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个曾在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思想史、文化史上均有深广影响 ,又始终褒贬并存、毁誉交加的特殊历史人物 ,陈独秀无疑极富研究价值 ,其研究热潮自然也早已形成———有关专著不断问世 ,文章更如恒河沙数 ,且不乏突破性成果的取得。然而 ,陈独秀研究中涉及最多的还是其政治思想、建党思想、文化思想等 ,而对于其哲学思想的研究却相对较“冷” ,只有一些单篇的文章 ,未见系统研究的专著。前不久 ,青年陈独秀研究专家朱洪先生继《从领袖到平民———陈独秀沉浮录》、《陈独秀与中国名人》、《陈独秀传》后 ,又推…  相似文献   

2.
“五四”是一场对传统文化进行价值重估的文化批判运动,它提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化(主要是儒学与现代化)关系的命题。如何正确看待儒学与现代化关系,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五四”时期,陈独秀把儒学批判作为价值重估的伦理革命和文化批判的契机,并展开了有力的批判,以启蒙国民的独立思想,为其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开辟道路。①陈独秀对儒教纲常礼教进行了批判。他指出:“礼教之精华日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陈独秀文集》第73页。以下仅注页码。)建基于孔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在五四时期的现代白话文倡导,主要是在于为"白话语言"建立一个现实浓厚的政治与革命的意识形态内涵,为现代白话建立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特质——这些内涵与特质对日后新文学及其语言的发展影响至深。在以白话为载体的新文学开拓的空间上,陈独秀的现代白话倡导表明一个真正意义之上现代的中国文学的诞生,并使之成为时代文化政治高度的重要事件。由陈独秀的种种观点,可以看到现代白话构成了中国社会之中的政治、经济、社会、道德等诸多方面的语言媒介,从这个角度说白话文奠定了"现代中国"及其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4.
胡明 《殷都学刊》2004,(4):49-54
陈独秀 2 0世纪 30年代初在上海被捕 ,南京受审是陈独秀政治生涯接近尾声时的一个重要事件。陈独秀大气凛然的政治表现———法律程序各环节的抗辩与斗争 ,很值得我们作历史回顾与文化分析 ,国民党“训政”下的法治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陈独秀晚年的政治思想和舆论立场。  相似文献   

5.
要对一个从中国现代史的起点到早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思想与经历既丰富又十分复杂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极其困难的。尽管如此, 深入研究陈独秀乃至“陈独秀现象”, 通过对他的科学诠释与冷静评判———既充分肯定他的巨大贡献, 同时又严格审视他的偏颇和过失以矫正他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无疑有利于推动现代先进文化的构建, 以更好地支撑中华民族的前行与进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胡明教授的新著《正误交织陈独秀———思想的诠释与文化的评判》(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出版 ), 正是从思想文化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文化的时空背景及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晚清以来,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中国与世界的接触和交流都使得中国文化发展处于一个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交织的时间场与本土化和全球化共筑的空间场中。在这一文化生态背景下,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具体形态可以分割为“前80年”与“后20年”两个时段来进行描述。在“前80年”,革命话语充斥和支配着整个社会的思维模式,主流意识形态完成了对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双重改造,三者形成了一个“文化等腰三角形”,最顶端正是“革命”背景下的主流文化,两底端分别是被主流文化改造过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后20年”,经济建设话语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其文化格局也形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最顶端正是“建设”背景下的大众文化,两底端则分别是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这三个要素的分化组合几乎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变迁史。  相似文献   

7.
1916年陈独秀与胡适在《新青年》上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具有强烈革命精神的陈独秀以“应用之文”与“文学之文”的划分试图使以“古文”为依托的“文以载道”传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胡适则主张按照西方文学规范来置换中国的文统观念,确立“小说为文学之正宗”的地位,建立新的文学格局.事实证明,胡适模式日后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承认.随着写作者或者评价者立场的不同,“文以载道”、“应用之文”与“小说为文学之正宗”的观念成为写作与评价现代散文自由取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先进文化发展的产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为中国送来了人类先进文化的代表———马克思主义 ,一大批先进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便应运而生。自成立之初 ,党就注意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 ,开展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当时 ,党中央除了以《新青年》作为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主要阵地之外 ,还通过《劳动周刊》、《工人周刊》宣传马克思主义。 1 92 1年秋 ,党的中央局决定成立…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梁实秋———评刘炎生的《才子梁实秋》陈咏芹梁实秋是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的风云人物,曾两次受到革命作家的尖锐批判。一次是30年代被鲁迅痛加抨击,被冠之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另一次是40年代革命作家指责他鼓吹文...  相似文献   

