照的女性世界——陈吟小说探微》;艾思、志海《文学的堕落——“玩文学”与“性文学”诘难》;文心、余墨《包钢建设者的心曲——<铁花选萃>漫谈》;学文、福勋《文学要迅捷地反映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小说史上,《蔡海花》是一部当之无愧的文学名著。它的出版,曾在20世纪初期的文坛引起轰动,在不长的时间里,先后再版十余次,“行销十万部左右,独创记录”(范烟桥《荤海花侧记》)。专家的评论亦颇为热烈,著名小说研究专家蒋瑞藻在《小说枝谈》中,转引《负暄琐语》的评论说:“连年新撰小说风起云涌,无虑干百种,固自不乏佳构。而才倩纵选、寓意深远者,以《蔡海花》为巨率。”一代古文大师、著名外国文学翻译家林琴南,对之推崇备至,“叹为奇绝”。鲁迅对此书亦多有褒扬。然而,不同的声音亦复有所闻,胡适以为,“《孽海花…  相似文献   

4.
求实与求新──论钟本康的小说评论盛钟健钟本康写作文学评论,从六十年代初开始,至今已历三十多个春秋。发表文章累积已有100余万字,还结集出版了评论专著《小说的艺术综合》。文艺理论家雷达就说钟本康这些年“写得多,写得从容,又写得新鲜”①。钟本康评论对象主...  相似文献   

5.
由谭五昌、谭迪主编的《文学、人格与艺术坚守——谭仲池文艺作品评论集》一书已于2014年8月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录了谭仲池文艺作品评论文章70篇,其中诗歌评论36篇,散文评论9篇,小说评论20篇,其他5篇。其中既有对单篇作品的评论,也有对全部作品的观照。  相似文献   

6.
郭军 《云梦学刊》2014,(3):87-93
如果单纯用“缺席”和“失语”来描述当代文学评论,未免太过简单.从对于文学评论质量沙泥俱下的疑问,商业化、人情化的乱象到停止思考的深层问题,中国文学评论已经深陷全面危机,文学评论不仅正在失去对文学的理解力,也在丧失对时代的洞察力.文学评论如何摆脱繁荣与贫瘠并存的悖论,重新站在时代的高岗上.这不仅需要化解文学评论的系统机构性危机,也需要在包容并蓄中找到应对全媒体时代挑战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史学评论:史学研究中不应有的薄弱环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治史传统的国度,不仅在过去,即使在今天,专业非专业史学工作者亦堪称庞大的群体。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人数众多的史学工作者中,从事史学评论者少得可怜,史学评论不能满足史学发展的需要,跟不上史学的发展。因此,史学评论在当代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既有迫切性,也有必要性。史学评论与史学的关系可从文学与文学评论得到某种启迪,文学评论尚有“作品多,评论少”之虞,而史学评论的欠发达则更成为史学进步的滞后因素。我们提倡加强史学评论是因为我们的史学有许多有待评论之处,尤其是批评性评论的缺乏对史学进步有诸多不利的影响。史学界应当重视史学评论,提高评论水平,使史学评论对史学发展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此外,史学评论的不发达也从另一个方面向人们展示出这是一项前景可观、大有可为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曾朴的《孽海花》自出版以来,一直是一部十分流行的小说。出版初,不到一二年间,竟然再版十五次,销书五万冊;解放以后,曾先后由三个出版社重印,总印数约二十多万冊。可见在读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至于对《孽海花》的评价,历年来,许多评论文章和文学史著作,都认为它“表示了一种很强的革命倾向”,把它看作是“革命小说”。最近也有一些同志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孽海花》不是一部“革命小说”,从总的思想倾向来看,它  相似文献   

9.
《让儿子独立一回》是凌鼎年先生奉献给海内外读者的又一部微型小说选集。它采撷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精心构思扣人心弦的故事,在引人入胜的情节中,隐寓着作家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对教育的沉思。虽然被列入“最具中学生人气的微型小说名作选”,其实,很多篇童意蕴深厚,也是“成人的童话”,社会的明镜。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国古代小说是“史”的分支,因此,封建正统文人评论小说,基本上以历史著作的真实性程度为标准,他们把优秀小说誉为“补正史之不足”或“某朝之实录”。直至清代,仍有这种以史评文的余风,《聊斋志异》是部谈狐说鬼的小说,却也有人评为“淋漓载笔,  相似文献   

