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与《水浒传》立意相反的《荡寇志》,历来被认为是一部反动作品.本文从分析陈希真人物形象入手,探讨《荡寇志》的文化价值取向--儒道互补,并进一步探求其写作动因,力求客观、公正地评价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与文学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在齐鲁文化的映照下,张炜小说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齐鲁大地的自然地理风貌使张炜小说为大自然而歌,儒道互补的齐鲁文化传统影响着张炜小说的内容和内涵,齐鲁民间文化资源为张炜小说注入了活力和美感。  相似文献   

3.
新近不断上演的许多社会冲突事件,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沉淀的人性内涵,尤其是哪些与中国传统儒道互补文化紧密相关的典型的人格特征。儒道互补人格的形式、内容及其特征受限于儒道互补文化的整体特征,形成了一个二而为一的有机体系。人物心理传记法及心理测量法的研究结果均表明:中国人的人格特征显现出了道中有儒、儒中有道的儒道互补的格局。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王安石和嵇康的比较心理传记学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儒道互补人格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儒道互补人格的变动机制与社会环境、个人独特的性格及内在理想三者间的互动有关。  相似文献   

4.
文明的演进往往伴随着对经典的反复诠释,墨家学说亦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彰显了墨学在科学文化史上的地位。墨家的科技情结与人文关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是先民变革现实的动力源泉;在深刻的传统文化转型时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在讲求创新的时代,是优化民族思维方式的理论参照,其影响是深刻而隽永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进入十七、八世纪以后,随着西学东渐,它在某种程度上已沦为科技发展的桎梏。新世纪的中国,新的科技与文化重构已经迫在眉睫,应当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进行理性重建,以发掘其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隐居隆中的目的、隐居的心态和形式,阐明诸葛亮隆中隐居是对中国隐逸文化的一种发展,即从儒道分流逐步走向儒道互补。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与古代散文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散文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至为深刻。其中儒道思想、制度习俗、文以明道和文以明性的思潮产生着不同的作用,从而使古代散文的发展走过的是一条跌宕多彩的道路。其风格的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形态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在这种状态下审视古代散文的运行规律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人的双重性存在以及理性对象的双重性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存在的提供了合理性依据。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本身的性质以及人们对二者的错误认识所导致二者的断裂产生了文化危机,文化转型成为必然。能整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断裂并促使二者协调发展的新理性精神成为文化转型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模式为新理性精神提供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梳理理性的发展史,认为对理性要全面把握,它既包括求真向度,又包括由价值到实践理性的人本向度。社会主义是理性的伟业,而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科学性的历史必然性和人道性的价值合理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美学与文艺论著关系密切 ,但是终究离不开哲学思想。事实上 ,任何美学理论都有自己的哲学根基。意境 ,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的核心范畴 ,更不能例外 ,它是在文学艺术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汲取并融合了各种哲学思想逐步形成的。中国的哲学思想主要是以儒教、道教、佛教各学说为代表的哲学思想 ,这三家思想对意境理论的形成肯定有一定的影响。而正因为有这三大文化哲学作其背景 ,意境理论才会有如此突出的民族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随着历史的发展,四家的命运迥然相异,其中墨学沉寂,法家逐渐式微,儒家崛起并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位置,道家紧跟其后,与儒学相配合,一张一弛,引领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这其中的原因只能结合四个学派的思维特质去分析才能得以明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对宋代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古典园林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在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进入到一个成熟的阶段。宋代园林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因此宋代园林的发展和成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儒家、道家、佛教的主要思想、宗旨和哲学观对宋代园林活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宋代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潜移默化的作用,体现在宋代园林布局、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塑造中。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审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会发现一方面当今世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另一方面精神世界却陷入深重的危机,主要表现为自我失落,价值观崩溃,人文精神枯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有助于缓解目前的价值失范、道德危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对于现代人的精神培养具有重要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4.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而和谐社会观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的和谐社会观主要体现在儒家、道家、墨家等代表人物的思想体系中。他们的和谐社会思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儒道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都曾有过显赫的地位,注意挖掘和利用三家资源,探讨当代中国儒道墨三维和谐管理观,意义深远。儒道墨作为管理体系中的三个支点,它们之间是有机和谐的统一整体,其中,墨是根基,若无儒道,根基不能自美;儒是连接墨道的纽带,若无墨道,纽带则无意义;道是儒墨的升华,若无儒墨,道则无所加。注重社会和谐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魂灵,无论是"仁爱"、"道爱"还是"兼爱",皆体现了和谐的管理境界,可谓是殊途而同归。  相似文献   

16.
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和对我国思想、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幅射作用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在道教的道理,又从个人人生价值、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学术界在儒墨对比问题方面的研究仍集中在爱人、尊贤、修身、仁义、义利、忠孝、节俭、天命鬼神、礼乐制度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上,涉及两家在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文学思想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并出现了用出土简帛等新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的新方法,研究领域也有所扩展。总体上比较两家区别的论述多,而探讨二者之间联系及应用的论述较少。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信仰是多样化的.有为社会秩序服务的政治信仰,如所谓的儒教;有为个人健康服务的生命信仰,如佛教和道教;还有介于上述二者之间既为政治秩序服务也为个人生命服务的混合形态的信仰,如三一教.中国传统信仰的多样性表明,在一个发达的文化系统中,信仰世界也像生物世界一样,存在一个多样化的系统,信仰多样性的原因在于社会本身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墨、道、法三家学说在形成与发展时期与儒家学说有着紧密的关联,或者是对儒家学说在某些因素上有着一定程度的继承与发扬,或者是对儒家学说的某些方面进行反动或调整。在师承渊源、哲学方法、思想教育、社会政治以及最后宗旨等各方面,儒家学说对墨、道、法三家学说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