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通锵所创建的汉语演变理论是对其语言演变理论的具体演绎和阐释。他以字为本位 ,首次别开生面地对汉语语音、语义、句法结构的动态运转和演变机制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和富有创见性的论述 ,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 ,徐通锵建立在字本位理论基础上的汉语演变理论还处于初创阶段 ,其与生俱来的局限更是不可避免 ,还有待于今后的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2.
英汉对比理论强调,英语学习必须要克服汉语母语带来的“干扰”,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尽可能规避掉汉语负迁移给英语写作带来的影响。对于英汉对比理论与英汉对比教学进行阐述,分析高中英语写作中词汇层面、句法层面以及语篇层面的“中式英语”现状,最终提出基于英汉对比理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提升策略,即以读促写、以译促写、以评促写。  相似文献   

3.
丁俊苗 《殷都学刊》2009,30(1):126-133
缩略语的大量产生乃至进一步词化、字化,源于语言现实编码机制的变化和表达时的经济原则,是语言自适应性的一种表现.缩略在汉语词汇生成中具有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基于缩略的词汇生成模式是:源短语--缩略语--词化--字化--词--短语.这一生成模式的理论背景是汉语的现实编码原则,着力提出和解决的问题是缩略过程中的字化机制以及字化带来的汉字字义演变的新方式.缩略语在新词语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缩略、字化深刻影响了汉语的字义演变途径和词汇生成模式,给辞书编纂、信息处理中未登录词的自动识别等都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汉语的“韵律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根据当代韵律构词法的理论,提出汉语“韵律词”的概念及其在构词法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讨论什么是韵律词以及它们在汉语中的不同的表现形式,然后分析韵律词产生的主要过程及其对复合词的影响和控制,提出汉语的复合词必须首先是一个韵律词,因此汉语复合词的“形式标记”就是该语言韵律系统中的“音步”模式。  相似文献   

5.
“泉州模式”指泉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对泉州这个特定地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变化规律及其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所作的理论概括,泉州农村经济发展是以乡镇企业为突破口,进而带动了农村各行各业朝着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方向协调发展,所以乡镇企业发展是“泉州模式”的轴心。一、“泉州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又是中世纪世界著名的通商口岸和我国主要的侨乡和台胞祖居地。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迅速发展,台湾海峡形势的逐渐缓和,1985年国务院作出了开放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6.
论语言的人文性与词的文化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化语言学以研究汉语的文化意义为已任。语言的文化意义是语言人文属性的反映。那么,语言及汉语的“人文性”,语言特别是词的“文化义”如何理解,也就成为中国文化语言学建设中不可回避的基本理论问题。一、什么是语言的人文性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建设必须首先对两个问题形成自己的系统看法:~是语言的人文性;二是汉语的人文性。中国文化语言学从发动到现在,走过了近十年的路程。在初期,尽管中国文化语言学开展得风风火火,但研究者对他们的主要研究对象——汉语的人文性,却一直避免给予明确的解释。1987年在南昌召开的“中国…  相似文献   

7.
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毫无亲缘关系的不同“家族”,但都是联合国规定的工作语言。汉语使用的人最多,但英语使用的范围最广。这种差异是因为语言的发展与演变总是和其民族、国家的兴衰结合在一起的。本文试图通过对两种语言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比较,简述英语的崛起、汉语相对滞后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韩国重视汉语教育和汉语人才的培养,形成了良好的汉语教育传统。近年来,韩国汉语教学在教学对象、学习目的、学习领域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吉林省具有对韩进行汉语推广的语言优势。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通过目标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采用强化口语训练、淡化语法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学习目的、要求、特点和能力的差异调整课程设置,建立“小班级、小家庭、小世界”观念,因需编班,根据年龄和汉语水平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汉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汉语新诗”概念是针对两岸四地当前自说自话的诗歌史写作及其背后有所偏隘的文化理念而提出的,具有其必要性;另一方面,从历史上看,“汉语新诗”概念及其理论运行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本文提出重新发现“汉语”,亦即对“汉语新诗”的语言学基础的重新确认,是对其主体性的重建.而“汉语新诗”的理论运行又自动呈现了不言而明的“沟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Chomsky的约束理论有助于现代汉语中反身代词“自己”的研究。但一些论及此问题的文章所引用的例句,有些是不合乎汉语实际使用情况的,故这部分例句不带有真实性和普遍性。而选用符合实际使用情况的例句会发现,在现代汉语中,确实存在着“自己”受长距离约束的语言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与句子中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有着极大的关系,而不是单靠某些语法特征就能充分解释了的。  相似文献   

