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有着诸多密切的联系,主要是一种体与用的关系,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并最终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实现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形态上的根本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与体现.我们必须针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实现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形态上的根本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与体现。我们必须针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事业需要在理论创新上实现历史性的重大突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又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和谐社会思想的构建,这两大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都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协调共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7.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在关联及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两者都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其核心都是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都是以人民福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则是科学发展观得以具体落实的目标所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2005年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各项权利,调动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思想,是我党在新时期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作战方针,其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与社会建设工作有着高度的战略指导意义。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和谐思想的指引,而和谐说到底则是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可以说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文章尝试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内涵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要实现新的持续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谐大学。要办好新疆大学,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创新求发展,以稳定促进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个和谐校园建设的第一要务,明确"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建设核心理念,明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校园建设基本要求,明确统筹兼顾的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所谓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总的看法。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现阶段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针对的是片面的"增长发展观"。新社会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既是"历史再现",又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重建"。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的新范式,体现了社会成员共同认可并且共同遵守的信念、理论和方式。这一新范式的确立,有其生存论、伦理观及动力基础,"以人为本"是其生存论的基础,"和谐社会"是其伦理观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其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发展论是我国现阶段对内、对外两大战略方针。就二者关系来说,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发展论在本质要求上具有一致性,它们都体现以人为本,主旨都在于发展,都以追求“和谐”为目标;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发展论的战略统领;和平发展论又是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保障。这是实现中国崛起的伟大战略的一体两面,二者紧密依存,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和客观基础,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导向。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统一。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力量源泉。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紧紧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目标,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相对薄弱的生态意识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主要障碍。威廉·华兹华斯诗歌的重要主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的自然观渗透着一种浓重的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威廉·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将各项改革推向深化。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的和谐生态观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向度:一是要求在人类社会领域“以人为本”,二是要求在处理人
与自然关系时以“人-自然”整体为本。在社会领域以人为本,既是不证自明的内在要求,也是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的继承与发扬。在自然界以“人-自然”整体为本,既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地球生态系统演化的需要。树立
以人为本的和谐生态观,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而且是人类文明健康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历史
上局部地区的发展史已经证明,不以人为本人类文明会退化,不注意保护环境也会使人类社会退化。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领域长期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初级形式。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教育领域丰富人的全面发展观、提出人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研究了人的全面发展观与人的科学发展观的相互关系,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局限性,指出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全面继承了人的全面发展观,而且有所丰富和发展,是更加符合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要求的教育理论。树立人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破解我国的教育难题,促进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