11.
钟嵘约生于宋泰始二年(466),卒于梁天监十七年(518),经历了宋、齐、梁三朝。根据《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所闻、所传闻“三世说”的提法以及钟嵘的诗歌批评实践,我们把他的当代诗歌评论的上限定在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当代诗歌评论,指的是钟嵘对南齐至《诗品》完成这三十多年间活跃于当时诗坛上有关诗人的评论。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来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相较建国后“文革”前的17年时期,变化之大如同霄壤。其间一个重大变化是小说创作流派现象醒目而实在。以出版为例,各种具有流派性质的小说丛书就不少。如时代文艺出版社80年代末曾推出一套“新时期流派小说精选丛书”,内有“民族文化派小说”、“结构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中国华侨出版社90年代中期则推出“新生代小说系列”,收有张文、何顿、毕飞宇、鲁羊、徐坤等八位青年小说家的集子。以评论界较流行的提法来看,“先锋派小说”、“新写实小说”、“新生代小说”的流派特征是较显著了。若再细…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时代传播变局中,多元文化、多媒体传播形式不仅在挤压着文学的生存空间,也为文学评论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变数,大众评论或曰草根评论的兴起,则在潜移默化间撬动着文学评论内部的地壳。到底是继续被边缘化,还是建构多样化的文学评论新格局,重建文学评论的权威与公信力?文学评论如何摆脱繁荣与贫瘠并存的悖论,重新站在时代的高岗上。这不仅需要化解文学评论的系统机构性危机,也需要在包容并蓄中找到应对全媒体时代挑战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 文学评论必须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而在贯彻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如何掌握好评论的尺度又是文学评论的首要问题.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鲁迅在谈到文学评论的标尺时,便说过:各人手中都有一把尺,“有英国美国尺,有德国尺,有俄国尺,有日本尺,自然又有中国尺,或兼用各种尺”.今天,这个问题似乎又重新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5.
王汝梅教授等新著《中国小说理论史》 ,作为“中国小说史丛书”中的一种 ,近由浙江古籍出版社面世了 ,这是古代小说研究的一项可喜的新成果。著者多年来给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研究生讲授《中国小说理论史》 ,结合教学研究小说理论与批评 ,在撰写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基础上 ,写出该书。该著是著者长期探索、积累的成果。该书信息量大 ,内容丰富 ,文字精炼 ,可以说是一部厚积薄发之作 ,具有开掘创新的特点。一是新创性。最具代表性的是书中提出了关于两种小说观念的问题。过去 ,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小说理论成熟较晚 ,一般说是在明清时期 ,而如是…  相似文献   

16.
李洁非、张陵在《作家》1988年第1期以对话形式发表对1987年小说创作与文学评论的看法:1987年,小说创作处于低潮,从艺术层次上考察,没有好小说,而评论却形成一次涨潮,好的评论比往年多。对话认为,新时期文学发展到今天,已经需要把艺术质量提高到首位,没有艺术创造的小说,哪怕思想再深刻,也不能称之为好小说。多数作家对此没有准备,仍按原有的方式写作,把小说艺术的探索仅仅理解为思想内容的调整,而不理解为艺术形式的建构,因而小说境界老是处于低层次。另外一些作家用一把玩、放浪的态度来对待严  相似文献   

17.
《儿子与情人》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记述了劳伦斯早年的生活经历。在这本书里,男主人公保罗精神上与感情上的分裂倾向,完全符合弗洛伊德心理学中“俄荻蒲斯情结”的症状,因而许多评论家与心理学家认为,这本小说为“俄荻蒲斯情结”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病例。但是,这本小说不仅仅是一个精神分析小说,它同时向人们展示了男主人公保罗的生活模式由于屈从于他人,(尤其是他的母亲,葛楚)甚至屈从于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受到阻碍。正如劳伦斯所说:“这是英国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的悲剧。”保罗的悲剧有他的历史原因,那就是“俄荻蒲斯情结”。弗洛伊德是第一位…  相似文献   

18.
丁耀亢化名紫阳道人所写的《续金瓶梅》,是一部别具一格的长篇小说。《续金瓶梅》的最大特点是重议论,它一反传统小说的常规,竟想以议论为纲,“每回起首先将感应篇铺叙评论,方入本传,客多主少,别是一格”。尽管它也有故事情节,也塑造了典型形象,但作者的意图十分明确,他是想用情节和形象来作《太上感应篇》的注脚,即以议论带动情节。从这一点上看,《续金瓶梅》可以说是一部哲理小说,也是一部政治小说。它是借小说来阐  相似文献   

19.
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视野下梳理张贤亮小说评论的既有成果很有学理意义,这对于阐释张贤亮小说所描写的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性命运颇有启蒙的作用;对于建构健康而充满活力的当代文学批评也有积极的价值。张贤亮小说评论的历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初创期、发展期、繁荣期和多元期。每个时期评论者关注与争论的重点和焦点都有所不同。张贤亮小说评论的新阐释体现出当代文学评论者特有的人道精神、人文理想和人本情怀,他们用文学评论的方式表达行而上的哲理思考。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文学批评,或称为审美的文学批评,正悄然的流失已成为文学界不争的事实.批评家们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对各类作品具有解释和分析品格的评论日渐稀少,审美范畴的批评术语渐次在批评文章中被废除.代之而起的批评方式是“会议评论”、“新闻评点”、“随笔印象”和“对话感想”.这些文学评论方式对于活跃评论的文体形式,活跃评论语言和文风,显然是必要的.但它的缺陷也不言而喻,由于它的新闻性和随意性,使批评越来越失去学院的郑重和严谨,批评的“波普”化和市民倾向,使批评日渐流于“文化随从”的角色,它的权威性的丧失,使人们对它不再怀有敬意.因此,“文学批评”越来越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行业”,它不负责任的随意性,也使它日渐成为一种没有对象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