11.
柳青军  孙清海 《理论界》2006,(11):184-186
本文旨在尝试借用邢福义先生研究汉语语法现象的著名理论“两个三角”来解释网络语言这种新型语言现象的研究方法。当前人们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处在一个“萌芽”阶段,静态分析远远大于动态分析。故本文认为“两个三角”理论能为“网语”的研究提供很好的方法论上的借鉴作用,但需根据实际对原理论做出某种程度上的“变通”。这一理论方法有助于人们从一个更大的范畴“动态地”研究网络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2.
梯度理论及其在我国中部崛起战略实践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翠兰 《晋阳学刊》2006,33(3):54-57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梯度理论产生至今,先后经历了静态梯度推移理论、动态梯度推移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和广义梯度推移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的演变。其中,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对前一个阶段理论中缺陷的否定和修正,因而,每一个新理论阶段的出现,都使这一理论更趋合理和完善。当前,在“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中,遵循扬长避短的宗旨,综合运用梯度推移理论中的精华,予中部地区以客观、科学的定位,积极培育增长极、大力疏通扩散渠道、有效限制回程效应,并以此为中心,界定地方政府的职责、建立人尽其才机制、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清道修渠,不仅对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提升,而且对我国总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通常认为东西方对称赞的回应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西方人在受到称赞时会欣然接受,而东方人则先否认称赞,再说些贬低自己的话,以示谦虚。然而通过对英语和汉语语料的研究发现,这两种语言中的“称赞—回应”模式既有不同点,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同人们普遍认为的情况不同,英语和汉语中的“称赞—回应”模式均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形式,而是多种多样的,而这种多样性可能缘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西语言的思维模式论比较周昌忠如将思维模式放在“人一世界一语言”这个三元关系的构架中来考察,则关于世界的看法即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便占有主导地位,它决定着对人的形而上学建构、思维模式的塑造,也决定着语言对于思维模式的关系。这里从心理的倾向、思维的形式、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比较了汉英民族的句子观,揭示了汉语句子基本样态、生成方略和造句程序的特点及其文化原因,重点分析了汉民旋“举其纲,文意断”的句子观对于汉语句子的制约及其在汉语句子中的体现,提出了汉语句子的研究与教学要有长足的进展,必须突破源于西方人NP+VP句子观的“主谓二分”模式之束缚,构建适于汉语句子的形义有机结合之析句模式。为此,当务之急是要开展对于“义读”这一汉语句子之“表意板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要 隐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跨语言研究成果显示,隐喻机制是诱发语法化的动因之一.本文结合隐喻认知理论和语法化理论,结合跨语言研究成果,对汉语视觉动词“看”向时间副词演变这一语法化路径进行了描写,提出了空间隐喻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就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而言,汉语文体学并非只是关于分类和风格的理论,而是一整套关于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修辞的理论和方法,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是文体的艺术.现代语境下的汉语文体学研究,深受英美新批评代表人物韦勒克文体学思想的影响.此一影响以“文学是文体的艺术”为中心,依次在文体学的价值、文体学的方法以及文体学与修辞学之关系等不同层面展开,为中国文论文体意识的复兴和汉语文体学的现代重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今天一般的语言学教科书中,皆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的系统”,“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这个结论对于汉字与汉语的关系而言很不全面,它只说了较后阶段的事,而不是说的全部关系。本文对汉字与汉语的原始关系作出一些探讨,并就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和拼音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作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19.
从乡镇企业改制看"苏南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苏南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来探讨乡镇企业的“改制”,并就改制后的乡镇企业与“苏南模式”的关系提出看法 ,认为“苏南模式”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 ,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苏南经济的新生  相似文献   

20.
论动态词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动态词义葛本仪,刘中富目前大家对“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以及“语言与言语的关系”等问题,已基本上取得了共识。但是认真思索一下,又不难发现,在我国的语言研究中,对区分“语言”和“言语”以及“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还是停留在语言理论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