10.
“文化重置”是有宋一朝的特定文化战略,通过向中国文化之早期核心回归,宋代文化的核心定位和品格相较于汉、唐发生了跨越式的基础之变。“重置”是非历史的、非革命的和渗透性的重大文化突破,即通过回溯蓄力,为前行开辟道路。日本学者内藤湖南首揭著名的唐宋之变——中国于宋代进入了“近世”,这是历史向前发展的时间箭头。然而宋代却是一个上下同求复古的朝代,其经典诉求是回向“三代”,这是逆向的。近世前进之潮流与复古回溯之退却,构成了方向相反的文化引流与回归,如何化解冲突并推动文化改良,是“文化重置”命题给出的课题。通过观察宋徽宗所主导的皇权审美意识形态的三个例证,切近地了解在不可阻挡的近代化潮流下,宋代是如何通过复古这一看似倒退的文化政策以实现“文化重置”并再出发的。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出身于封建文人之家,考取秀才之后,并没有沿着科举道路走下去。戊戌变法时期,投向维新派。20世纪初,陈独秀感时忧世,开始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成为一名勇敢的民主战士。辛亥革命初期,陈独秀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确立了民主革命的立场,先后创办革命刊物,宣传反帝爱国和民主革命思想,对唤起民众起了积极作用。他还创立革命团体,为革命培养了大批骨干。辛亥安徽独立后,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采取富国利民措施,深得群众拥护。“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开始总结革命经验,探索新的道路,创办《新青年》,首揭“民主与科学”的大旗,领导和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综观早期陈独秀的思想与活动,爱国主义与民主主义是其主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革命史上被誉为“南陈北李”的陈独秀、李大钊,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革命前驱,他们一生所关注的主要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但是,他们在考察全般社会的发展动向和规律时,往往把文学艺术附丽于整个社会革命,同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紧紧扭结在  相似文献   

13.
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都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小说流派。革命历史小说产生于新中国建国之初艰苦创业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讲述“革命”的起源的故事,讲述革命在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之后,如何最终走向胜利。[1]《苦菜花》(冯德英)、《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保卫延安》(杜鹏程)、《林海雪原》(曲波)、《风云初记》(孙犁)等一批红色经典小说就是这一创作模式中比较有影响的文学作品。新历史小说产生于中国改革开放后…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文学史面对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这一特殊文学团体时,因习惯于社会政治学和纯文学两个极端的思维和认知,遮蔽了它许多丰富而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精神现象。它身上鲜明而强烈的意识形态化倾向,其特征也不是单纯的主流政治话语,它是一种整合的意识形态文化概念,是一种政治革命信仰体系依附文学精神主体幻象的特殊形态。本文旨在通过“左联”文学社群政治与文学胶合的意识形态信仰系统的构成分析,来贴近和认识“左联”这样一个繁杂群体真实的本体世界。  相似文献   

15.
论1927年以后的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徐光寿1924—1927年的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对共产国际由服从逐步转变为怀疑、抵制甚至对抗。他先是拒绝赴苏讨论中国革命问题并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提出“中国问题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中国革命应该由中国...  相似文献   

16.
在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领域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始终是一个争论较多的焦点问题之一。许多评价上的分歧都可以追溯到对这个概念的不尽相同的理解。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中共党史学史的角度看 ,所谓二次革命论的含义是有广义、狭义之分的。广义的理解是指在中共三大前后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对民主革命的系统认识。从现有的史料看 ,它的提出者正是“二次革命论”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蔡和森。 192 8年 11月 ,蔡和森发表《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前途》一文 ,在阐述中共六大所提出的民权革命理论的同时 …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中国文论像文学创作一样,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争取独立自主的过程。但是20世纪政治的主体思想始终居于指导地位,加之其他形形色色的外来思潮的冲刷和融混,20世纪的中国文论经历了从异相到整合的过程。对文学进行“革命表达”,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诗界革命”和“小说革命”的两大口号是人所共知的命题。然而,当时论者关注诗与小说,且倡言要对其革命,目的超乎异常的明确:就是为社会变革服务,即出于“新民”之需。这种从社会政治革命的角度思考文化革命(文论革命也自然处于其中)的内在逻辑是;文艺革命促成…  相似文献   

18.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范畴。作为一次伟大的“术语革命”,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世界历史性意识形态价值: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资本逻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优势,展现了作为文明超越形态的意识形态价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基石的文明形态,实现了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守正创新,展现了作为理论创造形态的意识形态价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凝结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展现了作为文化融合形态的意识形态价值;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目标指向的天下情怀,彰显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迸射出意蕴深远的意识形态价值,展现了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即将成为历史,在世纪之交之时认真回顾与审视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无疑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一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由传播到确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初步传播阶段,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传播的重点是唯物史观,主要介绍的是阶段斗争和社会革命理论。陈独秀在《马克思学说》一文中指出:“社会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经济基础,法律、政治都建筑在这基础上面。一切制度、文物、时代精神的构造都随着经济构造变化而变化。”1李大钊则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人…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域外思想文化(特别是文学和文学思潮)异质对中国原有文学的影响以及中国文学对自身变革与发展的要求,是影响ZO世纪中国新文学传统形成和发展的三个基本因素。本世纪,由于中国社会的一系列革命与社会观念的新旧交替,文学这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的反映,必然关注这一系列社会革命和思想变革,并相应地摒弃旧有的文学观念,产生新的文学意识与之相适应,与之相配合。社会的巨大变革也为文学提供了不断更新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因此,中国在20世纪文学意识的主流,一直表现出较强的时代使命感。本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